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有腔调的南昌路,烟火与文艺交织出的风情,后劲太大了

润诗说旅游 2025-01-05 02:03:25

有人说,南昌路,是上海最有腔调的马路。

确实,那些被时光打磨过的老洋房,优雅的人文风情,新老交错间涌现别样“海派烟火”……真的一点都不输于其他知名马路。

南昌路,是跨卢湾区和徐汇区的东西走向一条马路,东起重庆南路,西至襄阳南路。

全长不到1.7公里,却见证了上海的百年风云,诞生过无数的“上海故事”。厚重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感赋予它独特的人文气韵。

如今还住着72家客房的沿街洋房,大多早已改成门面,开设成众多的小店。有定制衣服皮具的,有专攻小众设计师品牌的,有专做二手奢侈品流通的、也有专门卖咖啡的……

南昌路不仅小店众多,洋房里弄也多,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更是溢满整条马路。

南昌路100弄2号为陈独秀旧居,也是他创办《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地方。这里曾为中共一大会议的筹备处、联络处、接待处,及一大后的中共中央局机关。

南昌路180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旧址。

南昌路淮海坊59号三楼,巴金旧居,《春》和《秋》在这里完成。

南昌路淮海坊99号,国画大师徐悲鸿的旧居。

南昌路136弄11号,诗人徐志摩与其妻子陆小曼的旧居。

南昌路53号,海归派画家林风眠旧居。

南昌路83弄善庆坊3号,书法家、画家、篆刻家钱君匋旧居。

南昌路178弄7号,中国现代作家郭沫若旧居……

在南昌路和茂名南路交叉口,有一幢非常醒目的“V”字型8层大楼,南昌大楼,原名阿斯特屈来特公寓。

行家们曾经给出这样的评价:南昌大楼可以媲美武康路的武康大楼。

南昌大楼,建于1933年,建筑由永安地产公司投资,外国建筑设计师列文设计,是当时最早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之一。

大楼顶部楔端立面上突出的尖塔浮雕图案,透露出30年代流行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简洁利落的两翼立面,黄绿相间的外墙,半挑半凹的封闭式阳台。建筑檐部、室外门楣、室内地坪等部位存在大量以天象、自然为主题的花饰,具有着极强的观赏性。

南昌大楼不仅外观设计极富有欣赏价值,内部设计也很特别,在高级公寓之外还专门设有一栋4层的保姆楼(现改为5层),主人可以在家随时用电话召唤佣人。

这种“等级森严”的设计,也因此吸引了众多名流、精英入驻,他们认为,能住进这里就是身份的象征。

像京剧余派老生陈大濩、钢琴教育家丁杏仙、工商界人士唐君远老先生等知名人士都曾在这里居住过。

作家金宇澄的长篇沪语小说《繁花》里不止一次提到了发生在这栋大楼里的故事。

除了南昌大楼之外,这条马路最吸睛的还有优美独特的科学会堂,这是上海市第一座挂上铭牌的优秀历史建筑。

科学会堂,原为上海法国总会旧址,是一幢建于1917年的混凝土木框架结构的法国古典式两层花园楼房,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并结合新艺术运动的装饰,拥有约6000平方米的花园。

园内绿树成荫、碧草如洗,风格典雅、美观别致,是沪上典型的法式历史建筑代表。

这里曾是法童学校,主要接收法国侨民为主的外籍侨民子女。1958年更名为科学会堂,共和国首任上海市长陈毅,即为其亲自题了“科学会堂”四个大字。

科学会堂是全国第一个科技工作者之家,杨振宁、李政道、苏步青等著名学者专家都在此做过学术报告,向世人讲述中国科学的故事。

当上海的马路火了之后,上海南昌路,理所当然的成为各大博主极力推荐的City Walk路线,也成了大家理想的City Drink天堂。

虽然两旁的店铺新新旧旧的不停替换,但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品格。无论什么时候去,总有惊喜等你来挖掘。在这闲逛,边走边看,在采集冬日暖阳的同时,不仅能发现独属上海的浪漫,还依稀可见这条马路过去的模样。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