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健康集市”,体重管理成热点

上海黄浦 2025-03-31 11:52:15

3月29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思南公馆联合举办的“杏林春暖,健康思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民服务“健康集市”活动在复兴公园举办,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

活动现场,40余名青年医师以及10余个科普互动摊位以“健康关爱零距离”为初心,通过义诊服务、趣味科普、互动打卡等形式,为市民送上春日健康大礼包。其中,不少市民对体重管理非常关注。市民伍先生告诉记者:“其实现代人体重一直是一个困扰,这样的活动氛围对自己以后注意保持身材是很有帮助的。

在这个活动中,我了解了很多医学知识,包括一些常识,与自己个人健康相匹配的知识,比如肠胃健康、三高的管理等等,也提高了自己注意身体健康的意识。”

响应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号召,现场特设两大体重管理科普专区。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华青春行”青年志愿者队伍从膳食角度为市民详细解读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科学的运动以及日常习惯的调整,实现体重的科学管理。

同时,通过分享实用的体重管理工具和方法,帮助大家消除体重认知误区,建立长期的健康管理机制。通常对于肥胖的判断,一般用BMI公式,也就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标准范围是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及以上为肥胖。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理想范围,比如老年人,80岁以上建议在22到26.9。

当然,成人与儿童的判断标准也是不同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牛杨告诉记者:“7岁的男孩子达到18.7,就可以判断他是一个肥胖者。如果在10岁,BMI达到21.9的男孩子,也是一个肥胖的确定值,也可以判断小朋友肥胖了。用BMI的方法来判断还不完全够,其实我们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我们身体的体脂率,我们要详细判断到底是胖还是壮,我们可能要借助一个体成分仪,详细评估我们内在的内脂肪率,最后做一个综合的判断。”

超重或者肥胖后,通常要做到管住嘴、迈开腿。也就是在吃的方面要少油、少盐、少糖,同时要经常运动。在家烹饪的时候,最好选择清蒸和水煮的方式,还可以选择一些食物来增加美味。牛杨告诉记者:“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天然的调味品,比如说洋葱、番茄,以及香菜、葱姜蒜这些都可以在控油、控盐和控糖比较减少的情况下,让我们的菜肴不失美味。”

如果超重或者肥胖,在记录好平时饮食和运动等情况后,可以选择到医院临床营养科就诊听取医生的建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志愿者多次参加这个活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听取市民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博士研究生胡佳腾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在人员上,包括在科普的形式上都进行了创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铿表示:“交大医学院是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办学使命。每年我们都会组织这样的公益活动,能够为我们的老百姓更好地普及医学科普常识,同时也给大家一些现场的咨询。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行动,让社区健康文明水平能够越来越好。”

作为黄浦区区域化党建重点项目“思南健康学堂”的延伸活动,“健康集市”活动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集科普健康知识、聚焦医学人文、引领健康风尚、提升生活品质于一体的常态化、科普性、公益性、开放式的健康文化品牌,受到市民广泛好评。

记者 / 刘惠明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刘惠明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