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5月8日,习近平同志到黔西南州调研考察。在兴仁县(2018年撤县建市)鲤鱼村,他进农家、拉家常、话发展,勉励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抓好发展、搞好致富工程,使得“两委”真正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希望大家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好的生活。
十多年来,鲤鱼村积极探索创新,依托山水田园兴旅游,发展种桑养蚕兴产业,释放生态潜能积极招商引资添动能,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产业兴旺、强村富民的发展路。

兴仁市鲤鱼村村容村貌。罗天杞 摄
叽叽喳喳、叽叽喳……阳光斜斜探进院落,笼中的鸟儿啼鸣跳跃。
厨房里,88岁的吴忠仁在灶台边切肉洗菜,旁边的电饭锅腾起白雾,映得老人眼角的皱纹愈发柔和。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饭菜马上好了,一起吃个便饭。”记者一行走进房间,吴忠仁热情招呼。
屋内,一张照片挂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这是习近平同志和吴忠仁一家的合影。
记忆如春水漫过,吴忠仁清晰记得那双温暖的手。
“他一进来就紧紧握住我的手,然后仔细看家里的粮食和摆设。
“问我家有几口人、几间房,孩子在哪里上班。
“问我们一个月收入有多少,生活过得怎么样,有哪些困难。
“还送给我家小孙女一个新书包,给了我们慰问金。”

吴忠仁在家门口散步。段源兴 摄
曾经的老房子还在,一栋两层的新房与老瓦房并肩而立,水泥院坝取代了昔日的泥泞,门头上“文明家庭”“卫生文明户”的牌子替代了当年困难户的名头。
“10多年了,变化大得很。”吴忠仁家里的三亩地四亩田交给了别人打理,“每年给我送来四五百斤粮食,每个月还有120元的养老金。”
“都是总书记牵挂,政府帮助,我们家才变得越来越好。”说到动情处,吴忠仁眼眶泛红,“过去,村里面路不好,也没休闲娱乐的地方;现在,每天吃完饭,就去村里逛一逛,特别是广场上,人多又热闹。”
“孩子们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屋里,还装了摄像头,有时候看到我不在家就打电话过来。”吴忠仁笑着,“他们都说网络快的很,监控随时看得到人,反正我也不太懂。
“现在的鲤鱼村,干净又宽敞,晚上路灯亮,民族广场、石拱桥、亭台楼阁到处都建好了,公交车直接通到村门口。我经常给娃娃些说,生活方便得很,没什么可担心的。”

鲤鱼村建起游乐园。 (兴仁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吴忠仁的邻居,年过七旬的杨文英接过话头:“过去,村里多是草房,瓦房都不得几间。看看现在,到处都砌起平房,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哦。”
“那是!那是!”吴忠仁又笑了起来,“10多年过去了,最想说的就是一句话——鲤鱼村发展得很好!我们的生活很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俎宇 祝庆庆 匡奇燃 李允凤 段源兴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梁瀚泽 杨韬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