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切花采切高度,留茬长度影响复花,切花农场管理录,二次开花质量测

我是白雪啊 2025-02-19 17:58:09

百合,作为世界上著名的观赏花卉之一,以其高雅的花姿和迷人的香气而备受人们喜爱。在百合的种植过程中,百合切花的采切高度、留茬长度对复花有着重要影响,这在切花农场管理方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同时也关系到二次开花的质量测评。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百合种植的这些事儿。

先来说说百合在不同场景下的一些情况吧。在居家场景里,很多人喜欢养百合,觉得家里摆上一束盛开的百合,整个屋子都变得香喷喷的。可有些朋友就碰到了问题,像住在南方的朋友小李,他特别喜欢百合,就去花卉市场买了好几枝百合切花回家插在花瓶里。一开始花挺好的,可没几天就开始耷拉脑袋了。他就特别纳闷,为啥在自己精心照料下,百合还是不行了呢?其实啊,这就涉及到采切高度这些专业的问题了。

咱们先说说这采切高度。不同品种的百合采切高度是有讲究的。比如说东方百合,一般采切高度在花茎基部以上 50 - 70 厘米左右比较合适。而百合家族里的亚洲百合,采切高度相对低一些,大概在花茎基部以上 30 - 50 厘米就行。我给大家讲个事儿啊,就像华北地区的赵大哥,他在自己的花田里种了不少百合。有一次他在采切百合的时候,没有区分品种,就按照大概的高度去采切。结果呢,东方百合在插到花瓶里之后,保鲜期特别短,没过三天就开始凋谢了。这就是因为采切高度没掌握好,影响了百合的保鲜和后续的复花。

再说说留茬长度。留茬长度可太重要了,这直接关系到百合能不能二次开花,而且二次开花的质量好不好。要是留茬太短,百合植株积累的养分不够,就很难再次孕育出漂亮的花朵。但要是留茬太长了,又会浪费植株的养分,影响这一茬花朵的品质。在华南地区,有个花农陈大哥,他种百合的时候就吃过这个亏。他一心想让百合多开花,就把留茬长度留得太长了。结果呢,这茬百合虽然开花了,但是花朵很小,颜色也不如以前的鲜艳。后来他才知道,原来留茬长度要合适才行。一般来说,采切后留在地里的茎干大概在 10 - 15 厘米左右比较理想。

咱们再用几个比较冷门的百合品种对比一下。比如说岷江百合,这是一种很漂亮但是有点娇贵的百合品种。它对土壤的要求特别高,得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才行。在种植岷江百合的时候,采切高度要比一般品种稍微高一点,大概 70 - 80 厘米,因为它的花茎比较粗壮,需要多留一点才能保证它的水分和养分供应。而且它的留茬长度最好在 15 厘米左右,这样能更好地保证二次开花的质量。再比如说香水百合,这个品种花香浓郁,很受欢迎。香水百合的采切高度在 60 - 70 厘米左右就行,留茬长度大概 12 厘米左右。跟岷江百合相比,它的采切高度和留茬长度都要低一些,所以种植的时候也要区别对待。

在切花农场管理方面,时间和地域差异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如果是在北方的 3 月份,天气还比较冷,百合的生长速度比较慢,这个时候采切百合就要特别小心。采切高度和留茬长度都要按照最保守的标准来,不然百合很容易受到伤害,影响后续的生长。而到了南方的 7 月份,天气炎热,百合生长旺盛,采切的时候就可以在合适范围内稍微高一点、低一点去把握,但也要注意别过度。比如说在云南的山区,地形复杂,昼夜温差大,百合的生长就很有特点。当地有个叫老张的花农,他说他在山上种百合,采切的时候会比平原地区更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在清晨或者傍晚的时候采切,而且采切高度和留茬长度都会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情况微调。

咱们再聊聊二次开花质量测评这事儿。怎么才能知道二次开的百合花质量好不好呢?首先就是看花朵的形态,花朵要饱满,花瓣要完整,没有畸形或者破损。比如说,你看那一朵二次开花的百合,花瓣舒展得像个小喇叭似的,花蕊清晰,没有耷拉的花瓣,这就是形态上很不错的。再就是看颜色,颜色要鲜艳、纯正。要是那种发黄或者发暗的颜色,就不是很好。像有的百合二次开花,花瓣边缘有点泛黄,这就说明这朵花的质量是有问题的。还有就是花朵的香气,香气浓郁、纯正的才好。如果闻起来有股怪味或者香味很淡,那也不行。

网上也有很多网友分享了自己种百合的经历。有个北京的网友说,她把百合种在自家阳台上,每天都精心浇水施肥,就想看到百合二次开花。她特别在意采切高度和留茬长度的问题,每次都认真按照书上的方法来操作。结果第二次开花的时候,她发现花朵又大又香,心里可高兴了。还有个上海的网友,他在办公室里养了百合,也关注到这些问题。他说他发现不同的摆放位置对百合的复花也有影响。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百合的二次开花就比较好,但是要是放在阴暗的地方,花朵就比较小,而且颜色也不好看。

百合的养护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从种植初期的土壤准备,到中期的浇水施肥,再到后期的采切和二次养护,每一个环节都得注意。就说浇水这事儿吧,不同地区浇水的方式和时间都有讲究。在东北地区,气候比较寒冷,浇水的频率就不能太高,不然百合容易烂根。而在江南水乡,气候湿润,浇水就要注意排水,不然积水也会让百合出问题。再说施肥,不同品种的百合需要不同的肥料。像亚洲百合,在生长初期需要氮肥比较多,到了开花期就需要增加磷钾肥的比例。

咱们再从市场需求方面说说百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百合切花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了。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情人节、母亲节,百合的需求量会大幅增加。这个时候,切花农场就要合理规划种植和采切时间。如果不考虑时间和市场的变化,很可能导致百合供应不足或者品质下降。比如说,在情人节前夕,很多切花农场的百合都提前采切了,结果因为提前采切,没有考虑到运输和保存的时间,到消费者手里的时候,百合已经有点蔫了,影响了销售和消费者的体验。

在切花农场的管理中,工人技术也非常重要。一个熟练的工人,在采切百合的时候,手法轻柔,角度合适,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百合植株的损伤。而不熟练的工人可能就会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百合受损,影响二次开花的质量。就像我听说的,在某个花卉种植集中地区,有个农场老板,因为赶工期,让几个新手工人去采切百合。结果采切完之后,二次开花的情况就很不理想。老板后来才意识到,工人的技术培训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时间对百合的影响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从采切到运输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这段时间对百合的保鲜至关重要。如果是在 3 天之内能送达,百合的状态就会比较好;如果超过 7 天,就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凋谢现象。而且不同的季节,运输时间也有不同的要求。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运输百合,要更加注意保鲜措施,不然运输时间稍微长一点,百合就会坏掉。

地形和地貌对百合种植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平原地区,土壤肥沃,灌溉方便,适合大规模种植百合。但是在山区,地形崎岖,虽然土壤质量可能也不错,但是种植起来就比较麻烦。比如说在四川的一些山区,花农们为了种植百合,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开辟梯田,在种植和养护过程中,都要比平原地区的花农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在山区,不同的海拔高度种植的百合,采切高度和留茬长度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再说回二次开花这事儿。要想让百合二次开花的质量好,除了采切高度和留茬长度合适之外,后期的养护也很关键。比如说二次开花前的施肥,要给百合补充足够的养分。不能因为它已经开过一次花了就不管了。在云南有个花农,他把百合采切之后,还会给百合植株施一些有机肥,像腐熟的羊粪之类的,还会定期给它松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结果呢,他养的百合二次开花花量特别大,质量也特别好。

百合的种类这么多,不同种类的生长习性和特点都有所不同。像麝香百合,它比较耐寒,在寒冷的地区种植也能长得不错。而卷丹百合呢,就比较耐热,在南方炎热的地方生长旺盛。所以在不同地区种植百合,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同时也要关注采切高度和留茬长度等问题。

在网上看到网友们讨论百合的时候,有很多人也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想法。有的网友说,要是能把百合的种植技术和采切技巧做成标准化的流程就好了,这样不管是在家庭种植还是在切花农场种植,都能保证百合的质量。还有的网友说,希望有更多的地方能推广百合种植,让更多的人欣赏到百合的美。

说到这,我就想到一个问题,假如把百合种植和当地的一些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会不会能让百合种植发展得更好呢?比如说在一些有花卉展览的地方,当地的农民把自家的百合拿出来展示,既宣传了自己的产品,又能让城市里的人更加了解百合的种植过程和特点。这样既能促进当地的百合物流发展,也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百合种植的讨论中来。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