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迷偏爱大平原可能有两个原因:1.中国是世界上地最不平的版图超级大国;2.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农耕民族,有刻在骨子里种地基因。确实,平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容易开垦,自然条件非常适宜人类发展工农业,兴修道路,建设城镇。农耕时代,纬度适中、有水源的平原都是物产丰饶、商贾密集、城镇林立的繁荣之地。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盘点当今世界各区域最发达的大城市,基本都不在大平原上,一般是分布在大平原边缘,或者自称体系的小平原,依山傍水。
以下是世界上的大平原分布图。相比亚马逊平原、拉普拉塔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亚大平原、北美大平原等上百、甚至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巨型平原,中国的平原比较小。
中国最大的一片完整平原,由华北平原越过淮河直到江南,面积大约50万平方公里,可称之为中国东部平原,地图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山东半岛是头,京津唐和沪宁杭是两翼。这一片大平原住着全国最多的人口,大平原区域周边的大城市分布:北京、天津在燕山与渤海之间;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无锡位于江南、东海之滨。这些城市无一例外都是大平原的边缘地带。
▲多山地带不利于城市发育大家都注意到了,大平原也不利于大城市生成。
青岛更不用说,位于胶东丘陵地带,胶州湾沿岸,不属于大平原。武汉、西安分别在次级小平原——江汉平原和渭河平原上,西安背靠秦岭。济南也背靠鲁中山脉(其中有东岳泰山),处于山与平原过渡地带;郑州同样背靠五岳的中岳嵩山,从西向东倾斜,是淮河与黄河分水地带,不算大平原内部;长沙离洞庭湖平原中心还好长距离,而合肥这个地方叫江淮丘陵……数来数去,我国东部平原,地形特别平坦、宽广的区域,下图中绿色圈内,没有省会及以上级别城市,也没有万亿GDP城市。
全国其他区域,广州、深圳、香港、东莞、佛山所在的大湾区,有一块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平原——珠江三角洲,更多的是丘陵、台地、山地。深圳丘陵多,香港全是山。近代英国作为工业和现代城市最先发展起来的一个国家,为什么选择割占香港和九龙半岛,而不是珠江口西岸的平原?香港本身元朗平原还没有开发,都是因为现代工商业发展需要的地理条件,与农业时代不同。
福州在河口盆地,与台北地形如出一辙,都不是什么大平原。成都在小平原,重庆在山地。
国外的大城市也通常不在大平原。美国的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在大西洋沿岸平原,背靠阿巴拉契亚山。同样东海岸,平原多的南方不如少的北方发展得好。洛杉矶、旧金山在西海岸,背靠内华达山脉,都不在中央大平原。美国大平原都是农业州,属于经济落后的地带,中部最大的城市芝加哥、休斯顿等,在大平原一北一南,一个临湖一个临海,大平原边缘地带,而不是大平原内部。
▲印度总是特例,首都新德里按人口是世界第一大城市,在恒河平原上。但印度最发达的孟买不在平原。地形平坦固然有利于建设,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于现代工程机械来说,除非极为陡峭的山地,平整土地已经不是难事。大城市需要充足的水源,起伏的地形有利于自然储水或修建水库,依托内河或海运交通,能保障巨大的物资流动,另外地势高一些有利于防止洪涝灾害,还可以建设公园绿地供城市人口休闲。因此,现代大城市最好是平地、山、水和区位恰到好处的组合。单纯大平原,如东欧平原、拉普拉塔平原、北美大平原、恒河平原、东北平原……在农业方面更占优势。
▲香港岛的地形,海洋民族近代选地的眼光,主要看重临近珠江口的位置和绝佳的深水港。按农耕民族的眼光,在古代肯定是无用之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什么?小编小学都没毕业!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武汉是应该种地?华北平原是不是平原?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郑州都是县城,应该种地?
大平原内部地带的城市易攻难守,特别容易被战争毁灭,所以很难长期发展
你知道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不?
城市依靠河流!古代需要水运,现代需要淡水!
欧洲:???
那为啥要填海造陆(平原)呢?
大城市需要水,北京还需要南水北调呢[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