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童子度夏三要素,遮阳网使用规范,生态农场见闻录,高温休眠需知晓
在众多的多肉植物里,熊童子可是相当独特的一种呢。它长得就像小熊的爪子,叶片顶端带着可爱的红色小爪子形状的红晕,特别萌。在不少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像南方的广东、广西这些地区,气候比较温暖湿润,北方的河北、北京等地,只要有合适的养护环境也能养。
咱先说说在居家场景下养熊童子的一些情况。很多网友跟我分享,他们在家里养熊童子的时候遇到了不少痛点。就比如说有人家里光照特别好,想着多肉植物不是喜欢晒太阳嘛,就把熊童子一直放在阳台上。结果呢,没几天熊童子就开始有点焉了,叶子也有点发黄。这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夏天可能高温带来的影响,光照太强烈了,熊童子在度夏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
我听说过一个北京的网友,他住在四环附近的小区里。他在自家的阳台种了不少绿植,其中就有熊童子。他在网上看到说多肉植物要多晒太阳,就从春天开始一直把熊童子放在向阳的地方。到了夏天,北京的气温那可是相当高,而且有时候还特别热。过了一段时间,他就发现熊童子不对劲了。原本饱满的叶片变得瘪瘪的,新长出来的小叶子也有点发黄,叶尖也干干的。他就特别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其实在熊童子的度夏过程中,有三个特别重要的要素。首当其冲的就是遮荫,也就是遮阳网的使用规范。这遮阳网啊,得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比如说在南方一些夏季高温又长时间有日照的地方,像福建、海南等地,遮阳网的遮光率可能得达到70%甚至80%。要是遮光率太低,那熊童子还是会被晒得受不了。而像在我们华北地区呢,夏季虽然也热,但相对来说还有些早晚比较凉快的时候,遮阳网的遮光率可以在50% - 60%左右。
还说到这个遮阳网,我就想起河南郑州有位花友。他在家里养了一盆熊童子,一开始也没有太在意遮阳的问题。夏天到了,郑州的温度蹭蹭往上涨,到了中午那太阳可毒了。他的熊童子在阳台上被晒了没几天就出问题了。后来他就赶紧去买了遮阳网,在网上看了不少资料。发现不同颜色和材质的遮阳网其实遮光效果也不太一样。白色的遮阳网透光性会好一些,而黑色、银灰色的遮阳网遮光效果更好。他最后选了一款银灰色的、遮光率有70%的遮阳网。把熊童子罩起来之后,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熊童子的状态慢慢就开始好转了,叶子又恢复了饱满。
除了遮阳网,浇水也是熊童子度夏非常关键的一点。在度夏之前,也就是大概在夏至之前,这3天左右就需要慢慢给它减少浇水量。因为这个时候熊童子开始准备进入休眠期了。到了夏天最热的时候,比如说在7 - 8月这15天左右,一个月也就浇个1 - 2次水就行,而且最好是沿着盆边浇一点,让土壤稍微有点微微的湿润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让它的根部积水。像在四川成都,气候比较湿润,那里的朋友养熊童子的时候就更加要注意这个问题。成都夏季雨水比较多,空气湿度也大,如果浇水多了,熊童子的根部很容易就会腐烂。
说到浇水,就不得不提一下我老家河南南阳的一位种植户,他虽然主要种的不是熊童子,但是他种多肉的经验很丰富。他跟我说啊,他之前种熊童子的时候,一开始觉得多肉植物不是比较耐旱嘛,就不怎么浇水。结果到了夏天,熊童子的叶子上开始出现斑点,整个植株看起来也没精打采的。他就到处问,后来才知道是浇水太少了。因为他家院子夏天上午太阳直射的时候温度不算太高,到了下午比较凉快,他就开始调整浇水时间,选择在傍晚的时候浇适量的水,慢慢地熊童子就又好起来了。
还有通风,这也是不容忽视的。要是家里阳台空间比较小,像在一些高层住宅的小阳台上,或者是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小角落种了熊童子,那就很容易通风不好。通风不好的话,熊童子就容易滋生害虫,像白粉虱之类的。我有个在广州做办公室绿化设计的朋友,他们在公司的阳台上种了熊童子。一开始觉得阳台不大,浇水也不多,以为能养得挺好。可是到了夏天,熊童子上就出现了好多白色的小虫子,把原来可爱漂亮的熊童子弄得不成样子。后来他们买了小风扇,在天气不是很热的时候给阳台吹吹风,加强通风,同时配合着用药才把害虫除掉。
再聊聊生态农场里养熊童子的情况吧。我有个去云南大理生态农场旅行的经历。在那里的农场里看到了一大片熊童子,它们都是露地种植的。农场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在熊童子度夏的时候,会选择在一个比较通风且有半自然遮阳的地方,比如说大树下或者搭一个大棚,用遮光率为60%左右的遮阳网。而且他们会在周围挖一些小沟,这样可以排水排涝。他们还会在周围种上一些有驱虫作用的植物,像薄荷之类的,这样就减少了很多害虫的侵扰。
对比一下冷门的绿植品种,比如说玉扇和万象。玉扇它的叶片肥厚,顶部有一个很漂亮的裂口,就像一把小扇子合起来一样。它和熊童子比起来,度夏的时候更需要注意温度的突然变化。玉扇在高温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徒长,叶子会变得长长的,不好看。而熊童子主要是怕积水。万象呢,它的叶片是肉质的,呈环状排列,长得像一个个小酒杯。它的度夏难度比熊童子大一些,万象对土壤的要求更高,需要疏松透气、排水性特别好的土壤。不像熊童子相对来说对土壤的要求没那么苛刻。
又比如佛珠,佛珠的叶子是细长的,像一串串珠子。佛珠在夏季高温的时候,如果浇水稍微多一点,叶子就会发黄。和熊童子度夏时,都怕积水,但佛珠一旦积水,叶子发黄的速度会更快些。还有生石花,生石花在度夏时,大部分会休眠,需要严格控制水分。而熊童子休眠时虽然也不能浇水多,但可以偶尔少量浇水。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江苏南京,看到一个花友在阳台上养了很多不同品种的多肉,包括熊童子、玉扇、万象等。他把所有的品种养护方式都差不多,结果到了夏天,万象和玉扇的状态就变得很差,而熊童子虽然也有点萎靡,但没那么严重。他很不解,后来才明白不同品种的特性不同,养护方法也要有所区别。
熊童子在高温休眠的时候是很需要我们细心照料的。这个时候如果处理不当,它很可能会就被养死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的叶片状态、颜色等来判断它是不是在休眠。要是看到叶子开始向内包裹,颜色变深,那就可能是进入休眠期了。
在这么多的养护要点里,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比如说遮阳网如果没有设置好,光照太强,那即使浇水、通风都做得很好,熊童子也可能因为晒伤而状态不好。或者浇水太多了,根部积水,就算有很好的遮阳和通风,也会让熊童子根部腐烂,影响整株植物的生长。
这里我还想问问大家,你们在养护熊童子或者其他绿植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觉得自己已经按照所有方法做了,但是植物还是出现问题的情况呢?你们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呀?
总之,养熊童子就像照顾一个娇弱的小宝贝,需要我们细心地去了解它的习性,根据不同的地域、地域的特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种植场景等因素,调整我们的养护方法。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是决定它能否健康生长的关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熊童子在我们的家中或者在生态农场里茁壮成长,展现出它那独特的可爱模样。
希望大家在养护绿植的过程中,都能从别人或者自己的经历里学到有用的东西,让自己的小花园或者家里的小角落充满生机。也希望大家能更多地去了解不同绿植的特性,而不是盲目地养护。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在养护熊童子的过程中,你觉得是环境的自然因素更容易控制,还是人为的养护操作影响因素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