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品尝明前茶的最佳时节。自本月20日西湖核心产区的狮峰和梅家坞新茶开始采摘以来,这几天,头采茶已经陆续在沪上上柜供应。相比去年,虽然上市延迟,但质量还是得到了保证,价格也基本与去年持平。

3月29日上午,记者在淮海中路上的中华老字号叙友茶庄看到,狮峰和梅家坞龙井刚刚上市,新茶上市的提示已经摆放在显眼位置,西湖核心产区的龙井价格也已经展示,特制精品狮峰龙井1280元50克,特选精品狮峰龙井980元50克,特选精品梅家坞龙井900元50克,不时有市民前来选购。
市民冯女士每年到了明前都要买点新茶,“能买到新茶的地方不是很多,到店里来买也蛮好,能看看这几种新茶,方便选购”。
市民孔女士家里人都喜欢西湖龙井,特别是狮峰和梅家坞的西湖龙井核心产区的。“前些天也来过,这些核心产区的新茶还没有来。今天来了,所以赶快过来,总归要吃头茬新茶的。刚刚服务员给我泡了,味道蛮好,回甘非常好,就感觉把春天吃进了嘴巴里。”



由于龙井茶都是天然生长,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去年夏天以来的气温变化较大,也给茶叶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叙友茶庄经理张健告诉记者:“今年3月初低温,特别是阴雨、霜冻天气,对茶叶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去年西湖龙井核心产区的是3月13日采摘的,今年是20号采摘,比去年晚了一个星期。这几天杭州天气以晴天为主,温度适宜,这为西湖龙井的品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去年夏季高温多,雨水少,今年西湖龙井的产量稍微有点减少。我们上市的三款核心产区的头采茶,包括两款狮峰龙井都是特选精品,还有梅家坞的特选精品,市面上也是比较少的,价格与去年持平。”



而在徐家汇汇联商厦内,上海老字号、黄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汪怡记柜台里,现场炒制的西湖核心产区的明前茶吸引了不少市民。不少市民就是冲着这个狮峰与梅家坞头茬明前茶而来。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今年的早春茶已经品尝过了,就等核心产区的龙井。看到这里有西湖的梅家坞和狮峰龙井,价格与去年差不多。家里长辈也喜欢吃,就买点回去给他们吃吃。”


正在炒制新茶的汪师傅祖辈是茶农,汪师傅从事茶叶行业也已经有二三十年了,是现在为数不多仍坚守手工炒制新茶的老师傅。据汪师傅介绍,龙井茶制作一般分为采摘、摊青、杀青、回潮、分筛、辉锅、收灰等步骤。其中,杀青和辉锅是最关键的核心步骤。
汪师傅告诉记者,锅里的温度大约在180摄氏度。“现在的步骤是青锅,主要是给龙井茶杀青,固定品质。因为绿茶里面含有一种生物酶,必须在高温里瞬时把这个酶钝化,才能把绿茶绿叶清汤的品质做好。接下来锅里的温度下降到160摄氏度到170摄氏度的时候,在锅里面进行压条、压扁,把龙井茶的外形做出来。”


专家介绍,与机制茶相比,手工茶可能带有自然斑点,有豆香和兰花香,而机制茶颜色更为均匀,香气较淡或带有青草味。冲泡时手工茶下沉较快。
汪怡记经理梁靖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倒春寒的原因,春茶上市晚了3到5天,但是质量是不错的,包括它的味道、香气,与去年是一样的。价格与去年持平,产量略微减少了点。安吉白茶、苏州洞庭山等产区的碧螺春、黄山毛峰等茶叶,都在陆续上市。”


业内人士提醒,龙井茶买回家后一般需要密封冷藏保存,避免光照。贫血患者、胃溃疡患者、失眠人群以及孕妇和经期女性饮茶需要谨慎。而服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补铁等药物的患者,需要间隔2小时再饮茶。而服用抗凝药物期间,则禁用龙井茶。
记者 / 刘惠明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刘惠明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