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越多排毒越多?别傻了,中医不提倡“大汗淋漓”!

耀耀说健康 2024-07-09 21:02:49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很多人特别享受那种“大汗淋漓”的过程,认为出汗意味着给身体排毒,是夏天最实用最有效的健康养生方式。

但其实,过分追求「出汗排毒」不仅不能排毒,还可能对身体不好……

出汗≠排毒

>>>

目前网上“毒素”这一概念,是指痰、浊、瘀等东西,但事实上,严谨的医学用语并没有“排毒”这个说法。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人体内环境是相对干净、无菌的。

如果一定要说有“毒”,也就是人体代谢废物滞留以及环境中得来的污染在体内沉积,如乳酸、尿酸、自由基,但这些也仅占汗液的1%~2%,几乎可以不计。

研究数据表明,汗液中98%~99%的成分是水和电解质(包括钠、钾、氯、镁、钙、磷等),只有1%~2%是尿素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

所以,无论出多少汗,排出的几乎都是水分。而且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是通过肝脏、肾脏排出代谢废物,“大汗淋漓”并不能将人体内的“毒”通过皮肤表面排出。

通过大量运动出汗,可以排出大量毒素,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中医最忌讳大汗淋漓

>>>

从中医角度讲,汗为津液所化,与血密切相关,人体内的津液随阳气输布于体表,又通过阳气的蒸化作用出于皮肤、肌肉的纹理而成为汗。

中医特别反对经常性的大汗淋漓,认为这对身体的损耗很大:

损伤人体津液:表现为津伤口渴、小便不利等。

人体之气会随汗外泄:常见喘促气短、少气懒言、周身乏力、心悸等症状。

人体内的血液随出汗减少:临床常见身体疼痛、麻木、手足抽搐、心悸目眩昏花等症状。

损伤阳气:常见恶风畏寒、手脚冰凉、心悸等症状。

伤津伤血,损及阴精:表现为头晕目眩、腰酸膝软、五心烦热、抽搐等症状。

邪气容易乘虚而入:许多人容易外感热病,就是因为出汗后正气虚弱。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出汗太多会损失大量水分,同时钾、钠、钙、镁等离子也可能丢失过多,造成电解质紊乱,使血容量下降,出现心慌、血压降低、头晕头痛等症状。天气炎热出汗过多还可能脱水,造成中暑。

如何判断是否出汗过度?

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关,看个人的承受能力和感受,主要看是否有疲劳等不适感觉。比如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头上有汗珠也许就过度了,而身体素质好的中青年人,大汗淋漓也不一定觉得累,就不是过度。

微微出汗,

最适合夏天的运动强度

>>>

中医主张,微汗为宜。就是身上觉得微微有点汗的意思,就如同张仲景先师在桂枝汤煎服法中所说的“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身上有潮润的感觉。这样的出汗,对健康才有益。

晚饭后散步,没多久你就微微出汗了。打太极拳,准备活动打完你就出汗了,这种运动强度最适合夏天。

如果有常年坚持锻炼的习惯,在夏季可以适当减少运动量;如果以前没有锻炼的习惯,要从每天10至15分钟低强度的运动开始,循序渐进增加运动时长和强度。

夏季锻炼时出汗多,大家在锻炼前可适当饮用淡盐水、绿豆汤、白开水等。在锻炼时也要及时补充水分,喝水时要小口多次进行。

同时,特别要注意,锻炼后不要立即冲凉和吹空调。

不论你用哪种运动方式,只要你能达到微微出汗就行了,每天花点时间很容易的。一周不锻炼,然后抽时间大汗淋漓一两次,这样对你的伤害比收益要大得多。

凡事都要有个“度”,出汗也是如此,夏季适当出出汗是必要的,但如果总要大汗淋漓才觉得痛快,那就无疑是伤身之举了。

0 阅读:60

耀耀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