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课本中曾出现过这样三位名人,受他们一些事迹影响,我们对他们都很崇拜。
但那时的我们只知道表面上的这些,等长大后才得知,三位名人背后竟然这么坏,而且已经坏到骨子里去了。
那这三位名人都有谁?他们又做过什么让人憎恨的坏事?
故意谋害他人的发明者不能说我们年少的时候无知,那时受各方面条件影响,真是没办法了解到更多东西。每天在学校除了书本上这点东西,就看老师多不多讲了。
像上面3位名人背地里的丑陋事迹,一般来说老师们是不会讲的。
既然他们出现在了这些教材中,其本意是想让我们接触到这些人积极的一面。如果老师要是讲了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估计就没有那个效果了。
而且小朋友们嘛,小时候思想很容易受影响,所以得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其实这个道理,在《水浒传》这本书中也能感受到。
现在许多人感叹道:“以前小时候看水浒,对那些梁山将领们真是太佩服了,十分欣赏他们,但长大后再看水浒,这时候才知道,原来里面就是一群地痞流氓,宋江表面上君子一个,其实是大魔鬼。”
现实就是这样,等我们长大后,对于许多事情的认知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或许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吧。
首先登场的第一位改变我们认知的,就是来自东汉时期的蔡伦,是他让我们人类开始用质量更好的纸写字了。
也正是因为用纸比用竹简强多了,所以造纸术成功位列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其实那时候有些人已经开始用纸写字了,但就是还没有普及,因为那时候纸的质量不行,所以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
于是蔡伦受此启发,他决定要研究出比先人质量更好的纸。
蔡伦那时候虽然是一个宦官,但他有一段时间主要工作是制造御用器物,说白了就是搞科研的,而且是为皇帝服务的。有一说一,这个工作还是不错的。
也正是因为工作便利,所以给蔡伦研究并造出更好的纸提供了不少便利。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后,蔡伦用树皮、渔网、麻布等造出了质感非常不错的纸。简单来说就是,用力写字的时候不容易划破,而且更加便于保存了。
造出这么完美的纸后,蔡伦便进献给了当朝皇帝。
这么优秀的纸真是世间罕见,皇帝对此非常满意,于是他下令以后不用竹简写字了,全用蔡伦造的这种纸书写。
也正是从这时起,我国人民逐渐告别竹简,用上了能力全面的纸,并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虽然说现代社会网络发达了,以前看的书在网上能找到,而且朋友之间联系也不再写信了,但纸是不会淘汰的。
作为先人的伟大智慧,哪怕有一天我们真的不再用纸了,那这也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纸对于我们人类的贡献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绝对不容遗忘的。
说完贡献,再来说说蔡伦干过什么坏事。
当时蔡伦是窦皇后身边的红人,这个皇后无法生育,所以太子跟她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由于逐渐不受皇帝宠爱,所以羡慕嫉妒恨的窦皇后开始谋害其他妃子们。
像太子刘庆的母亲,就是窦皇后首先要打压的目标,于是她将这件事交给蔡伦去办了。
在蔡伦的努力下,窦皇后终于找到借口将太子母亲给处死了,之后她还把太子废了,最后立了自己的养子为皇帝。
窦皇后这个养子也是挺惨的,因为他的亲生母亲就是当年被窦皇后等人给害死的,实在是太惨了。
不过这皇位就是风水轮流转,之后竟然转到了前废太子刘庆的儿子手中,这就是后来的汉安帝刘祜。
随着当朝太后病逝,刘祜逐渐掌握大权,他便开始仔细调查祖母当年被害一事。不用想,蔡伦的行为指定是暴露了,毕竟要想人不知,除非你自己真的没有做。
蔡伦感觉皇帝明知但不杀是在侮辱自己,于是为了不继续受辱,最后蔡伦自尽了,一位传奇人物就这样落幕了。
如果蔡伦只是单纯一个搞科研的,可能还没有这么多事,但是很可惜,他接触到了政治。
在古代,“政治”可是很危险的两个字,身处其中每天都有数不尽的未知风险,稍有不慎,万丈深渊就在等着你。
生活奢靡的同情农民者接下来这位是来自唐朝时期的,他叫李绅,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诗人。
就算我们没听说过这个人,但他的诗,只要是上过小学的,应该都能背上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中这两句可以说是非常出名了,依旧清楚记得,自己当年就被这首诗教育过。
小学的时候食堂吃饭,吃完以后就要去倒剩饭,自己刷碗盆。
那时学校老师会一个个监督,剩饭不能剩得太多,否则就站在那儿继续吃。
我抱有侥幸心理,感觉自己剩了几粒米应该没事吧。
岂料一位老师看到后却说不行,得吃完,这时我就很疑惑地问道:“不就是剩下这么几粒米了嘛,至于吗?”
老师也不惯着,她很坚决地说道:“粒粒皆辛苦!”
就是这首诗,直接让我无言以对,仔细一想确实有道理,所以只好乖乖照做。
现在想来那位老师真的很伟大,也不愧是学校老师中的“校花”,果然呐,心美才会显得人更美!
当年李绅在创作这首诗时,同样对老百姓们的不容易有着很深的感触。
看着地里顶着炎炎烈日还在继续耕种的老百姓,李绅的心中着实不是滋味。
一般人在这种感情影响很重的情况下,灵感是非常好的,于是李绅借着那股劲儿,成功创作出了这首同情老百姓们的诗。
由诗联想到作者,还以为李绅是一个多么好的良心人,岂料后来的他却误入歧途了。
随着俸禄越来越高,李绅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他不再体谅老农民们的不容易,而是开始了自己的奢靡之路。
据说李绅那时候每天一顿饭就要花费上百贯,唐朝那时候一贯钱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7000元左右,这么一看,实在是太夸张了。
李绅之前交了不少朋友,比如有刘禹锡、韩愈、李贺等,但后来谁也基本上不愿意搭理他了。因为这个人生活实在是太奢靡了,大家都觉得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待着丢人。
除此之外,李绅后来还成了大家纷纷讨厌的酷吏,简单来说就是他用酷刑欺负了不少无辜之人。
李绅生前可能没有感觉到什么,也没有遭报复,但他的子孙后代却遭殃了。
就因为“酷吏”两个字,李绅死后被剥夺爵位的同时,他的子孙后代还不能入朝继续做官,实在是太解气了。
谋害同僚的发愤图强者接下来是最后一位变坏的名人,他叫匡衡,这个人的故事可以说和上面两人的故事一样,都家喻户晓。
凿壁借光,这是与匡衡有关的著名故事,这个旨在激励我们后人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但长大后才发现,这个故事其实是有许多问题的。
大家不感觉“凿壁”这个行为太不道德了嘛,不管这个墙是谁家的,凿了都对隔壁邻居不好,毕竟这样人家就没有隐私了嘛。
当然,那时候匡衡可能没有想那么多,说不准人家只是单纯地想看书。
因为学有所成,所以匡衡入朝后成功得到了重用。由于深受皇帝欣赏,匡衡后来还成功当上了宰相。
事实证明,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在拥有很大的权力后,非常容易迷失自己,匡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匡衡也是一个容易羡慕嫉妒恨的小人,他绝不容许有人比自己名气还大。
像当时在外出征的将领们,就是匡衡的重点排挤对象,尤其是那些军功非常卓著的将领们。他们回来后一般是领不到丰厚赏赐的,因为匡衡已经把坏话提前说完了。
当时著名将领陈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征战外敌有很大功劳,却在匡衡的鬼话下,只得到了一丁点微薄赏赐。
要说这世间最可怕的一种东西,人心绝对是能够入选的。想害你的人,即便你逃到天涯海角也能报复你。
这是在朝中,平时私下里匡衡也是坏事没少干,比如纵容包庇儿子杀人,而且还强占老百姓们的土地。
最后在大家的弹劾下,匡衡终于退出了政治舞台。皇帝念及旧情,最终没有赐死他,而是将其贬为了普通老百姓,让他直接回到了解放前。
最后的最后,匡衡在自己家病死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许多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有的人背地里做好事,就有人背地里偷偷使坏。
虽然这三位名人背地里有这等丑事,但有关他们的著名故事,依旧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取先人之长,补己身之短,同为一条永恒不变的定律!
说的李绅有点过了,吃饭腐败的是李司空,叫李逢时,司空见惯的成语出自他,而不是李绅,多查查资料吧!
孔融让梨里的孔融,还有沈括
作者是用心险恶之人✍️[得瑟]
写的好啰嗦啊……
我说作者为啥这么恨这些名人,原来是因为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害他要把剩饭吃完[笑着哭]
人生的功与过!
作者最坏
想要说明啥问题?想要表达什么?
你比历史学家还牛,知道这么清楚
在外面看到闰土的插图,我还以为有闰土的事情呢……点进来才知道小编的m似了
作者用心险恶
关闰土什么事,大了倒卖保护动物?
其实世间没有什么完美的人,每个人的好与坏,善良与邪恶,只能说明这些人当时的做人的原则,随着环境和身份的变化,他们的原则和信念也会发生变化,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完美无瑕的。
三观不正之人写的("不正”)之文一一歪文。
野史
废话可真多,直接看结尾就行
小编咋啥都知道?
最近公知、殖子、毒蛙们怀疑一切否定一切,闹得欢哦。
用力写字不容易划破?你是说汉朝有硬笔吗?无知真的是你的个性?
本人觉得我孔子才是最大的罪人。佛教也差。
小便就是一坨
说的跟你们去过古代似的[得瑟][得瑟]
小编是日本派来的汉奸吗
人类本恶
咱们一直称赞的不是这个事情的含义吗,故意扯故事背后想干什么?再说你说的一定是事实?
俗世洪流,站得住脚已经不错了,更不要说出人头地,
好像我们现在主用的宋体字体是秦桧发明的吧,然后再说上面的蔡伦做的事好像也没想象中伤天害理,毕竟那事算是皇帝自己家事,相比那个李莲英应该还是差远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