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饭,该不该给孩子补锌?答案在这里

我是佑佑 2024-08-31 18:16:44

锌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几乎参与机体所有的代谢过程,对儿童的体格生长、神经精神发育及免疫系统功能均有重要作用。

锌缺乏或不足时可导致儿童生长迟缓、免疫功能下降以及神经心理发育异常,因此也成为家长们关注并纠结要不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素之一。

那么,孩子到底缺不缺锌?要不要补锌?今天佑宝就与大家聊聊这些问题。

锌在人体中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齿,毛发、皮肤、肝脏、肌肉等,其中大部分存在于骨骼肌(占比约60%),其次为骨组织(占比约30%),血浆锌占比仅0.1%。

人体内的锌代谢平衡是一个动态调节过程,主要依赖于肠道对膳食锌的吸收以及肠道对内源性锌的排泄之间的平衡;同时肾脏(尿液)及皮肤(汗液)均会排出锌。

如果每天膳食锌摄入充足,内源性锌排泄无异常增加,就不容易出现锌缺乏的问题。

虽然目前血清锌检测应用比较广泛,常用于人群血锌状况的评估,但该指标用于评价个体锌营养状况仍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即血清锌水平下降不一定为身体缺锌状态,或身体锌缺乏时血清锌也可以正常。

因此锌缺乏的诊断不是以血清锌检验结果为标准,而主要依据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来判断,血清锌仅仅作为参考。

临床上常见的是轻中度锌缺乏,可表现为生长缓慢、反复感染、皮炎、食欲下降等。

重度锌缺乏多由遗传性疾病(如肠病性肢端皮炎、暂时性新生儿锌缺乏)导致,临床罕见,可表现为明显生长落后、严重皮疹、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

但这些表现缺乏特异性,家长们也不必因为孩子吃饭不乖、个子不高,就断定孩子缺锌,先看看是否存在以下高危因素。

贮存不足

胎儿体内锌的贮存主要在孕晚期(即妊娠最后3个月),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出生时体内锌储备不足以及出生后出现追赶性生长,对锌的需求量高,增加了锌缺乏风险。

摄入不足

常见于6月龄以后的婴儿,因为<6月龄婴儿每日锌适宜摄入量(AI)为2mg,完全可通过母乳获得足量锌,随时间推移母乳中含锌量呈现下降趋势,到6月龄左右无法完全满足婴儿需求,此时需要从辅食中获得足量的锌。

若辅食以锌含量不高的植物性食物为主,肉类添加不及时,就增加了婴儿锌缺乏风险。

疾病影响

肠道感染、反复腹泻等使肠道内源性锌排泄增加,同时肠道对锌的吸收不足,增加儿童锌缺乏风险。

不存在以上高危因素的儿童,若日常膳食锌摄入适宜,不用考虑额外补充锌剂。

含锌丰富的食物主要为动物性食物,红瘦肉(如猪瘦肉、牛肉)、肝脏、牡蛎等,含锌量可达2.5-5mg/100g;

市售的婴儿配方奶通常都是强化锌的配方奶,含锌量约0.4-0.5mg/100ml。

若婴儿期奶量适宜,4-6月龄时添加辅食,及时加上肉类、肝脏等,可以保证每日锌元素摄入。

部分1-2岁的幼儿随年龄增长对食物逐渐挑剔,或不喜肉食,可能膳食锌摄入会受影响。

如儿童因各种原因导致膳食锌摄入不足,(如素食,或肉类摄入量低,奶量亦难以维持),可考虑口服锌制剂;

各种原因导致腹泻时,也可以在治疗腹泻的同时口服锌制剂,有利于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临床常用的口服锌制剂有葡萄糖酸锌、硫酸锌及甘草锌,使用时需以元素锌计算。

当然口服锌制剂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不建议在没有经过专业膳食评估的情况下常规补锌。

当家长怀疑孩子锌缺乏,或者有使用锌制剂的疑虑时,应与专科医生充分沟通,尤其是评估日常膳食后再做决定。

0 阅读:37

我是佑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