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又涨了,刚过了没几天吃肉瘾的消费者心里可以说真不是滋味。好不容易放在肚里的那颗能吃肉的心再次紧张了起来。从5月底开始,猪肉价格连续上涨,到了6月中旬,生猪的收购平均价已经上涨了2.8%,达到了31.84元每公斤。不仅如此,白条肉出厂的价格也上涨了2.5%,达到了每公斤40.85元。
不过即便猪肉价格上涨了,养猪农民却还是笑不起来,因为他们都知道,别看猪肉价格贵,其实养猪不怎么挣钱,这是啥情况?
在重庆市的荣昌区,有一家种猪养殖场,这里的负责人这样说:合作社里一户养殖户,一头母猪产下21头仔猪,其中19头是小母猪,卖了快8万元。一头仔猪能卖4000多,这可是以前好多年都赚不到的钱。
随着各地区生猪产能的快速恢复,仔猪的价格开始飞涨,甚至可以说仔猪现在已经可以和成年的商品猪飙价了。仔猪价格的过高,让农民的养殖成本从最初就抬高了不少。一般一头刚出栏的成品猪体重大概120公斤,按照往年价格来估算,一头成品猪就能卖到一两千元。现在,普通的育肥仔猪价格从1300元起,因为品种的不同,最贵能卖到2500元不等。用于育肥的小母猪,甚至卖出过的最高价,达到了8000多元,这简直就是天价。以前三四百元的普通仔猪,达到或者已经超过了成品猪的价格,这无疑抬高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
在湖北省蕲春县刘河镇莲花村,当地兽医出身的黄鹏程从十年前开始兼职养猪,自繁自养规模最大时候有长期存栏的肉猪200头。不过他今年已经不再养猪了,因为他算了一笔账。按照原先自己的模式自繁自养,每卖一头猪大概利润1600元左右。可如果不是自繁自养,需要购买仔猪的话,那么一头猪出栏后的利润就变成只有300元了。这主要就是仔猪太贵了。
因为仔猪成本高涨,普通养殖户想养猪,那基本是断了这条路。但仔猪成本压缩养殖户收益的同时,也有人挣到了钱。这些主要是有能力自繁自养,不需要购买仔猪的规模养殖企业。
养殖户养不起猪,只要是买不起仔猪,利润太少。可行业龙头的养殖企业却走上了一条扩产的道路。这无疑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养猪行业洗牌的面貌,也就是未来养猪的门槛会越来越高,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成为了养猪的必然。中小散户因为补栏或者扩产上受制,使得整体利润率降低,生产积极性不高。而龙头企业则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迅速挤占了散养户以前的市场,并且还向屠宰、饲料等上下游出手,加速进入全产业链养殖领域。
据此,有专业认为,以后我国的生猪养殖门槛会渐渐提高,养猪行业也将会进入到一个工业化的生产时代,虽然主体依旧是多元化,散养户依旧在数量上占优,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一体化企业、龙头企业会加速超车,成为影响市场的主力。散养户如果想发展,就需要城里养殖合作组织,形成规模优势,对接产销两端,最大程度上避免和降低运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