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治疗晚期肝硬化前景广阔!

细胞界 2019-10-13 12:58:25

随着干细胞移植技术发展与普及,人们了解到干细胞是来源于中胚层成体多能干细胞, 它广泛存在于人体骨髓、脐带组织、脐血、外周血及脂肪等组织中。

干细胞来源丰富、易于采集保存、增殖分化能力强、免疫源性低、无伦理争议等诸多独特优势, 使其展现出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有望成为干预各类肝硬化有效手段。

传统方法干预肝硬化效果不佳

目前我国肝硬化发病率逐年攀升,每年新增肝硬化病例数超600万,每年约近约100万人衰亡于肝硬化, 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命健康。而终末期肝硬化临床干预效果不佳。

原位肝移植虽被认为是干预终末期肝病理想手段, 但因肝源紧缺、费用昂贵、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等系列问题限制了原位肝移植广泛开展。因此, 寻找更加有效替代干预策略是大势所趋。

干细胞疗法发挥多种机制功能干预肝硬化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专家研究证实,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 并向其他组织、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在体外诱导培养下可转化为具备功能活性的类肝细胞。

科学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基础研究发现,干细胞干预肝硬化作用机制是:

干细胞首先发挥归巢效应定植于受损肝脏中,再通过分泌可溶性相关细胞因子及免疫调节过程,抑制干细胞的活化,高表达金属蛋白酶,降解过量ECM,直接分化、旁分泌或细胞融合等一系列复杂机制抑制肝纤维化,从而有效干预肝硬化。

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干细胞多种机制干预肝硬化有效果

1、归巢效应: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后可快速归巢到肝衰竭小鼠肝脏中后分化为成熟肝细胞,通过促进HGF、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刺激肝细胞增殖,修复肝纤维化。

2、旁分泌:干细胞能在肝脏中存活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了肝细胞修复,有效干预肝纤维化。

干细胞还通过旁分泌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抑制干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产生, 进而抑制肝纤维化形成,从而促进肝细胞增殖。

3、免疫抑制:干细胞同时可显著降低肝硬化大鼠肝酶水平,脂肪病变和肝细胞坏死显著减少,并可能通过上调rno-miR-369-5p、rno-miR-3584-5p和rno-miR-153*这3种miRNA基因表达.

下调rno-miR-93、rno-miR-199a-3p等相关miRNA基因表达来抑制胶原沉积,促进细胞增殖,修复肝损伤。

同时,干细胞不仅能促进Treg的产生,而且能抑制多种淋巴细胞的成熟和增殖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减轻肝脏损伤和炎症反应,促进肝硬化尤其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修复及干预。

2016年1月昆明某医院肝胆胰内科开展了51例干细胞疗法干预终末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研究证明,所有患者干预后肝功能均有改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

综上所述,干细胞移植后归巢并定植到病损的肝组织,同时刺激肝细胞增殖与修复受损肝组织,对肝硬化患者有良好临床效果。

小编相信,随着细胞移植与组织工程学的飞速发展, 干细胞多种作用机制不断深入研究及解决,可以更好的保障临床效果及干预安全性,干细胞疗法将为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曙光,同时也将彰显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春天感谢冬天,让她发芽;夏天感谢春天,让她奔放;秋天感谢夏天,让她收获;冬天感谢秋天,给她安稳。我感谢你,给我转发与留言!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