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的外卖小哥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胡同里,手机里的外卖订单一个接一个,可要是问问老北京人最想念啥,准能从那浓郁的乡愁里嗅到一碗热腾腾的烫饭香。
北京的冬天冷得让人直哆嗦,胡同口蹲着的大爷端着个破旧的搪瓷缸子,里面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那是昨天剩下的炒白菜和半碗米饭煮在一起,香得让过路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老北京人都知道,这烫饭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煮出味道来的,得有点门道才行,比如说昨天吃剩的酱牛肉汤要留着,今天早上热锅的时候往里头一倒,再加上两片大白菜,那个味道能把隔壁李大爷馋得直流口水。
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老太太总会絮叨着说以前的事儿,说她小时候家里穷,每天就盼着能喝上一口热乎的烫饭,现在想想那个味道,比啥山珍海味都香。
要说这烫饭的来历,得从那些年的大杂院说起,那时候住在一个院子里的街坊邻居,谁家要是锅里飘出香味来,准有人扒在墙头问一句能不能匀点汤水。
有个老师傅说过,烫饭最讲究的就是那个火候,水开了要等到冒泡泡,然后把剩饭往里一倒,盖上锅盖等它自己咕嘟,这样煮出来的饭才够味儿。
以前的北京人可有意思了,谁家要是能把烫饭煮得好,那可是能在胡同里出名的本事,就连那些开饭馆的师傅都得服气。
老北京人最爱琢磨着法子过日子,家里剩了点啥都舍不得扔,今天的剩菜明天就成了烫饭的配料,这样省钱又解馋。
有时候连个菜叶子都不放过,捡起来洗干净切碎了,往烫饭里一扔,那个味道愣是能把人吃撑了。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懂,为啥一碗剩饭能让老一辈人念叨这么久,其实就是因为那时候的日子苦,能吃上一口热乎饭都是福气。
现在的烫饭可有意思了,有些年轻人把意大利面剩下的酱料和米饭一起煮,还美其名曰混搭风烫饭。
三里屯的小酒馆里,还真有人专门做创意烫饭,把韩国泡菜和剩米饭一煮,居然还真有外国人爱吃。
这烫饭啊,就跟北京城一样,看着老气横秋的,可骨子里都透着股子新鲜劲儿,让人琢磨不透又忍不住想去尝尝。
说起来这烫饭还真是个宝贝,它不光能解决温饱问题,还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家的温暖。
有个老大爷说得好,烫饭就像北京人的性格,看着粗糙实际上细腻得很,能把普普通通的东西变成美味。
现在的北京虽然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可那些藏在胡同里的烫饭味道,却一直留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