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是所有人耳熟能详的成语——秦朝奸佞宦官赵高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着一只鹿说是一匹马。而在教科书上这样评价这个故事:
“一个朝代的衰败总是从思想混乱开始的。‘指鹿为马’这则成语真实地说明,秦朝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当然,能够扫除六国的秦朝走向灭亡也还有个过程。一些人因为惧怕权势就不敢说真话,颠倒是非。这样的做法是令人不齿的,也是应该鄙视的行为,应该引以为戒。”
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可以在有生之年亲眼见到现代版的“指鹿为马”——“指鼠为鸭”。“指鼠为鸭”的故事起初并不复杂,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在就餐时疑似发现“老鼠头”,在解决无果之后将其发布到了网上。
可能发布视频的学生起初只是因为不满于敷衍的处理,但是在网络时代的传播加持之下,整个事件迅速发酵扩大——毕竟在2023年,大学生食堂中吃出一个“老鼠头”自然引起了众人的愤怒,特别是很多家长更是出于关心孩子的立场要求查清真相。
学校第一时间发布声明,表明“异物”是鸭脖,并以“让广大师生吃得安心、吃得放心”作为结尾。
其后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局长更是亲自出面为学校站台,发表“反复对比确认这个异物就是鸭脖”,也让网络舆论再次哗然。
其后作为当事人的学生也因为“种种原因”站出来澄清:“不是鼠头就是鸭脖”,从学校到监督管理局再到当事学生,有一股力量在推动“指鼠为鸭”成为既定事实。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互联网大V们却要么选择沉默,要么加入到“指鼠为鸭”的行列中。司马南明智地选择“沉默”,在全民质疑鼠头鸭脖之际,一贯以“敢于直言”形象示人的司马南却不发一言,故意错过这个网络热点事件。
要知道以往司马南是最善于“蹭热点”的网络大V之一。
从怒批联想,到“马云出现在派出所才叫精彩”,从“张文宏卖药”再到讽刺“钟南山院士”,从批判莫言,再到指责杨绛241元工资太高。似乎所有热点事件都有司马南的身影。但如果关注司马南时间长了之后会发现,司马南永远只会“攻击”那些安全的目标,却对真正的问题闭口不提。
另一位网络大V胡锡进则更是选择支持市监局,并以“从道理上说,市监局没理由在这场学校内部的纠纷中为校方站台,其这样做的动机缺少解释”为理由进行说明,间接支持“鼠头鸭脖”。
新媒体中心的何主任开始教授“谣言止于智者”、“离谱啊,真是开局一张图,啥啥都靠编”、“我就说嘛,再脏也不至于吃出鼠头”、“你别说,本来一眼老鼠头,看了公告以后越看越像鸭脖”等话术。
而这些评论也开始大量在网上传播,真相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鼠头鸭脖”正在由谎言变成事实。
在当事人、学校、市监局、网络大V纷纷“指鼠为鸭”之际,只有平凡的网络大众依然在坚持追查真相,有网友更是怒斥这是“指鼠为鸭”,我们的眼睛不瞎。
在普通网民的不懈坚持下,终于迎来了省一级的调查单位,并于6月17日正式确定那是“老鼠头”而不是“鸭脖”。一个简单的食品安全问题,最终却必须惊动省一级的调查机构才终于能够还原真相破除谎言,这实在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等到事情尘埃落定之际,善于蹭热点的司马南才姗姗来迟,再次发挥自己“敢于直言”的形象,开始追问鼠头鸭脖的真相。
胡锡进则再次发挥自己变脸的“绝招”,第一时间调转枪口对准“鼠头鸭脖”进行批判,完全忘记了自己曾信誓旦旦地说过“从道理上说,市监局没理由在这场学校内部的纠纷中为校方站台,其这样做的动机缺少解释”。
这也不得不让人想起对于胡锡进的评论“今日胡锡进,明日胡锡退,能打败今日老胡的,永远是明天的老胡”。
在揭露“鼠头鸭脖”的过程中,存在太多弄虚作假的行为,而网络大V也没有发挥自己应用的作用,最终依靠的是普通网民的力量,这也不得不让人怀疑,司马南、胡锡进这样的网络红人究竟有什么益处?
你骂胡锡进我不反对,你骂司马南我觉得你是为黑而黑。如果司马南在第一时间发表看法,你说他是蹭流量,司马南没发表看法,你说是故意躲避,是非黑白全凭你自己断定???上了别人太多的当,我觉得遇到热点新闻保持理智不被人带节奏,让子弹飞一会是非常正确的处理方式。
蹭的时候骂人家蹭流量,不蹭的时候骂人家装聋作哑,真难伺候
[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不蹭没把握的流量![点赞]
这几个人是我国媒体人中最聪明最明智之人。[睡觉]
[吃瓜]胡锡进不知道,但司马南好像说过这事吧?我记得前阵子好像刷到过,主要时候我打小就讨厌老鼠,所以没怎么仔细看具体内容
都是大五毛
我来告诉你:网络大V们的作用就是:今天信口,明天开河!
司马南没说[点赞]
胡现在只会说些七八不靠的话
高手只打顺风局
扯下遮羞布,露出丑恶灵魂。[得瑟]
大V是外国语?
枪手而已。
胡头草最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