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长江与黄河如同两条巨龙蜿蜒流淌,孕育了华夏文明,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两条江河的名字,如同烙印般深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每每提及,总能勾起无数关于历史、文化与民族的记忆。然而,在这两条母亲河之外,还有一条同样值得关注的大河,它的名字里直接有一个“龙”字,没错,它就是东北的黑龙江。
作为中国的第三大河流,黑龙江在长度与流域面积上不比长江黄河差,可是它的知名度却远不及长江与黄河。
先来看看黑龙江的实力有多强。黑龙江流经中俄蒙三国,如果按国际认定的源头计算,它有5498公里长,另外加上185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不说在中国,就是放到世界与其它河流相比,它的排名也是靠前的。
黑龙江的水量非常充沛,年径流量足足有3400亿立方米,是黄河的7倍之多,仅次于长江,这样的数据显然是拿得出手的。
黑龙江地处三江平原,每年灌溉的土地多达2800多万亩,每年有1500多亿斤粮食产量,对于中国来说意义巨大。
可是就是这一条河,在国内的知名度甚至还不比不上澜沧江、怒江等河流,为什么会这样?
至关重要的一点,它没有出海口!
从地理上看,黑龙江是有明确出海口的,但是到了出海口它的名字变为了阿穆尔河,如今是俄罗斯的河流。整个东北地区,有两省外加内蒙古部分地区是没有一个出海口的。在当今的世界大环境下,没有出海口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不起来,黑龙江的粮食运到全国各地还要走辽宁转运。
退一步讲,以后中国实力强大了,荣登世界第一强国宝座,曾经失去的土地都拿回来了,黑龙江出海口被我们掌控,即便是这样,黑龙江的知名度还是不会太高。为什么?因为这里的气候太寒冷了,导致黑龙江的开发利用程度不会太高。
由于黑龙江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条件相对恶劣,冰封期较长,特别是在上游河段,封冻期甚至可达9个月之久,航运很困难。
而且,黑龙江对于东北以外地区的人民来说,其影响力和存在感都相对较弱。相比之下,长江与黄河则分别流经了中国的大片土地,主要是穿过了很多省份,滋养了中下游许多的城市,而黑龙江流域大部分都在一个省。如果这是一条贯穿东北三省,和黄河一样从渤海湾进入大海的河流,那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是非常巨大的。
黑龙江流域的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这是实话,连东北本地的老铁都受不了,以前是关内人没有活路,拖家带口闯关东,这片土地直到唐朝才首次纳入中国的版图,其后是明清两代。在19世纪60年代之前,这里只有少数民族,汉族人基本没有。
因为害怕沙皇俄国侵占东北,1865年之后,清廷才开关允许内地汉人北上他们的龙兴之地。实际上,这个龙兴之地在满洲人看来也是苦寒之地,不然怎么动不动就把犯人发配到这里呢?
一些黑龙江网友看清宫剧,会经常听到一个叫宁古塔的地方,皇帝动不动就把大臣和妃子的全家发配宁古塔,结果上网一查原来是自己家乡。有人出生就在罗马,而黑龙江一些老铁,一出世就在宁古塔。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黑龙江地区曾长期作为边疆地带存在,因此其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直到近代以来,随着沙俄和日本的侵略扩张,黑龙江地区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实,从中国古人对它的命名就可以看出对黑龙江地区的不重视,古代它叫“黑水”,而“江”“河”这两个字,在古代特指长江与黄河,“水”与之相比要低一个档次。
新中国成立以后,整个东北开始崛起,不过时间非常短暂,前后只持续了十几年。很多人觉得东北是90年代工人下岗潮、国企改革后才开始衰落的,其实不是这样的,中苏交恶以后就注定了东三省的结局,此后“共和国的长子”长期被忽视。经济不行,在国内的影响力自然就低。
现在很多东三省的人当“候鸟”,冬季“飞”往海南三亚过冬,春夏再飞回去。有网友算了一下,这来回的机票钱或者是坐火车的钱是挺多的,但是要比冬季暖气费低,这种迁徙对东北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人来说很划算,人口流失让东北经济难以振兴。
最后一点,黑龙江太“安静”了,从西北到东南,落差太小,每年除了凌汛期基本不会发大水。落差小就意味着不能建水电站,国家对黑龙江的投入就少,不像长江那样动不动就上大型水利工程。也没有黄河那样闹腾,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甚至能影响王朝更替,会哭会闹的孩子才有奶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