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人形机器人频频现身,给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科技来解码 2025-04-08 11:20:16

“它真的能替我做作业吗?”在烟台高新区的一所学校里,一个学生凑到人形机器人G1的身边,满脸好奇地问道。

这一幕引起了所有在场人的关注。

究竟是什么让这款机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它的出现又预示着什么样的变化呢?

机器人首次亮相,烟台高新区居民关注度高

3月21日上午,烟台高新区普通住宅物业整治提升工作动员会上,明喆集团首位智能员工——人形机器人G1正式亮相。

这款机器人早在十天前就已经在创业大厦进行展示,如今,它又走进了高新区的各个学校、社区和广场。

这次亮相吸引了不少居民的关注和讨论。

这款机器人高1.27米,体重约35公斤,身材虽小,但功能强大。

作为深圳明喆集团引进的智能设备,G1不仅能与人互动,还能进行物业管理方面的工作。

在动员会上,它通过简单打招呼、挥手致意的方式与现场人员互动,虽然展示时间不长,但它的出现确实引发了一波拍照和热议。

机器人G1的多地展示互动,引发学生和市民热议

在学校里,学生们对机器人G1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它能站起来、握手、聊天,这些互动让孩子们纷纷围着它,好像找到了一个新奇的玩伴。

孩子们不停地向它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它会不会咳嗽?

它能替我写作业吗?”这些天真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们开怀大笑,也让学校的老师们看到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好奇心。

在科技文化教育基地广场上,人形机器人G1则在人群中流畅地走动。

市民们看到这款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行动,不禁纷纷上前握手留影。

尤其是75岁的王国林老人,他对这款机器人的喜爱溢于言表:“期盼机器人早点走进千家万户,帮我们做些家务,陪老人聊天。”

智能员工:机器人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机器人频繁出现在烟台高新区的学校、社区和广场,这背后究竟有何深意呢?

原来,明喆集团在这里进行岗前测试,尝试验证机器人在物业管理和服务中的效果。

公司副总裁王勇透露,目前G1已经能进行迎宾、引导和人机互动,“我们正在尝试让它进行设备巡检和夜间值守,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会投用到更多烟台项目。”

烟台高新区之所以敢吃“螃蟹”,引入人形机器人,除了开放态度,还基于人工智能产业强大的底气。

在这里,公司和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希望机器人能真正上岗,提供高效智慧的服务。

物业管理领域的人形机器人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升服务质量,显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烟台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高新区之所以率先引入人形机器人,不仅是为了物业管理,更是为了将高新区打造成人工智能产业的“丰产田”。

从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到各种应用领域的创新,高新区一直走在前列。

各地科研院校和企业如烟台华顺机械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烟台先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突破。

在2022年至2024年间,高新区预计培育296家科技型企业,占全区科技型企业总量的71%。

这些企业面向多个前沿领域,包括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而在这里,AI已经成为驱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

人形机器人不仅给高新区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也为这个地方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

居民们期盼机器人能早点走进千家万户,而学校希望机器人能走进课堂, 融入教学。

结尾:

投资创新就是投资未来。

在烟台高新区,人形机器人频繁现身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一种愿景的实现。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服务和管理的想象,也展示了高新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雄心。

未来,人形机器人也许真的能够帮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正如75岁的王国林老人所说, "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一定先买一个,支持国家的高科技发展。" 这种愿景和期待,或许正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最大动力。

0 阅读:0

科技来解码

简介: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读复杂的科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