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航母全都动了,没有一艘顾得上中国,全球几条战线立下大功

风起长临 2024-08-28 18:37:1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令人惊讶的是,美军太平洋舰队整整有6艘航母在执行任务,创下了近年来的新纪录。”美国《新闻周刊》最新一期报道显示,截至8月下旬,美军高达半数的航母都已部署出动。

这几艘航母在不同的“战线”上,可为美国维持世界霸权立下了“大功”。

但如果细看这6艘航母的具体去向,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它们近乎“齐聚”地中海和中东,而在西太平洋对华“警戒”,好像莫名其妙的“缺席”了。

✍里根号意外“沉寂”,美军西太失语

要知道,原本驻扎在日本横须贺港的“罗纳德·里根”号航母,去年可谓西太平洋上“霸者”般的存在。

在2023年10月,“里根”号就曾穿过巴士海峡,大摇大摆地进入南海。

然而时过境迁,就在8月中旬,这位西太“明星”却悄然返回美国华盛顿州的基茨普海军基地,开始为期数月的维修。

按照美军的通常做法,一艘航母完成部署后,需要进行例行的系统升级和部件更换,这是很正常的事。

但令人玩味的是,美军官方迄今也没有给出“里根”号完成维修、重返西太的具体时间表。至于其能否在年内及时“填补真空”,外界更是充满了疑虑。

✍华盛顿号迟迟“难产”,接替部署遥遥无期

按照美军的部署计划,本该接替“里根”号、继续在西太平洋担当“主角”的,是“华盛顿”号航母。然而让美方头疼的是,这位“预备役”眼下却自顾不暇。

早在2017年,“华盛顿”号就已进入船厂,开始中期维修和核燃料更换。按照美海军的最初计划,整个维修过程将耗时4年,2021年即可竣工。

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口罩原因和人力资源短缺的影响,这一过程一再延期,最终足足用了近6年时间。

直到2023年5月,“华盛顿”号才完成航行测试,重新交付给海军。

虽然“华盛顿”号已经具备了执行任务的能力,但其真正“上岗”仍需时日。

因为在前往西太平洋之前,它还需要在圣地亚哥完成航行资格认证和各类训练,以及与即将接管的第五航母打击群进行人员和设备交接等。

彼时,“里根”号的维修恐怕早已接近尾声。因此在外界看来,美军有意选择在西太平洋制造“真空”,其中或有别有用心的战略考量。

✍卡尔文森号匆匆返航,西太接连“失守”

除了“里根”号和“华盛顿”号,驻守西太平洋的“卡尔·文森”号航母,原本也被外界寄予厚望。这艘航母于今年6月从母港圣地亚哥出发,跨越太平洋,一路向西。

彼时,有分析认为,美军此举是为弥补“里根”号撤出后的空缺,意在对中国保持威慑。

然而,“卡尔·文森”号还没来得及“上岗”,就在8月匆匆启程返航。原来,它只是奔赴夏威夷,参加了代号为“环太平洋-2024”的多国联合军演。

演习结束后,这艘航母并未留在西太平洋,而是立即返回圣地亚哥。尽管美军宣称这只是例行轮换,但在外界看来,频繁调动航母进出西太平洋,反倒凸显出美军在该地区捉襟见肘的窘境。

对于美军航母来说,今年注定是“水逆”的一年。据美国海军学会7月的统计,上半年美军航母海上执行任务的时长,远远不到既定计划。

如此大范围的延期维修,海上部署时间大幅缩水,很难不让人怀疑美国经济的“亚健康状态”。

就在美军航母纷纷“玩失踪”、鲜有作为的时期,中国海军能力建设,却在平稳地上升。

就在前年6月,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而标志性的“航母杀手”鹰击-18反舰弹道导弹,也于在实战化演练中崭露锋芒。

面对日益强大的解放军,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单边主导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拉锯博弈陷入僵局,双航母齐聚中东救场

与在西太平洋“鞭长莫及”形成鲜明对比的,中东无疑是当前美军航母最为频繁往来的“主战场”。

这里危机四伏,利益交织,不仅有美伊角力,还有以巴冲突。面对各方势力此起彼伏的博弈,美国注定要付出更多军事资源。

就在8月,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与以色列再次爆发激烈冲突。双方在边境地区大规模交火,局势一度剑拔弩张。

作为以色列的头号盟友,美国自然义不容辞地站在前台。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埃里克·库里拉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真主党对以色列平民的“野蛮袭击”,并重申美国将坚定支持以色列捍卫自身安全。

为了向盟友表忠心,美军还火速调派“西奥多·罗斯福”号和“亚伯拉罕·林肯”号两大航母奔赴中东增援。

要知道,自去年11月起,“罗斯福”号已经在阿拉伯海执行任务长达8个月,期间还曾进入波斯湾“秀肌肉”。

按照美军原定的轮换计划,这艘航母将于近期返回母港圣迭戈。但在海湾危机骤然升级的敏感时刻,美方显然不愿在这个节骨眼上撤出主力。

于是,“罗斯福”号还是被迫继续“吃老本”坚守阵地。而远在大西洋的“林肯”号,也不得不临危受命,火速调转船头增援。

据悉,这艘航母原本已经完成了为期7个月的部署,眼看就要返回母港诺福克。但危急时刻,它还是逆风航行数千海里,在阿曼湾会合“罗斯福”号,上演了一出“救场”戏。

两大航母战斗群“强强”联手,犹如一盏高悬的“探照灯”,将美国插手中东事务的决心表露无遗。

从波斯湾到红海,双航母此起彼伏的身影给地区国家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美国对中东的控制权,不会轻易旁落他人。

✍透支老本谋求翻盘,高龄航母“英雄迟暮”

在当今动荡的国际形势下,中东危机只是美军航母面临的众多压力之一。从东欧到东亚,再从中东到印太,但凡世界版图上出现风吹草动,美军必欲将其掌控。

但频繁的军事行动,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航母而言,无异于透支未来的豪赌。

就拿“林肯”号来说,这艘诞生于1989年的“高龄”航母,原本在去年就该光荣退休。但由于美国航母总量捉襟见肘,五角大楼不得不频频延长它的服役期。

仅在2019年至2020年这两年里,“林肯”号就创下了连续执行任务295天的纪录,远远超出了它的设计寿命。

进入2022年后,这种透支的程度更是变本加厉。为了应对全球安全形势的急剧恶化,美军开启了“背靠背”的航母部署模式。

这意味着,本该轮休的老航母们,往往要在一个部署周期内连续执行两次以上任务,中间只有短暂的补给和例行维护。

久而久之,舰载机械的故障率直线攀升,而官兵们也在高压中身心俱疲。

事实上,整个美国海军都正经历着一场“透支危机”。在军费开支捉襟见肘的大背景下,许多装备维修不得不延期,而训练演习也被迫缩减。

对海军将领而言,要在有限的预算内保障所有航母的全年无休运转,简直是天方夜谭。

✍崛起不可阻挡,时代浪潮滚滚向前

纵观美军在全球兵棋布局的调整,不难看出其背后捉襟见肘的窘境。

冷战结束后,美方却迟迟不愿放下“世界警察”的架子,仍试图对全球事务随心所欲地横加干预。这种泛化的战略,必然导致其军事资源被过度消耗。

一方面,随着经济实力的相对衰退,美国军费开支捉襟见肘,“下饺子”的航母总量也很难维持。更多老旧舰艇不得不延期退役或少修少保,而它们的替代者却因经费紧张而雷声大、雨点小。

另一方面,美国仍沉湎于冷战思维,坚持奉行单边主义,妄图凭一己之力主宰世界。结果是,捉襟见肘的军事资源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往往在这里还没站稳脚跟,那边又不得不仓促应付。

面对美军航母虎视眈眈的挑衅,中国海军以灵活多变的方式积极应对。

通过“小规模、多批次”模式在东海、南海、台海多线作战,既丰富了实战经验,又避免了正面对抗升级。

装备方面,以“航母杀手”闻名的鹰击-18反舰弹道导弹、长剑-18亚音速反舰导弹等先进武器接连服役,为打造“区域拒止”的利器增添了有力筹码。

随着国产003型航母的加入,中国海军攻防兼备的作战体系已初具规模。未来,解放军在西太平洋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地区稳定的能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可以预见,美军航母编队在中国家门口越发如履薄冰、难觅优势

【信息来源】

[1].北晚在线.2024-08-28《美国海军屡现“航母空窗期”》

[2].新华网.2024-08-26《火上浇油 美国向中东部署两个航母打击群》

2 阅读:211

风起长临

简介:逆转时间最好的方法:把握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