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再度出现重大事故,又迎来噩耗,特朗普政府高官力推法案,或将导致航母命脉被掐断,敌在国会山?
01.美军收噩耗,航母命脉被掐断
正在东地中海执行战备部署任务的“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与一艘载重5.3万吨的散货船在埃及外海发生相撞。
可以说,对于美国海军而言,航母发生撞船事故并不常见,上一次涉及航母的重大撞船还是在2004年。
杜鲁门号本次于东地中海与170米长的散货船相撞,更令人感到十分意外,毕竟在正常情况下,高度现代化、拥有舰载雷达、护航编队与完善航海体系的美军航母,不该疏忽到和大吨位商船近距离相撞的地步。
何况事发时并非深夜,没有视线不佳的困扰,商船也在明码开启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美国航母本应及早掌握其航迹。如此低级的航行失误,折射出美国海军内部有着严重的训练与管理漏洞。
对于杜鲁门号这种10万吨的超级核动力航母,内部设备精密,哪怕只是一次轻微的“擦碰”都可能给舰体留下潜在隐患。
但一般而言,核动力航母只要出现与大吨位船舶的碰撞,都应尽快回港进行入坞检修与全面评估,以排除航母龙骨、螺旋桨、外层装甲及其他关键设备的暗伤。
若贸然继续部署,不仅对舰上逾5000名官兵的安全构成风险,也会在后续长期使用中留下祸患。
但尴尬的是,对美国海军来说,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船坞与造船厂来立即为“杜鲁门”号进行检修。 在这种情况下,“杜鲁门”号若要进行维修,起码要等到明年或更久的时间窗口才可能插队入厂。
而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假设下——考虑到美国海军航母在近年来普遍出现超期检修的大排队,“杜鲁门”号何时能真正轮到维护船坞,仍属未知数。
从以往案例看,等待时间两三年并非危言耸听,早有实例表明美国海军的检修计划往往屡屡跳票。
02.敌人就在内部?无脑“反华”议案严重影响美海军
然而更糟糕的是,美国政府内部依旧有人在酝酿着“釜底抽薪”之举。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顾问沃尔兹和国务卿卢比奥,此前为“反华”提出了一个名为《美国船舶法案》的议案,试图对凡是在中国或其他国家进行的船舶维修课以高额关税。
该法案内容除了对在中国船厂维修的美国船只征收200%关税外,竟然对美国盟友国家的船厂维修也征收50%关税,使美国船只难以在海外寻求廉价与高效的修船渠道。
美国海军无异于再次收到噩耗,因为这个法案无异于进一步掐断美国海军在海外进行应急维修的可能性。在当下美国国内造船业产能不足、设施老化、技工短缺的窘境里,海外船厂尤其是美国的盟国大型造船厂原本可以成为美军战力“捉襟见肘”时的弹性补充。
但若该法案通过,美国军舰只能死守本土、排队等待那屈指可数的干船坞资源。一旦舰艇发生故障,所有维修都得回到美国国内,意味着长时间脱离战备序列,这会进一步导致美军的舰艇维护周期延宕更长时间。
美国当前的造船业能力与上世纪冷战时期相比,已失去往昔雄风。大量在上世纪80-90年代冷战末期建造的军舰,如今服役年限已达三四十年,密集进入退役或大修阶段。而美国船厂早已无法匹配如此庞大的维护需求,舰艇排队候修动辄数月甚至数年,挤占了战备时间。
驱逐舰、核潜艇、补给舰同样存在修理周期被无限延长的问题,一度导致美军部分战区出现关键舰种空白。正因如此,美国海军也曾寻求海外船厂协助,特别是在盟国如日本、韩国、新加坡进行中小型舰艇的维修。
03.没有足够的维护能力,有再多的航母迟早会被玩废了
若《美国船舶法案》落地,支付50%的关税成本势必激增,海外维修几乎走不通,航母命脉被掐断,也就只能让美国海军天天无所事事地耗在国内船坞里排队。
美国海军每年要在全球部署多个航母打击群,其角色是美国“全球霸权”的关键支柱。然而如今看来,美军内部在管理与调度上,既要在世界各热点海域不断秀肌肉维持其霸权体系,又因自身后勤体系落后、维护能力退化而频频出事故。
有美网友在X平台上表示,在美国造船业已经不堪重负的情况下,以卢比奥为首的部分政客还在制定形同“自断后路”的法案,把本就脆弱的美军造船、修船链条逼向更大崩溃,说白了,当下美国海军最大的“敌人”,有相当一部分就盘踞在国会山与那些盲目煽动“对华全面脱钩”的政治势力之中。
若“杜鲁门”号这次撞船事故伤及隐性关键部位,必须要回到美国本土长时间排队检修,而这仅仅是一起航母与散货船的碰撞。
如果美军舰艇在冲突中遭受打击,损管需求剧增,更大量舰艇迫切需要紧急修复时,美国国内老旧且捉襟见肘的造船能力又岂能及时救场?延误数月乃至数年期间,美军对外的所谓“全球威慑”还剩几成?
在美国造船业持续衰退的当口,若遭遇类似“美国船舶法案”这样的严格管制,美军的航母命脉就真的面临被掐断的风险。原本可以在盟友国家寻求临时维护的手段,也会被收紧,导致一旦航母突发故障,就只能原地“趴窝”或以带病作战的方式简单维持。
在资源和时间极度紧缺的状态下,美海军的航母维护只能一再推后,彻底沦为“用到哪儿、坏到哪儿”,最后干脆被玩废了。
总而言之,眼下的美国海军、造船业内部问题层出不穷。加之美国国内政治斗争频繁,国会里的“敌人”把“反华”当选票操作,想用关税壁垒和制造恐慌来获取支持,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害惨了本国造船业,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