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新娶的媳妇,把奶奶从大姑家接回来,我妈怒了

初夏那抺浅蓝色 2025-02-01 19:34:46

讲述:周扬

8年前,奶奶一跤跌进医院里,我妈连个人影都没蹦,从头至尾都是我大姑伺候的。

奶奶病好后,大姑直接把她接回家。从此后,奶奶就一直在大姑家住了下来。偶尔有时回老家一趟,也是白天在村子里左邻右舍家坐坐,中午在二奶奶家吃顿饭,晚上回大姑家住。

奶奶当年住的那两间小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四面漏风又漏雨。遇到连阴雨天,屋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住不了人了。

奶奶和我妈已多年不说话,我妈没邀请我奶奶住在我们家,我奶奶不敢回来住。怕我妈那张嘟嘟囔囔的嘴,既受气又受不了。

奶奶和我妈之间的矛盾,还是从我姑和姑父身上引起的。

我妈笃定我奶奶偏心大姑,把女儿当宝,儿子当草。这种怨结,结得死死的,她无法原谅我奶奶。

她俩之间的关系犹如炮仗一点就燃,我妈的委屈三天三夜都诉不完。老太太就算有十张嘴,在我妈面前一句也递不上。不是我奶奶说不出来,而是我妈脾气火爆,根本不容她说。

大姑嫁给我姑父时,也是一个穷家。不过姑父挺争气的,他从一个小小的泥瓦工,凭着过硬的技术和聪明的头脑,多年以后组建了一个小小的建筑队。周边村子里哪家用户需要盖房子,都请姑父去建。姑父这人讲信义,有责任心,活干得完美,值得人信任。

姑父忙着搞事业挣钱,大姑一个人在家种有五六亩地。有时还要给姑父帮忙,天天忙得像陀螺。那时二表姐不到二岁,天天寸脚不离地缠着大姑抱抱,大表哥也才五岁。

没奈何,大姑一狠心,把二表姐送回娘家,让我奶奶照顾。奶奶是个慈祥的母亲,为了儿女过得幸福,她不怕受累,就把二表姐留了下来。

那时,我妈和爷爷奶奶仍住在一个大院子。她是个新媳妇,肚子里揣着几个月的我,天天在大院子里晃来晃去。她不喜欢小孩哭闹,偏偏二表姐是个鼻涕虫,吱哇吱哇爱哭闹,我妈烦得很。

她虽然心眼不坏,却很是小肚鸡肠。我大姑若是回来掂走我爷爷奶奶家的任何东西,我妈暗地里就会发牢骚,认为我大姑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回来拿东西就是占便宜。

因为大姑把闺女放在娘家养,她不喜欢这个大姑子。

我妈生我的时候,奶奶伺候她坐月子,月子餐多做一小份让二表姐吃。小孩嘛,都嘴馋,看见有好吃的都想吃。

另外,她跟前撵后地缠着外婆,不让我奶奶抱我。我奶奶一抱我,她就争宠,气得哇啦哇啦哭,这让我妈心烦得恨不得踹了她。

我三岁那年,姑父工地上出事了。一个工人从高架子上掉了下来,几乎摔成了植物人,医药费带包赔费花光了大姑家的积蓄。

年关时,一帮工人堵着门子要工钱。

大姑哭戚戚地回娘家借钱,我奶奶二话不说把老俩口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交给大姑。她说咱不能坏良心,工人辛辛苦苦跟你们挣的钱,咱必须给,一家人等着这血汗钱过年呢!这钱你拿回去给工人分了吧!让人家安安生生过个年!

爷爷奶奶是个勤快人,不仅种有地还养有两头老母猪,每年有不少收入。

我奶奶递给我大姑钱的时候,也没背着我妈,我妈看见了。等我大姑走后,我妈跟我爸我爷爷奶奶闹了半月,指责我奶奶偏心,只知道心疼闺女不关心儿子。

那个年,大姑家倒是过得安生了,我们家过在水深火热之中。

姑父自从工地上出了事故后,生出了对建筑行业的惧怕厌恶之心。

俩口子一商量,不如出去打工去,钱来得稳也挣得快。

可孩子怎么办呢!

大姑公婆生了一大堆儿女,大姑父是大的。公婆不给他们带孩子,说他们得挣钱养活小的,没时间带。

大姑只好把大表哥也送给了爷爷奶奶照顾,我们村子附近有小学中学,两个孩子上学也方便。

奶奶心疼闺女,自然愿意付出,大表哥就留了下来。

其实爷爷奶奶不仅对外孙亲,对我这个孙子也同样的亲。我断奶后,晚上就跟着爷爷奶奶睡。妈奶搂着二表姐睡,爷爷搂着我睡。爷爷奶奶弄来好吃的,他们舍不得吃,都分给我和二表姐了。

有了大表哥的加入,我们三个更热闹了,每天疯着玩。

最不高兴的是我妈,看见外甥外甥女,从没个好脸色看。为了大表哥和二表姐,我妈没少跟爷爷奶奶吵架!每次都提我爷爷奶奶偏心闺女,说人家有公婆在,你为什么替别人养孙子孙女,每天吃喝穿哪样不要钱?

你既然替闺女养儿子养女儿,那好,赶明你们老俩口老了,让你女儿女婿给你们养老!

大姑和姑父在外面拚到大表哥上到初二那一年,大姑才回来决定不出去打工了。两个孩子的学习到了紧要关头,她得留在家里督促他们把学习搞上去。

另外,大姑俩口子这些年确实在外面挣到了钱。大姑回来最主要想做的事是想把旧房子推了,在原地基上盖新房子。

等大姑的新房子盖起后,大姑父又出门打工去了,留大姑在家里照看两个孩子。

大姑家盖了新房子,我妈又眼热了,怀疑我爷爷奶奶暗地里给了大姑钱,因为大姑家盖的是楼房。

奶奶有嘴说不清,说人家盖楼房是人家的本事,我没贴一分钱!

可我妈就是不信:给没给你自己知道,别把你儿子当傻子!要不你把老本拿出来,把咱家旧房推了,也盖楼房?

我妈闹过奶奶又闹我爸,我爸找我爷爷:爸,咱家确实得盖房了!旧房子住了二十多年,我们又生了两个孩子,老房子房间少住着太挤了。要不你和我妈给我们添点钱,咱也盖房子?

其实那时,我爷爷奶奶也有意翻盖房子,和我妈住在一个小院里,天天听她叨叨,也心烦。

盖就盖吧!

农村刚兴盖楼房,我爸一咬牙也盖了楼房,爷爷奶奶拿出了全部积蓄给了我爸。虽然我妈爱吵爱闹,也是个能干的农村妇女。养猪,种地,家里家外靠她一人操持,干活利索,不惜力。她让我爸没有后顾之忧,除了农忙季节,天天去工地上干活,她和我爸手中也攒了不少钱。

有了爷爷奶奶的帮助,我们家盖的房子没欠外债,这座楼房让我妈骄傲了好长时间。

爷爷奶奶在我们村边的地头,盖了两间间易房住了进去。

爷爷去世后,奶奶就一个人在那两间小房子里生活。养几兄鸡养几只鸭,种了二亩庄稼地,自给自足。奶奶身体硬朗,农闲时还到镇上的食品厂打零工。

我妈和我奶奶之间的婆媳关系一直不好,她总认为我奶奶偏心我大姑,我奶奶养大了大姑家的两个孩子,我大姑就应该孝顺我奶奶。

那年奶奶去食品厂上班,路上因为刚下过一场雨,路有些滑。奶奶从自行车上摔倒在地,骨盆骨折住了医院。

我妈连一次医院都没去,都是我大姑伺候的。我爸在工地上干活,有时去医院看看我奶奶。

奶奶出院后就直接去了我大姑家,为了家务事,我妈和大姑也干过几次仗。奶奶住院,我妈看都不去看,让我大姑生气。奶奶搬到她家住后,她索性没事也不回娘家了。

每年春节让大表哥和二表姐带着礼物来给舅舅舅妈拜年,大表哥和二表姐中午也不在我家吃饭,在我家坐了一会儿便回家了。

就这样,奶奶在大姑家一住就是8年。

初中毕业后我去了广州打工,我和奶奶的感情很深。爷爷奶奶不仅带大了大表哥和二表姐,也带大了我和妹妹。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我怎能忘!在我心目中,奶奶是最亲最慈祥的老人!

厂里不加班时,我就通过姑姑的手机跟奶奶视频聊天。奶奶很开心,总是在视频里反复嘱咐,让我吃好喝好爱惜身体。每次视频过后,我心里感到好温暖,好舒服,觉得奶奶就在身边一样。像小时候,我睡不着觉时,她温暖的手轻拍着我的背,在她美丽的童话故事中甜甜地酣然入梦,是一种最甜最美的享受。

打工的第四年,我谈了女朋友小叶,我们在一个厂上班。她是老乡,她家离我们家相距有二三十里地,是一个贤惠善良的女孩。

两年后的春节,我们回家见了双方父母。他们都很高兴,两家相距不远,走动着方便,当即给我们订了婚事。

我带着小叶去大姑家看奶奶,奶奶拉着小叶的手,张着没剩下几颗牙的嘴,笑得像一朵盛开的太阳花!

小叶话未出口,先喊一声奶奶。几句奶奶,让奶奶激动得抹起了眼泪:好孩子!好孩子!你是我们周家的福啊!周扬能娶到你,是我孙子的福气啊!

双方父母给我们定在“五一”节结婚。

五一的时候,我和小叶回了老家举办婚礼。

那天,我姑带着奶奶回家参加我的婚礼。

我妈看到奶奶,仍是摆着一张不温不火的脸。看在大姑上了五千礼单的份上,面色对大姑缓和了不少。

婚礼现场,小叶执意要先拜过奶奶,再拜爸妈。

奶奶流着泪看着我们跪下朝她磕头,台下来宾鼓掌声赞好声一片。

奶奶笑着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大红包,递给了小叶。

小叶接过红包,然后双手搂着奶奶,在奶奶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在奶奶耳旁轻声道,"奶奶,以后由我和周扬来孝顺您!”

奶奶拉着小叶的手,几乎哽咽出声。

婚礼过后,我们夫妻又去了南方打工。

今年春节时,我和小叶都辞了工。小叶怀孕了,我们决定,她在家待产,我在市里找份工作陪着她。

我们回到家时,已腊月26了。

我和小叶有自己的婚房,爸妈在村里新规划的宅基地上又建了一套房子,给我和小叶住。盖房子的钱我出了一半,爸妈拿了一部分。

回家的第二天,小叶就在底楼一个朝阳的房间里开始打扫整理。里面有一张大床,她抱来两双自己陪嫁的新花厚棉被,一双铺在床上,上面铺上床罩床单,另一双当盖的放在床头。

她拉着我去找爸妈,当着爸妈的面,她说:“爸,妈!我想跟周扬一起去大姑家把奶奶接回来!"

我爸沉默不语,他是个耙耳朵,听我妈的。

我妈的脸瞬间黑了下来,语音中隐含着不快,“你奶奶在你大姑家住得好好的,她已经习惯了住在你大姑家,就还让她住在她们家吧!”

“大过年的,奶奶不在儿子家住,别人会说闲话的!奶奶有儿有孙,咱中国的传统,就是养儿防老,儿子的家才是父母的家!哪有大过年的,让老人在外过年的道理?”

这几句话噎得我妈张了张嘴,她皱着眉头,冷着脸温怒地问,“接回来你伺候?”

"一个老太太能吃多少饭?奶奶身体硬朗,让我们伺候她什么?再说了,作为后辈,照顾老人也是应分的责任!要不然,辛辛苦苦要儿要女干什么?我爸妈经常教育我,百善孝为先,做人要懂得感恩,要孝敬老人,尊重老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定要传承下去,作为子女不能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媳妇扬了扬嘴角,笑道,"我作为孙媳妇,也有赡养奶奶的义务,我们把奶奶接回来,跟着我们住,奶奶的衣食住行我和周扬照顾!”

我妈立马刹车,脸脖子臊得通红,她嗫嚅道,“你们愿接就去接吧!接回来就住在你们那边,你们好吃好喝对她就是了……!”

这……就是默许了!

我朝媳妇挤了一下眼睛,趁着我妈不注意,竖起一根大拇指在她眼前偷偷晃了几晃。

我和小叶开心地回家开车,去大姑家接奶奶去。

到了大姑家,大姑姑父听了我们的来意,夸奖我和小叶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奶奶又抹起了眼泪,她攥紧小叶的手,激动得语音发颤,“孙媳妇儿啊!奶奶积了你的福,没想到还能在自己家里过年!奶奶想回去啊!如果奶奶的房子不倒,奶奶也不想住在你大姑家,人家也有公婆,每年春节我都躲在屋子里不敢出去,不好意思啊!”

小叶红了眼眶,她搀着奶奶的胳膊往外走,“奶奶,以后我和周扬就守在家里照顾你!我们哪儿也不去,孙子的家就是你的家!只要你每天开开心心,我和周扬就高兴!”

大年初一这天,阳光明媚,天气暖暖和和的。

奶奶穿着我媳妇给她买的羽绒服,腿上穿着新保暖裤,脚蹬新棉靴,穿着我媳妇给她买的一身新,乐呵呵地坐在客厅里等着晚辈们给她拜年!

奶奶在我们村里辈分高,左邻右舍听说我奶奶回来了,都来我们家给奶奶拜年。

我家院子里热闹非凡,这个逗逗老太太,那个祝福祝福老太太。奶奶端着水果盘子,不停地发着瓜子,发着糖果,堆满皱纹的脸笑起来犹如菊花崭放!

我妈也悄悄地走进小院里,尴尬地站在一旁,脸上讪笑着,看着奶奶在人群中穿梭。

奶奶也看到了她,端着水果盘走了过去,给我妈抓了一大把瓜子递过去,“儿媳啊!你也吃把瓜子吧!”

我妈拘促地伸出手,“妈,你看着身体不错呢!今天中午我包了饺子,做你最爱吃的杂烩菜,等下你和小叶周扬一起过去,我们在老宅子里吃饭!”

奶奶两眼放着光,笑意在脸上荡扬,“好!好!你做的杂烩菜最好吃,妈最喜欢吃了,中午我们过去,全家吃团圆饭!”

……。

都是一家人,哪有解不开的死结!只要互相理解,把家人当亲人对待,该忍的忍,通情达理一点,就不会有矛盾发生。

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的,又热闹又暖心,这种生活才是人间至美!

0 阅读:6

初夏那抺浅蓝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