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53个县级以上政区地名由来

方舆评论闻 2024-03-27 10:48:10

作者:方舆无形

按区划代码顺序(民政部区划平台2023年底资料),介绍山东省所有县级以上政区地名由来。

山东省,辖16地级市,58市辖区、26县级市、52县,共计153个县级以上政区地名。

本文为汇集网络资料而成,说法不一,笔者取舍未必合理,且内容繁杂,十分耗时,作为网文,并未进行逐一考证。如有不同见解,请留言说明,以作下一版改进。

山东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山东省

山东最初指崤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山东”始作为政区名称。明清“山东”成为本省的专名。

济南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济南市

1929年7月,济南市成立。因地处古济水之南,故名。“泺”、“泺邑”是最早记入史册的济南地名,因趵突泉而得名,趵突泉是泺水之源,古称“泺”。西汉置济南郡。

历下区

1955年9月,济南市调整行政区划,第一区改称历下区。以古地名历下命名。“历”即历山,今千佛山古称历山。古城位于千佛山北侧,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故名历下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历下属济北郡,称历下邑。

市中区

1955年9月,济南市设五大行政区,因地处济南市中心称市中区。位于济南市区中部,是省会济南的中心城区,故名。

槐荫区

1955年9月,将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的第六区改为槐荫区。因古槐而得名。以区内古有大槐树庄(今槐荫街)故名。寓意区内古槐遍地。槐花飘香,枝繁叶茂,国槐泽荫。

天桥区

1955年9月,第四区更名为天桥区。因管辖内地理实体名称而得名。境内有天桥一座,故名。境内有横跨胶济、津浦两条铁路的天桥,因此得名。

历城区

西汉景帝四年(前153),设历城县。1987年4月11日,撤销济南市郊区、历城县,设立济南市历城区。因辖区内历山(千佛山)而得名。西汉景帝四年(前153),设历城县,因处历山(千佛山)而得名。

长清区

隋开皇五年(586),以东太原郡治所置长清镇,十四年(595),置长清县。2001年6月,撤县设济南市长清区。此地为齐长城的源头。因境内齐长城和清水得名。

章丘区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高唐县为章丘县。2016年9月,设立济南市章丘区。因境内章丘山(亦名女郎山)而得名。《县志》云:“隋开皇十六年(596),改高唐为章丘,取县北山章丘为名。”

济阳区

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置济阳县。2018年6月19日,撤销济阳县,设立济南市济阳区。因地理位置而得名。水之北为阳,因位于古济水之北,故名济阳。

莱芜区

汉代首设莱芜县。2018年12月,撤销地级莱芜市,划归济南市管辖,以原莱芜市莱城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莱芜区。因古莱芜谷而得名。莱芜名称由来说法有多种,其中以县名来自谷名说最为可信。县名来自谷名说:莱芜县故城在今淄川区淄河镇城子庄村。《水经注》记载:“城在莱芜谷。”因汉代在淄川莱芜谷设立县城,故名莱芜县。

钢城区

1992年11月,设立莱芜市钢城区。2018年划归济南市。因境内驻省属国有大型钢铁企业——莱芜钢铁集团公司而得名。

平阴县

隋大业二年(606),正式改称平阴县。因地理位置和地形命名,平阴之名,始于《左传》。因境内地处古东原之阴,平原地平,又位于济水之阴而得名。

商河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滳河县。宋元祐元年(1086),滳河县改为商河县。因河流而得名。有滳河水流经此地,故名滳河县,后演变为商河县。

青岛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青岛市

1949年6月设立青岛市。一说“青岛”一名源自于前海的一座小岛“青岛”。另一说“青岛”一名源于前海渔村“青岛村”。

市南区

1946年,将青岛市区分为4个区,以位于市区南部,故名。

市北区

1946年,将青岛市区分为4个区,以位于市区北部,故名。

黄岛区

1978年11月,划归青岛市,设立青岛市黄岛区。因境内黄岛而得名。黄岛,战国时期属齐,古称“齐伯山”,亦称“齐伯岛”,因岛上人烟稀少,草木不生,居海远眺,土石赭黄,故名黄岛。

崂山区

1988年11月,撤销崂山县,设立青岛市崂山区。以辖区内崂山命名。古人因登山艰难,故取名为“劳山”,后演化为“崂山”。崂山区以此山命名。

李沧区

1994年4月,撤销沧口区建制,将沧口区大部分与李村镇大部分合并,取两地之首字,称李沧区。

城阳区

1994年6月,设置城阳区。根据古代相对城郭的方位而得名。因处在不其城南,即城之阳而得名城阳。

即墨区

秦置即墨县。1989年7月,即墨撤县设市。2017年7月18日,即墨撤市设区。即墨之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今平度市朱毛村处)而得名。即墨,应作节墨。墨,墨水是也,筑城于墨水之上(墨水穿城而过,而非临墨),故谓之节墨。

胶州市

隋置胶西县。元置胶州。1987年2月12日,建立县级胶州市。根据地理实体名称而得名。以境内胶水,水色如胶,故名。

平度市

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胶水县为平度州。1913年,复称平度县。1989年,撤县设立县级平度市。以吉祥嘉言寓意命名。民间具有“平安度日”的说法。《平度州志》序中记:乾隆《山东通志》,引“《说苑·闾邱对齐宣王》:‘愿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之言,谓义盖取此,旧籍所不载,特臆说耳”。其中取“平法度”,引为平度县名。

莱西市

1950年3月,设立莱西县。1990年12月8日,撤销莱西县,设立莱西市。因地理位置得名。因位于原莱阳县的西部,故名。

淄博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淄博市

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1950年11月,以原博山市、淄川城区和洪山区组建淄博市。1955年3月,撤销淄博、张周两市和淄川县,设立省辖淄博市。因原境内辖淄川、博山两县而得名。因原境内辖淄川、博山两县而得名。

淄川区

隋开皇十八年(598),贝丘改称淄川县。淄川之名是以源于原县境内原山北麓的淄河而得名。《元和郡县志》云:“淄水出淄川县东南原山”。

张店区

1947年,置张店市。1955年,划归淄博市,置张店区。据《金史》记载,古称黄桑店,至元代,称之为张店。

博山区

清雍正十二年(1734)始置博山县。1955年,设立淄博市博山区。因境内多山,县东南有博山得名。据考,博山县命名的含义有二。其一:博山全境尽山,几无平坦之地。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其二:为县东南有博山,故以山名县。清乾隆四十年(1775)《博山志稿》载:“辰巳山,县东南四十里,亦名博山。下有南博山庄,北博山庄。邑得名以此。”1931年《今县释名》载:“博山旧为益都县之颜神镇,清置县。有博山,在县东南五十里。隋大业九年,贼帅左相才相据长白山,自号博山公,盖指此山为名……”

临淄区

秦置临淄县。1969年12月16日,临淄县划归淄博市,改称临淄区。以濒临淄河而得名。武王二年(前1045),封太公姜尚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传至六世胡公静,为避东方莱夷侵扰,被迫迁都薄姑(今博兴县)。周厉王二十年(前859),七世献公率营丘人杀其兄胡公,返都营丘。因临淄水,故更名临淄。

周村区

1945年9月,建周村市。1950年11月,周村与张店合建为张周市。1955年4月,撤销张周市建制,设淄博市周村区。周村区因政府驻地原名周村镇而得名。

桓台县

蒙古拖雷(监国)元年(1228),置新城县。1914年4月,新城县易名为“桓台县”。“桓台”指城内齐桓公戏马台,沿用至今。

高青县

1948年,由原高苑县和青城县合并而成。取原高苑县和青城县两县首字而得名。

沂源县

1944年,析沂水、蒙阴、临朐三县部分地区置沂源县。因山东省第二大河沂河发源地得名,取沂河源头之意。

枣庄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枣庄市

1928年,建枣庄镇。1960年,撤峄县置枣庄市。1961年,升为省辖市。因政府原驻地名称得名。

市中区

1976年7月12日,在枣庄镇基础上,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建立枣庄市市中区。根据所在地理位置得名。1976年,成立市中区,因地处枣庄市中部偏东。位居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而得名。

薛城区

1962年6月建置薛城区。因“薛国故城”得名。夏商时期任氏族立国于奚、薛、邳一带,称薛国又称邳国,春秋战国时期,田文治薛期间大规模筑城,得名薛城。

峄城区

金明昌四年(1193)置峄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峄县,1960年1月,撤销峄县建制,设立枣庄市,1961年9月枣庄市升级为省辖市。1962年6月建立枣庄市峄城区。根据辖区内山名而得名。一说源于南葛峄山。一说因境内多山、众山联络为绎,古“绎”与峄通假得名。

台儿庄区

1962年,设立枣庄市台儿庄区。区以镇名。唐朝时立于准提阁内的碑文称台家庄。因台姓立村,故称台家庄,而后演变成台庄、台儿庄。

山亭区

1983年11月15日,组成枣庄市山亭区。因原驻地镇名称而得名。山亭区因驻地山亭镇而得名。山亭,在高山前,於菟城后,飞云台上,传说为於菟丞相所筑,山亭之名为此。

滕州市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改滕阳州为滕州。1988年3月,撤销滕县,建立滕州市。因古国得名,古国因境内泉水形态而得名。滕州素有“滕小国”之称。“滕”始于黄帝,因境内泉水“腾涌”而得名。据《说文解字》:“滕,水超涌也,盖以地近水所汇聚故也。”

东营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东营市

1982年11月,划原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2个县,广饶县的4个公社,沾化县的4个公社,博兴县的1个公社和3个大队,成立地级东营市。以胜利油田第一口油井所在的东营村命名。相传唐王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后人在此立村时按所处相对位置得村名为东大营村,后简化为东营村。市以村名。

东营区

1982年11月,设立东营市,分设东营区、牛庄区等。1987年6月,撤销牛庄区,并入东营区。因是东营市政府驻地,以市之专名而得名。

河口区

1982年东营市成立,并设置河口区。因地处黄河入海口而得名。因黄河自清咸丰五年(1855)起先后7次改道在境内入渤海,建区时境域仍有黄河入海口而得名。

垦利区

1943年4月22日,设立垦利县。2016年6月8日,撤销垦利县,设立东营市垦利区。因官府从鲁西诸县多次移民于此垦荒,寿光、广饶、沾化等附近各县贫苦农民相继流入此地开荒种地,遂亦称垦区。又因解放前属利津县辖地,俗称利津洼,且垦区(县级)系由原利津县之一部析置,故得名垦利县。垦利,取“土肥物丰、开垦有利”之意。

利津县

金代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升镇为利津县。因古城形态而得名。因利津县因邑有“永利”和“东津”两地而得名。据《武定府志》记载:“利津本隋永利镇地,又邑有东津,合以名县。”因为利津古城的整体轮廓恰似一只凤凰,头朝东、尾向西;西出城门的三股官道,犹如凤凰尾巴上的三根长翎;所以,昔时利津城又被冠名为凤凰城。利津因河海而兴,“利津内控黄河,外锁海运要津”,逐渐形成水陆码头和商贸重镇,史称“小天津”。

广饶县

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广饶县。据广饶旧志记载,县名源之于“海滨广斥,饶于鱼盐”,取“广阔富饶”之意。

烟台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烟台市

1945年,设烟台市。因古代兵事在此建置狼烟烽火台,故名。为“狼烟烽火台”简写,标明地理位置。

芝罘区

1983年,成立地级烟台市,原烟台市改为芝罘区。根据辖区内岛屿的名字而得名。芝即灵芝,芝罘岛的形状,恰似一株巨大的灵芝;罘即屏障,芝罘岛横卧在黄海之中,似一道天然屏障,护卫着身后的沃土。也就是说这个岛有灵芝一样的形状,有罘一样的作用,因此称为芝罘岛。

福山区

金天会九年(1131),析牟平、蓬莱县地始置福山县。1983年,改县为福山区。因地貌和历史事件得名。金天会九年(1131),刘豫登县之西北五里,由崱岦山蜿蜒三十里至此,圆峰拔起,群山绕之的山上,称为福地,遂以此命名“福山”。

牟平区

西汉置牟平县,治所在今福山区。晋初撤东牟县,其地并入牟平县地。唐麟德二年(665),析文登县于汉东牟故城(今牟平城)置牟平县。1994年7月,撤销牟平县,设立烟台市牟平区。因地理位置和地势得名。其所在有牟山,故名。取“牟山之阳,其地坦夷”。

莱山区

1994年7月,以被撤销牟平县初家、莱山、解甲庄三个镇设立莱山区。根据辖区内山名而得名。相传800多年前,在今莱山大地上,一夜间来了一座小山(马鞍山),当时取名来山,后因山上草木丛生,遂演变为莱山,由此得名建镇建区。

蓬莱区

唐贞观八年(634),析黄县东域置蓬莱镇。神龙三年(707),撤黄县及其所属蓬莱镇,设蓬莱县。1991年,蓬莱县改市。2020年,撤销蓬莱市和长岛县,设立烟台市蓬莱区。因其所在地理位置及美丽传说而得名。因蓬莱北临渤、黄二海,海中常出现海市奇观,由此而生的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之说,曾引秦皇汉武频频东巡寻仙,汉元光二年(前133),汉武帝东巡,于此望海东蓬莱山,筑城以为名。

龙口市

秦置黄县。1945年9月,置龙口特区。1986年9月,撤销黄县,改置龙口市(县级)。因历史建筑命名。因境内建“龙口墩”且有龙口港得名。

莱阳市

后唐同光元年(923),改昌阳县为莱阳县。1987年2月,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根据地理方位命名。《旧唐书·地理志》载,昌阳,汉县,置于古昌阳城。永徽元年(650),移古县西北二十三里,又《旧唐书·地理志》中“昌阳”注:贞观元年(627),省卢乡、观阳。唐时,因晋徙之昌阳圮于水,迁于今之莱阳城,后唐庄宗时,因避其祖国昌讳,改昌阳为莱阳,以城在莱山之阳,故名。莱山即旌旗山古名。

莱州市

莱州之名始于隋朝。1988年2月24日,撤销掖县建立莱州市。因旧称得名。一说,“莱”同“麦”,此地盛产小麦,一说,因先秦莱国地而名,故称莱州。

招远市

金天会九年(1131),升罗峰镇为县,属山东东路莱州,取名招远。1991年12月,撤销招远县,设立招远市。因置县时历史背景而得名。《金史·食货志》载:金,初入中夏,兵威所加,民多流亡,土多旷闲。太宗于天会九年(1131)五月,始分遣诸路劝农使者,招抚远避百姓回籍以务农桑。招远置县适在其年,这是招缉流亡,奖励农耕的措施,亦是招远市名称的由来。《山东通志》云:招远者,招携怀远之义也。

栖霞市

1131年,析蓬莱之阳疃镇及莱阳一部分置栖霞县。1995年11月30日,撤栖霞县设栖霞市。一说“五更平明,海日东升,照耀城头,霞光万道,城之得名,盖以此焉”(清·光绪《栖霞县志》卷一第3页)。二说“因‘环县皆山’,‘每天晓,辄有丹霞流宕’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山东分卷烟台地名选编》第133页)。三说与“嵎夷旸谷文化”有关。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栖霞知县郑占春在《增补县志序》中写道:“栖霞辟邑也,岠嵎山为帝尧寅宾出日之处。”霞光处处栖息,故名栖霞。

海阳市

雍正十三年(1735),设海阳县。1996年4月29日,撤销海阳县,设立海阳市。因地理位置得名。地处于黄海之北,名海阳。

潍坊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潍坊市

1948年4月27日,以潍城、坊子为基础建潍坊特别市,取潍城、坊子首字命名。取潍城、坊子首字命名。“潍坊”的“潍”在隋朝以前专指潍水(即现在的潍河,是市内第一大河);隋朝以后又指地名:潍州、潍县、潍坊,均源于潍水。“潍坊”的“坊”源于坊子,据传故驿道一般自州县向外十里为亭、二十里为堡、三十里为坊,唐朝在潍州南往安丘、诸城驿道三十里处筑一方土堆,以示标志;清末有人在此开一客店,以土方堆取名“坊子店”。清光绪三十年(1904),政府在此设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始称坊子镇,俗称坊子街。

潍城区

1983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和潍县,将潍县的行政区域并入潍坊市。潍坊市设立潍城、坊子、寒亭三个区。因境内旧潍县城而得名。

寒亭区

1983年8月,撤销潍县建制,因潍县县政府驻寒亭;同年10月,设立潍坊市寒亭区。根据《后汉书·郡国志》载:“寒亭,古寒国,浞封于此”而得名。寒亭之“寒”来自寒国和寒浞。从周代起,开始在边防要塞建亭,用作防卫和瞭望之用,并配备亭吏管理。秦朝时期地方行政系统分为郡、县、乡、亭、里。亭是低于乡、高于里的行政单位,并设置亭长。在古寒国的故址上立亭之后,把古寒国的封地称为“寒亭”。

坊子区

1983年12月,组建潍坊市坊子区。故驿道州县向外十里为亭,二十里为堡,三十里为坊。据《坊子区志》记载,唐代,在潍州南往安丘,诸城驿道三十里处,凿井一眼,名曰“三十里井子”(距潍州三十里)。井旁筑一方土堆,以示标志(现土堆已平,水井保存至二十世纪80年代)。清末,前宁家沟刘起有父子在驿道边、土堆旁开一客店,以土方堆取名“坊子店“。

奎文区

1994年8月,以白浪河为界,析潍城区河东部分,设立奎文区。因境内现存古城门“奎文门”得名。奎文门是老潍县的东关坞西南门,是潍县东关城门之一。“奎”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为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有星十六颗。古人因其屈曲相钩,形似文字之笔画,认为它主文运和文章。区以古建筑奎文门而得名。

临朐县

西汉设临朐县。因县城临近历史上的朐山、朐水而得名。1.临山说。《汉书集释八》载:应劭曰,临朐山有伯氏骈邑。《通典》汉置临朐县,以县东有朐山也。《元和志》载:今青州临朐县,本汉县。县东南二里有朐山,因取为名。《寰宇记》载:朐山,在临朐县七十里,县因山建名。且其名临朐者,谓其临朐山也。2.临水说。《辞海》载:以县东朐水得名。《水经注》:“朐,亦水名”,是也。

昌乐县

宋建隆三年(962),取境内“都昌”“长乐”两地名之尾字,取名昌乐县。据丁锡田《稼民杂著·山东县名溯源》载,昌乐因取都昌一邑安乐之意而得名。

青州市

1986年3月,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青州之名,始见《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为古“九州”之一。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

诸城市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东武县为诸城县,取汉诸县故城名。1987年7月1日,撤县建市。取故城名而得名。以县西三十里故“诸县”为名。商为诸国地。春秋时期鲁国置诸邑等,西汉置诸县,以故西汉诸县得今名。

寿光市

西汉置寿光县。1993年6月1日,撤销寿光县,设立寿光市。一是闾丘长老乞寿说。乾隆《续寿光县志》开篇即言:“昔齐宣王田于杜山,闾丘长老进而乞寿,此寿光之名所自昉也。”嘉庆《寿光县志》载:“寿光之名,盖昉于齐宣王时,闾丘长老乞寿之辞。”二是人寿地平说。清初,儒学大师、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安丘人士张贞在康熙《寿光县志》序言中写道:“寿光,青州属邑也。相传人多长年,且其地濒海,弥望皆平田息壤,无绝厓倒壑之观,故名寿光。”另说为:“年长曰寿,地平为光”,相传历史上寿光地面人多长寿,地势平坦广袤。

安丘市

西汉于淳于西南置安丘县。1994年3月18日,撤销安丘县,设立安丘市。根据安丘侯而得名。安丘古称渠丘,春秋时得名,汉高祖八年(前199),于古渠丘地封将军张说为安丘侯,自此有了安丘之名。

高密市

秦始置高密县。1994年5月,撤销高密县,设立高密市。因坐落在密水上游,地势较高,称为高密。战国时始有高密之名,密水(今潍河)东侧设高密邑。《水经注》:“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

昌邑市

宋建隆三年(962),由青州北海县析唐安乡置昌邑县。1994年6月,撤销昌邑县,改设县级昌邑市。因其地曾为都昌之邑,故名昌邑。

济宁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济宁市

元至元八年(1271),升济州为济宁府。明清为济宁州,民国改济宁县。1946年1月,析济宁县,设立济宁市。1983年8月,撤销济宁地区,改置为地级济宁市。因“济水南会泗,北会汶,州居其中”,地势高亢能保安宁而得名。

任城区

秦置任城县。1993年12月,济宁市郊区改称济宁市任城区。夏朝时期,太昊(伏羲氏)后裔有仍氏(亦称有任氏,任、仍古时同音)就在这里建立了仍国。周朝时期,仍国被封为任国。春秋战国时代任国先后隶属于鲁、宋、齐国。秦置任城县。

兖州区

兖州相继为郡、州、府所在地,是一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明清滋阳县为兖州府治,民国废府留滋阳县,1962年1月,改为兖州县,1992年8月,撤县设兖州市,2013年11月,撤销兖州市,设立济宁市兖州区。“兖州”一词的出现始于春秋以后,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兖州即其一。“兖”古作“沇”,“兖州”作“沇州”。“沇”字的篆文立水旁写作横水置于“允”上,后又隶变为“六”,改为“兖”字。兖州得名于沇水,沇水原出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入海沇水和济水实为一条河流,上游称沇水,下游称济水,有时全流亦称沇水或济水,济水与黄河之间为古兖州的区域范围,因此得名兖州。

微山县

1953年8月,为了统一管理微山湖,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复:“以微山等4湖湖区为基础,将湖内纯渔村及沿湖半渔村划设为微山县”。因微山湖得名。史载,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微子,以贤明闻达于世,死后葬于封地小山。山得名微子山,简称微山。明中期山周边积水成湖,因山得名微山湖。

鱼台县

战国初期,宋国置方与邑(方舆邑)秦置方与县(方舆县)后有废立,唐宝应元年(762年),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处,方与县更名为鱼台县。因历史典故而得名。县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故得名。

金乡县

东汉建武元年(25),置金乡县。因西汉昌邑王刘髆山中修墓凿山得金属,故该山改为“金山”,金乡得名此山。

嘉祥县

金皇统七年(1147),置嘉祥县。清光绪《嘉祥县志》载:“嘉祥金皇统间始于巨野山口镇置县,以获麟故事置今名。”春秋鲁哀公十四年(前477)春西狩猎获得麒麟,因为麒麟生活之地,取其“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名。

汶上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平陆县名中都县。金贞元元年(1153),因名称与金朝首都重叠,改名汶阳县,泰和八年(1208),改汶阳县为汶上县。汶上处汶河南侧,大野坡之上。取“汶水在上(北)”意。

泗水县

泗水县始置于隋开皇十一年(591),以泗水河得名。泗河古称泗水,名称由来已久,早在虞舜时期,“泗水”乃大禹治“九水”之一。泗河发源于泗水县泉林镇东陪尾山麓,以趵突泉、洗钵泉、响水泉、红石泉四源并发汇流成河而得名。

梁山县

1941年,置昆山县。1949年8月,改昆山县为梁山县。因境内梁山而得名。根据《山东通志》载,梁山本名良山,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封其第二子刘武为梁王,因而得名。

曲阜市

商代时,为奄国都。周时为鲁国都,战国时楚国置鲁县。隋开皇四年(584),改鲁县为汶阳县,开皇十六年(596),改汶阳县为曲阜县。因自然地理实体而得名。“曲阜”一名始见于《礼记·明堂位》。据《尔雅·释地》记:“大陆曰阜”。《说文》:“阜,大陆也,山无石者。”《释名》:“土山曰阜”。又《风俗通·山泽》:“阜者,茂也,言平地隆踊不属于山陵也。”东汉应劭曰:“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邹城市

秦朝置驺县,后多用邹县。1992年10月,撤销邹县,设立县级邹城市。春秋时期的邾国之邾,本作鼄,源于邾人对蜘蛛的图腾崇拜。邹则来源于邾人语言邾娄。慢读分音为邾、为娄,急读和音则为邾、为邹,邹、邾为同音之转。书邾书邹,通用无分。

泰安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泰安市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泰山以东设立泰高县,以奉祀泰山。唐乾封元年(666),唐高宗封禅泰山 后,将博城县更名为乾封县。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将县名改为奉符,金朝,1136年,奉符县境内设立泰安军,1182年,升泰安军为泰安州。1735年,清升泰安州为泰安府,治泰安县。1958年6月,析泰安县,设立泰山市。1958年12月20日,撤销泰安县,划归泰山市,改名为泰安市,后有废建。1985年3月27日,撤销泰安地区,设立地级泰安市。泰安之名取自《周易》“履而泰,然后安”之语。因寓泰山安则天下皆安、“国泰民安”之意而得名。

泰山区

1958年6月,以泰安县城及其近郊地区置泰山市。1985年3月,泰安市升为地级市,原泰安市市区部分改置泰山区。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之“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因辖区内有景点泰山而得名。

岱岳区

2000年4月,泰安市郊区更名为岱岳区。《淮南子·墬形训》:“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高诱注:“岱岳,泰山也。”因辖区内有泰山而得名。泰山古时亦称岱岳,故名。

宁阳县

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鲁共王子刘恬被封于宁阳侯国。东汉光武帝时期改宁顺为宁阳县。说法有二,其一“汉高帝与宁山之南置县故曰宁阳”。位于宁山之南,山南为阳,故名。其二“汉武帝元朔三年于鲁西宁乡置宁阳侯国,宁阳之名始此,由宁乡更名而来”。

东平县

西汉甘露年间建立东平国。唐贞元四年(788),宿城县改名东平县。“东平”出自《尚书禹贡》中“大野既潴,东原厎平”。

新泰市

周为鲁平阳邑。西汉置东平阳县,晋泰改东平阳县为新泰县。1983年10月,新泰县、新汶市合并为新泰市。因此处北枕新甫,西瞻岱岳(泰山),取新甫山、泰山首字。

肥城市

西汉初设置肥城县。1992年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建“肥子国”而得名。

威海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威海市

1930年10月,设威海卫行政区,1945年,设立威海卫市,1951年4月,更名为威海市。1987年6月,升为地级市。取威镇东海之意。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威海之名由此始兴。

环翠区

1987年威海市升为地级市,以原县级威海市改置环翠区。根据辖区内明代古迹环翠楼而得名。

文登区

北齐天统四年(568),置文登县。2014年1月,设置威海市文登区。相传秦始皇东巡,曾召集四面八方文人贤士登山纵论政事,为其歌功颂德。后人取“文人登山”之义,命山名为文登山,北齐置县时因县治位于文登山西侧,故以境内东隅该山为名,名为文登。

荣成市

清雍正十三年(1735)裁成山卫设县。以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雍正帝钦赐嘉名荣成。

乳山市

1945年1月,牟海县更名乳山县。1993年7月,撤乳山县设乳山市。因境内乳山口南岸有座大乳山而得名。

日照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日照市

北宋元祐二年(1087)置日照镇。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置日照县,1985年撤日照县,改日照市。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清康熙《日照县志》载:“海隅日出之义”。

东港区

1992年,设立日照市东港区,以时任总理题词“黄海滩头千年睡,日照东岸巨港出”之意得名。

岚山区

2004年9月,设置日照市岚山区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境内有岚山,此山近海,山中多雾。

五莲县

1947年,建立五莲县。以境内自然地理实体五莲山得名。五莲山原名五朵峰,明万历三十年(1602),敕建护国万寿光明寺,诏改五朵为五莲。

莒县

秦代置莒县。因古称莒国而得名。夏为莒部落,周为莒子国。

临沂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临沂市

1950年,置临沂专区。1994年2月,撤销临沂地区,设临沂市。因地理位置得名,取“临近沂河”之意。

兰山区

1994年12月17日,设置临沂市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3个县级行政区。根据临沂古地名命名。“兰山”是指古代的兰山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在今郯城县褚墩镇西南部之兰山脚下置兰山县。

罗庄区

因政府驻地名称而得名。区政府驻地罗庄(原为罗庄镇),故得名罗庄区。

河东区

以位于自然地理实体沂河东岸而命名。以沂河为界,区政府位于沂河的东部,故命名。

沂南县

1939年,在沂水县南设沂蒙县,1940年3月,改称沂南县。位于沂水县南部,因地理位置而得名。

郯城县

秦置郯县,后有废立,唐元和间(806—820),置郯城县。称“炎”地。周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

沂水县

隋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东安县为沂水县。沂河自北而南纵贯沂水县全境,因城濒沂水而得名,称沂水县。

兰陵县

楚始置兰陵县。2014年1月8日,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因境内兰陵山而得名。“兰陵”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春申君相楚八年(前256),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

费县

西汉置费县。因费城而得名。费,原为鄪,为古城邑名称,后简化为费。

平邑县

1946年4月,费县改称平邑县。据平邑古碑记载:“平邑者,季平子之采邑也。”平邑县因春秋时为鲁国季平子采邑而得名。

莒南县

1940年5月,在莒县南部设莒南行署。1941年1月1日,设立莒南县。以人文地理实体含义得名。由于县境域位于莒县以南故名。

蒙阴县

西汉初置蒙阴县。因在蒙山之阴,故名蒙阴。

临沭县

唐武德四年(621),自临沂析置临沭县。1941年6月,苍马办事处改为临沭县。因境内有沭河流过,故名临沭。

德州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德州市

德州,古称安德,隋开皇九年(589),置德州。1994年12月,撤销德州地区,德州市升为地级市。德州因德而名。一说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水为古黄河别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更河名曰“德水”,以为水德之瑞。汉置安德郡,意在“以其德水安澜耳”。另一说据明万历《德州志》载:“德为名者,因齐俗夸侈,欲更化而振德也。”

德城区

1994年12月,设地级德州市,原县级德州市设立德城区。因所处地理位置而得名。德州市政府驻地,中心城区,故取名为德城区。

陵城区

西汉宣帝时设有将陵侯国。明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置陵县。2014年10月,撤销陵县,设立德州市陵城区。“陵”字是“升、登”之意,有超越、逾越之感。

宁津县

原名“临津县”,因临鬲津河得名。金天会六年(1128)秋,县城毁于大水,东迁现址,改名宁津县。取“安宁”之意,得名宁津县。

庆云县

明洪武六年(1373)六月,析乐安州北境一部置庆云县。因境内原有庆云乡而得名。

临邑县

西汉时在兖州东郡置临邑县(现在的东阿县地),历史上叫“汉临邑”。东汉时临邑县划入谷城县。南朝侨置临邑县于今址。县名由“汉临邑”名称侨置而来。

齐河县

齐河初名耿济,唐设镇,因南邻古四渎之济水,宋改济河镇。后因“齐故齐域也”,改济河镇为齐河镇。金天会八年(1130),升镇为县,始有齐河县之称谓。因古临济水和历史区划变更而得名。

平原县

春秋战国时为齐国平原邑,平原名始见。秦置平原县。因地处平原,故得名平原县。

夏津县

唐天宝元年(742),鄃县改名为夏津县。以历史事件演化而得名。春秋时,齐晋在此要津会盟,会盟又称夏盟,取意“华夏诸中会盟”之意,夏津为“夏盟要津”之地,故名。

武城县

西汉初设东武城县。西晋太康年间改称武城县。因武城位于华北大平原之腹,滨于漳卫河之畔,土地肥沃,漕运方便,自春秋以来,屡为各诸侯国或省区交界处。战国时属赵地,因地处赵国东境边塞,四无山阜,为防御强齐入侵,岁饬武备,筑城屯兵常年练武,是谓武备之城,即武城。

乐陵市

西汉初建乐陵县。1988年撤销乐陵县,设立乐陵市。“乐陵”名称来历,旧志所载不同。现据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按地理方位,核历史纪年,加以考辨,去伪存真,唯清乾隆《山东通志》载:“大阜曰陵;乐,取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之义也。”立说较稳妥。秦汉之际,战争连绵,四民疲惫。汉初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措施,于是“四民用足,国乃安乐”。适在这时置县,而取境内大阜多的特征,缀成县名,既符情理又合当时的施政背景,今依此说。

禹城市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祝阿县改名禹城。1993年9月9日,撤销禹城县,设立禹城市。唐朝天宝元年(742),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改祝阿县为禹城县。意在纪念大禹曾在此率众治水。

聊城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聊城市

战国时期,聊邑为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聊城之名由此而来。秦始置聊城县。1997年,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级聊城市。据《说文解字》,“聊”字从“耳”,“卯”韵,解释为“耳边长鸣”。作为齐国西部边垂的重要城邑,取“要特别注意边境的信息和动态,时刻警钟长鸣”之意。

东昌府区

1997年8月,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在原县级聊城市的行政区域设立东昌府区。因明清两代为东昌府治所而得名。“东昌”一词起于封号,《东昌府志》中载,西汉宣帝刘洵封清河王“刚”之子“成”于聊城,为东昌者见侯,简称东昌侯。元代,设东昌路总管府,聊城隶属之,并为其治所。明洪武元年(1368),改东昌路为东昌府,明、清两代仍为东昌府所治理,故名。

茌平区

秦时置茌平县。2019年6月27日,撤销茌平县,设立聊城市茌平区。因境域在茌山之平陆,故名。据记载:“茌平故城在聊城县东五十二里,在茌山之平地。”茌山,位于茌平城南乐平镇教场铺村西北约百米的金牛山。此山西南,距秦汉时茌平故城高垣墙村12里,周围是一片平原。县城建在茌山西南12里的平地上,故命名为茌平县。

阳谷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析东阿县西境置阳谷县。阳谷县名源于春秋时古阳谷邑(即阳谷亭),取东阿县界阳谷亭为名,属借用地名。另一说清康熙十二年(1673)《阳谷县志》记载:阳谷有宓城,是伏羲教民种谷之地。相传,太昊伏羲氏教民观太阳、播五谷,阳谷因而得名。古阳谷亭名源于此,阳谷县取古阳谷亭为名。

莘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设莘县。之所以以“莘”为县名,大概与古莘亭、“莘地、“莘野”“莘邑”之名有关。旧时莘邑北门名伊田,伊田之北八里,有莘亭,建自汉代,传为伊尹耕莘之地,由此得名。“莘”字有众多之义。上古时期,此地水草茂盛,物产丰富,因而被称作“莘地”。夏商时期,此地系有莘国的远郊区。因距都城200里之内的辖地习称为“野”,故莘地被称为“莘野”。春秋时期卫宣公的两个儿子伋和寿在莘野被杀,《孟子》中说“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都是指今莘县一带。

东阿县

西汉置东阿县。因入境的河流以及所在的地理方位而得名。因洛、濮二水沿今东平湖两岸入境,河曲形成大陵,故称“阿”。(《尔雅》称大陵(丘陵)为阿。)阿有二,分别在齐、赵两国边境。西者在赵曰西阿,东者在齐曰东阿。

冠县

隋开皇六年(586),始设冠氏县。元至元六年(1269),冠氏县升为冠州。明洪武三年(1370),降为冠县。因春秋时期在此设冠氏邑而得名。传说有三:一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一官吏,专掌设计制作“冠”(帽子),他设计制作的“冠”既新颖、舒适、美观、大方,又便于区分官阶、贫富、贵贱、尊卑,甚为时尚,因此,得宠于晋侯,晋侯便赐之以姓,封之以地,其家族以职业为姓称冠氏,其封地以姓为名称冠氏邑。二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制度,对有卓越战功的武将,由晋侯亲自授予饰有鹖鸟(似雉而大,首有角毛,性猛好斗)翎的桂冠一顶,以旌表其英雄业绩。该国有一名武官,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屡建功勋,晋侯便授之以冠,并赐姓冠氏,后转为文官,封为邑大夫,其封地则以姓为名称冠氏邑。三说,春秋时晋文公重耳,对辅佐他的人论功行赏,赏赵衰为头功。后来狐偃咎犯功高盖世,超过了赵衰,便称咎犯为“头功之上”,并赏赐漳卫河以东、马颊河以西方圆百里沃土。头功之上为冠,故食邑为冠氏邑。

高唐县

高唐故城,建于春秋齐桓公实行“五都制”时期,为五都之一。西汉(前206),于高唐邑置高唐县。此地为炎帝后裔所建高国故都,又为齐文公次子公子高受封所建的“高邑”,命名“高唐”时取其“高”;同时,此地还是唐尧帝命大禹治水最后取得成功的地方,为纪念唐尧丰功伟绩,命名时又取其“唐”,遂定名为“高唐”。

临清市

西汉初,始建清渊县。后赵建平元年(330)改清渊置临清县,后有废立升降。1983年,撤县设立临清市。因地理方位和历史文化而命名。临清之名的由来,取临近清河之意(卫河古称清河)。

滨州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滨州市

五代后周改渤海县为滨州,滨州之名首见。1992年3月,惠民地区改为滨州地区。2000年6月,滨州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地级滨州市。取“渤海之滨,黄河之州”之意。《 太平寰宇记》载:“滨州治渤海县,以在渤海之滨为名。”

滨城区

2000年6月,设立地级滨州市,县级滨州市改为滨城区。因辖区为滨州市城区而得名。原为古滨州地,滨州意为位于渤海之滨。

沾化区

宋庆历二年(1042),滨州渤海县招安镇升镇为县,名招安县,此为建县之始。金明昌六年(1195),招安县更名为沾化县。2014年11月,撤销沾化县,成立滨州市沾化区。县名取汉代龚遂治理渤海郡,“海滨之民,复沾圣化”之义。

惠民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惠民县。因境内自然地理实体而得名。位于山东省北部,滨州市西部,因县城东南惠民沟而得名的县级行政区域。

阳信县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置阳信县。因韩信自燕伐齐屯兵古笃马河之阳而得名。

无棣县

西周县境为无棣邑。隋开皇六年(586),析阳信、饶安2县地置无棣县。因境内自然地理实体而得名。因境内有无棣山、无棣水,故名无棣县。

博兴县

五代时期,后唐改博昌为博兴,历代相沿至今。取“博纳百川、兴及千里”之意得名博兴县。曾用名博昌,《十三州志》云:“昌水,其势平博,故曰博昌。”《续山东考古录》亦载:“《汉志》博昌下应劭曰:昌水出东莱昌阳。臣瓒曰:从东莱到博昌,经历宿水不得至也,取其嘉名耳。”

邹平市

汉元封五年(前106),邹平地区设有梁邹、邹平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平原县移治于西汉邹平故城,故改平原县为邹平县。2018年7月2日,撤销邹平县,设立县级邹平市。古为邹国地,至周为天子之田。平,是指平原地区,大野曰平。

菏泽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菏泽市

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曹州为曹州府,设附郭县为菏泽县。2000年,撤销菏泽地区,设立地级菏泽市。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本《曹州府志》记载:清“雍正十三年(1735),曹州升为府,设附郭县,疆域仍州之旧,赐名菏泽”。自此,“菏泽”作为一个县、市、区的专名沿用至今。菏泽,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古为济水所汇,菏水所出,连通古济、泗两大水系的天然湖泊,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泽,故名“菏泽”。

牡丹区

原为菏泽县,2000年6月23日,原菏泽县设为地级菏泽市牡丹区。因境内盛产牡丹,且被誉为“牡丹之乡”,因而得名牡丹区。

定陶区

曹县,北周置曹州,旧属曹国,故名。秦置定陶县。2016年4月,撤销定陶县,设立菏泽市定陶区。定陶之名缘于古陶丘,《说文》陶“再成丘也,在济阴”,有丘两层,似陶灶,故名,或单称陶,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出海至齐,辗转至陶,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定居焉,故曰定陶”。

单县

秦始皇改单父邑为单父县。因历史人物而得名。单县古称单父,因舜帝的老师单卷在此居住而得名。直至明洪武元年(1368),裁单父县并入单州,明洪武二年(1369)后,降为单县,由此而定名。

成武县

秦置成武县。因历史事件而得名。一说宋殇公灭郜后取郜鼎,命名郜属地为“成武”。另据清道光年《成武县志》:取汉高祖战败项羽,武功告成之意,建成武县。因秦已置县,后者不足信。

巨野县

西汉中期增置巨野县。巨野县古系沼泽地区,因大野泽而得名。据《尚书》“禹贡”篇载:“大野既潴”。《周礼·职方》载:“兖州,其泽薮曰大野”。秦以前称大野泽,随着巨野县的建立,又称巨野泽。

郓城县

公元前587年,春秋时鲁国为加强防御,筑城名郓,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万安为郓城。《说文解字》述:“郓,从邑,军声,鲁有郓地”。

鄄城县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为卫国鄄邑。西汉前期置鄄城县。因境内有鄄邑、鄄城而得名。春秋为卫国鄄邑,西汉置鄄城县,东汉献帝时为兖州,三国魏文帝时,曾为鄄城王国。隋与鄄城置濮州,五代十国以后,鄄城一直为濮州属地。1931年,濮、鄄分治,于濮县河东地区复设鄄城县,因此而得名。

东明县

汉设东昏县,新莽改东昏曰东明。王莽新朝改东昏县为东明县,后废。北宋,复置东明县。秦始皇东游,至户牖乡,雾霾四塞,不能进,故名其地为东昏。王莽喜欢改地名,反其意与汉区别,东昏就成了东明,是为东明县名之由来。

1 阅读:27

方舆评论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