导读:9月4日,英飞凌德国总部向DIGITIMES证实,已经提前完成来自中国两家碳化硅(SiC)材料供应商天岳先进(SICC)、天科合达(TankeBlue)的车规认证,而且已向全球客户出货。
图:Wolfspeed在此之前,只有龙头Wolfspeed量产并垄断了200mm大尺寸SiC衬底的供应。而其他实现规模供应SiC晶体和衬底的厂商数量不多但业务线较为全面,包括美国II-VI、日本罗姆旗下的SiCrystal和韩国SK旗下的杜邦,以及被安森美并购的GT Advanced。而上述老牌供应商要么手握几百亿美元订单,要么已经心有所属准备亲自下场,由于新建SiC产能周期厂、投入大,留给器件厂的选择并不多。而相较于国外厂商多以IDM模式布局SiC全产业链,除三安光电覆盖了衬底、外延和器件三大领域外,其他国内企业更专注单个环节的制造,如衬底领域的天科合达、天岳先进,外延领域的天域半导体,器件领域的斯达半导、泰科天润、中车时代等。
图:天岳先进量产的6英寸SiC衬底据供应链人士分析,英飞凌的正式车规认证证实了2家国内SiC厂商的功力扎实度,无疑为全球SiC材料产业链投下“深水炸弹”。毕竟此前英飞凌官宣与2家大陆厂商签长期合约时,一部分猜测认为受地缘政治影响,只有象征意义。但如今车规场频大规模出货,意味着其在英飞凌供应链内已和其他国际大厂具备同等地位。首先,通过车规认证后,在各工业领域所需的工规要求亦可畅通无阻,因为绝大部分情况下车规较工规要求更为严苛。而SiC最关键的应用,就在车规和工规,如电动车应用为车规,充电桩、逆变器应用则是工规,而中国本身就掌控这两类应用领域的最大出海口。其次,中国厂商跨入SiC材料量产车道,几乎意味着敲响全球SiC芯片成本及性价比竞赛的警钟,由于其巨大的扩产能力,能够有效降低SiC应用成本、做大市场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