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庙里祭祀的79+1位文臣武将,你心目中的他入选了吗?

惜筠说历史 2024-01-13 17:12:14

前两篇文章我讲了历代帝王庙里祭祀的,从三皇五帝到明朝的188位帝王。其实在历代帝王庙里享受祭祀的除了这188位帝王外,还有79+1位文臣武将。历代帝王庙的主殿景德崇圣殿主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东西配殿从祀历代名臣。像大家熟悉的张良、萧何、诸葛亮、李靖、狄仁杰、郭子仪、范仲淹、司马光、徐达、刘伯温、于谦等等都在里面。

我为什么要说79+1位,不直接说80位呢?是因为这其中有1位名臣非常特殊,特殊到没办法和其他79位并列,以至于在历代帝王庙里给他弄了个小庙单独祭祀,形成了奇特的庙中庙格局。这个人是谁呢?我们后面再说。

历代帝王庙里所祭祀的这些名臣的人选,和祭祀的历代帝王的人选一样,不是一下子就确定好了的,它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

最早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创建历代帝王庙的时候,只祭祀历代帝王(主要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帝王),不祭祀历代名臣。直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他才下令选取了37位历代名臣从祀。

这些人都是谁呢?

风后、力牧、皋陶、夔、龙、伯夷、伯益、伊尹、傅说、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邓禹、冯异、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曹彬、潘美、韩世忠、岳飞、张浚、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伯颜。

这37个人是从三皇五帝时期、商朝、周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的大臣中选取的,基本上与当时历代帝王庙里祭祀的历代帝王所处的朝代或时期是一致的。

这个从祀名单是朱元璋亲自审定过的,一开始礼部呈交的名单,和这个不太一样,那个名单里有赵普、安童、阿术,没有陈平、冯异、潘美、木华黎。

朱元璋认为:赵普有负宋太祖,不忠心,因此不能从祀,就把他给踢出去了。

赵普

说赵普不忠,应该是和扑朔迷离的金匮之盟有关。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宋朝建国之初,为了国家长治久安,杜太后在临终前制定了皇位传承次序。宋太祖赵匡胤死后,要传位给三弟赵匡义,赵匡义死后,传位给四弟赵廷美,赵廷美死后,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也就是再传回太祖一系。这个临终遗言,当初是赵普亲自记录的,而且杜太后还特意嘱咐他不要违背。

但是后来赵匡义即位后,这就是宋太宗,关于传位问题,他询问赵普的意见。赵普为了讨好宋太宗,让宋太宗不用遵守,直接传给自己的儿子即可。所以,从此之后宋朝的皇位就落入了太宗一系。因此,朱元璋才认为赵普有负宋太祖,不忠。

当然,关于金匮之盟的具体情况,到现在都是个谜,学界对此也是争论不休。

对于元朝的大臣,朱元璋认为,安童是木华黎的后代,木华黎是元臣四杰之首,非常出色,因此,怎么能祭祀后代子孙,而不祭祀先祖呢?于是将木华黎选了进去,排除了安童。另外,既然已经祭祀了伯颜,那就不必再祭祀阿术了,于是把阿术也踢了出去。这个的具体理由没说,不过根据这个口气,应该是朱元璋认为伯颜与阿术都是元朝灭掉南宋,完成统一的功臣,但是伯颜是主帅,自然优先选他。

朱元璋还指出,西汉的陈平、东汉的冯异、北宋的潘美,都是节操与义行始终很好的人,因此也要选进去。于是,最终就形成了上面那个名单。

大家看这个名单就知道,君臣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有的大臣能选进去,但是对应的君主却不一定会被选进去。比如当时的从祀名臣里有诸葛亮,可是入祀帝王里却没有刘备。韩世忠、岳飞、张浚被选入了从祀名臣,但是宋高宗却在不入祀帝王之列。

能被选入历代帝王庙里被祭祀的历代名臣,一是要功劳大,二是要忠心,尤其是后者更重要。如果不够忠心,即使你功劳再大也没用。比如赵普,为了宋朝的建立与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礼部一开始也选入了,但是朱元璋认为其不忠于宋太祖,又把他给踢出去了。

在朱元璋看来,臣子的忠心是第一位的,他选取这些大臣进入历代帝王庙,就是为了给天下臣民树立榜样,激励人们忠君报国。

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这个名臣从祀名单,直到嘉靖时期才有所变化。嘉靖十一年(1532年),嘉靖皇帝于北京再建历代帝王庙。由于嘉靖时期,蒙古鞑靼各部不断入侵明朝北部边疆,民族冲突日益加剧,双方矛盾日益增长。

于是,在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嘉靖皇帝接受大臣建议,下令将元世祖忽必烈的神位挪出历代帝王庙,同时还撤出了从祀的元代的5位名臣——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伯颜。这样,历代帝王庙里的从祀名臣的数量就变为了32位。

一些学者认为,这个名单直到明朝灭亡,就再也没变过了。但是有的学者从明朝崇祯时期太常寺官方撰写的一本书《太常续考》里,找到了一个新材料:崇祯时期的历代帝王庙与嘉靖时期的相比,从祀名臣由32人扩充到了34人,增加了唐代的张巡、许远。

这两个人是安史之乱时的唐朝官员,在睢阳之战中,以数千兵力抵挡安史叛军十几万人,坚守了10个月,最终保全了江淮地区,保证了唐朝中央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江淮的财赋,为最终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大功。后来城破后,二人被俘,誓死不降,英勇就义。

这两个人很特殊,在当时历代帝王庙的34位从祀名臣里,包括后来清朝扩展到了79位,这些名臣基本上都是各朝各代里中央级别的朝廷重臣,其中不乏宰相、枢密使这样的顶级高官,但是张巡、许远只是地方官,官职也不太高。

能被选入,也足以看出明朝的时候,人们对他们的功劳、气节、对唐朝的忠心的认可。不过,这两个人具体是哪一年被挪入历代帝王庙里的,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史料,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明朝灭亡后,清朝入主中原。当时顺治皇帝年幼,由睿亲王多尔衮摄政。多尔衮下令将明太祖朱元璋的神位挪入历代帝王庙,并恢复了对元世祖忽必烈的祭祀,还增加了对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的祭祀。

多尔衮

与此同时,这些帝王的大臣们,自然也就被选入了历代帝王庙里进行从祀。一共选取了7位,辽朝的耶律曷鲁,金朝的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元朝的木华黎、伯颜,明朝的徐达、刘基(刘伯温)。这样,历代帝王庙里的从祀名臣就从34位增加到了41位。

这里有两点值得说一下:一,当初嘉靖皇帝把朱元璋选入的元世祖忽必烈和5位元代名臣踢出了历代帝王庙,此时的多尔衮虽然恢复了对元世祖忽必烈的祭祀,也选取了元代的名臣从祀,但是并没有全恢复,他只选取了木华黎、伯颜这两个人,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这三人依然被排除在历代帝王庙之外。

二,明朝的从祀名臣选取的是徐达、刘伯温,一武一文,徐达没啥可说的,公认的明朝开国武将之首。可是明朝的开国文臣之首是李善长,为啥没选他,而是选了刘伯温呢?

根据历代帝王庙的从祀名臣入选的最重要的标准是忠君,其次才是功劳不难看出,李善长晚年卷入了胡惟庸谋逆案,是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反贼。别管他实际有没有造反,但是朱元璋就钦定他为反贼了,自然就不能选入了。

到了顺治十七年(1660年),此时顺治皇帝早已亲政。有大臣上奏,北宋名将潘美虽然有平定南汉的功劳,但是陈家谷之战失败,他不能制约护军王侁擅离陈家谷口,致使杨业父子孤立无援而死,宋朝也不能再次征伐契丹,就是因为这场失败,所以他不应该继续在历代帝王庙里享受祭祀。

还有南宋的张浚,三命为将,而一败于富平,关陕沦亡,再败于淮西,郦琼叛命,三败于符离,而中原不可复。而且他弹劾李纲,杀掉曲端,与岳飞意见不合,上奏说岳飞想夺兵权,这样的人怎么能和韩世忠、岳飞相提并论,一起享受祭祀呢?所以也应该把他踢出去。

张浚

顺治皇帝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于是历代帝王庙的从祀名臣就变为了39位。

这里也能看出顺治皇帝和朱元璋对这两个人的看法,还有从祀名臣的入选标准不太一样,朱元璋更重视臣子的忠心,而顺治皇帝则是要求光有忠心还不行,在功劳上也得说得过去,不能有大的瑕疵。

当然,虽然潘美、张浚被踢出了历代帝王庙,但是也并不能据此认为清朝那位上奏的大臣的观点就一定是对的。比如他对潘美的评价,潘美确实要对杨业父子之死、陈家谷之战的失败负责,后来宋太宗也因此处罚了他。但是要是说因为他的这场失败,导致宋朝由此不能再征伐契丹,则是夸大了这场战争的失败后果,过于上纲上线了。

到了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皇帝开始重新调整历代帝王庙的帝王谱系和从祀名臣,他认为对开国创业和治国守业的君臣都要重视,对从祀名臣中开国元勋居多、守成功臣很少的现状感到不满,觉得不公平。

康熙皇帝

最终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礼部官员拿出了调整后的新名单,从祀名臣从39位增加到了79位,翻了一番还要多。可惜,还没等康熙确认,康熙就驾崩了。

即位的雍正皇帝下令,立刻按照礼部所制定的名单去办,于是赶在年底之前就落实了。雍正对他父亲所制定的这个新标准,也就是对开国创业和治国守业的君臣都要重视非常认同。这与雍正自己身为守成之君,在位期间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的自身情况是分不开的。

此后他还亲自书写了《历代帝王庙碑》碑文,这个碑现在就在历代帝王庙的东南碑亭里,在碑文里,他极力强调治国守业君臣的重要性,认为守成名臣比开国元勋毫不逊色。“爰及历代名臣,亦皆川岳钟灵,为时辅佐,功在社稷德协股肱,比诸从龙之彦,何多让焉。”

这次历代帝王庙的从祀名臣大扩招,增加了40位,其中大部分都是历朝历代守成时期的名臣。新增加的这些人是:黄帝时期的苍颉,商朝的仲虺,周朝的毕公高、吕侯、仲山甫、尹吉甫,西汉的刘章、魏相、丙吉,东汉的耿弇、马援,三国蜀汉的赵云,唐朝的狄仁杰、宋璟、姚崇、李泌、陆贽、裴度,北宋的吕蒙正、李沆、寇准、王曾、范仲淹、富弼、韩琦、文彦博、司马光,南宋的李纲、赵鼎、文天祥,金朝的完颜斡鲁,元朝的不忽木、脱脱,明朝的常遇春、李文忠、杨士奇、杨荣、于谦、李贤、刘大夏。

从雍正时起,历代帝王庙的东配殿祭祀40 人,西配殿祭祀39人,东西配殿的这一共79位从祀名臣就此确定,再也没变过。关于这一点,有学者有不同意见,后面我们再讲。

看这个名单,三皇五帝时期有8位,夏朝没有,商朝有3位,周朝有9位,秦朝没有,汉朝有12位,三国时期蜀汉有2位,两晋南北朝时期没有,隋朝没有,唐朝有13位,宋朝有15位,辽朝有1位,金朝有3位,元朝有4位,明朝有9位。

在从祀名臣的选择上,清朝延续了明朝的标准,即以忠君与否作为最为重要的条件,功劳其次。从新增的这些大臣就能看出来,很多都以忠君闻名。清朝统治者选择这些大臣从祀,目的就是为了表彰忠臣,褒扬忠义,为天下臣民树立忠君报国的典范,希望天下人都向他们学习,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对于臣子无条件忠君的强调,背后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加强,清朝更加注重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关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明清时期的加强,这一点已是学界共识,到了清朝更加严重,达到了鼎峰。

关于大臣,乾隆有个名观点,他认为本朝无名臣,也没有奸臣。他的意思是说:什么叫名臣?他的功勋一定要大到能安定社稷才行。但是社稷要等待名臣来安定,这本身就不是国家之福。你看前代的这些大臣们,忠良屈指可数,奸佞则多不胜数,可见,名臣不容易得到。我以为本朝纪纲整肃,没有名臣,也没有奸臣,为啥?因为乾纲在上,我大权独揽,乾纲独断,不会让朝廷出现名臣、奸臣,这也是社稷之福。

乾隆的潜台词是在说:什么都是我说了算,根本不需要你们这些大臣的协作,你们就听我指令办事就行,这天下才能变得更好。

乾隆皇帝

我们前面说历代帝王庙的从祀名臣一共是79+1位,79位我已经讲了,那这1位特殊的存在是谁呢?这里揭晓答案,是关羽关二爷。乾隆时期,在历代帝王庙的西跨院修建了一座关帝庙,单独祭祀关羽,加上东西配殿从祀的79位名臣,刚好80位。

大家看下,关二爷自己一个庙,睡得是单间,还有塑像,看看这排面。其他79位名臣只能在东西配殿里一起挤挤,睡得是大通铺,而且还没有塑像,只有一个神位而已。

你现在去历代帝王庙的东西配殿参观的话,这些大臣的神位都没有了,你看不到了,因为经过了改造,只有肖像和文字介绍,弄成了一个关于这些从祀名臣的展览。

清朝的皇帝们对关羽那是崇拜有加,将其视为清朝保护神,大力推崇,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关帝庙,对关羽的崇拜发展到了清朝已是登峰造极。给关羽在历代帝王庙建造关帝庙予以祭祀的乾隆皇帝,给关羽的封号是“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

关羽虽然被封为了大帝,但是他生前在现实中毕竟不是帝王,所以不能进入主殿景德崇圣殿和历代帝王一起享受祭祀。不过,以其特殊的地位把他和其他79位名臣放在东西配殿里一起祭祀,似乎又有些说不过去。于是,最后决定建一座关帝庙,单独祭祀他。

当然,有的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在历代帝王庙里建关帝庙的目的,并不是作为从祀名臣来祭祀关羽,而是想借助忠义仁勇的关帝来镇恶辟邪,起到护佑的作用。

清朝统治者对关羽崇拜的大力提倡,是有着自己的政治目的的,统治者是想让人们学习关羽的忠义精神,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关羽在蜀汉大将和汉统旧臣的身份之外,又成为古典时期标准的臣子形象。虽然他在后世被尊为‘关圣大帝’,崇拜广泛犹胜帝王,但其文化形象的根本基础,却并非治世抚民的君道,而是以忠义守礼为基调的臣道。”

最后来说下关于历代帝王庙的东西配殿的从祀名臣的数量问题,我查阅的不少资料都显示是79位,而且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的官方展览认同的也是79位这种说法,在雍正时期就最终确定了。不过,在我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位学者找到了新的材料,认为在同治年间还有一次变化。

他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档案中找了一份奏折,是同治四年(1865年),有大臣上奏希望在历代帝王庙的从祀名臣的名单中增加周朝的散宜生,两晋南北朝时期还没名臣从祀,也需要选一些。

根据《清实录》的记载,一个月后,清廷认可了这一提议,不仅将周朝的大臣散宜生批准入庙享祀,同时还把奏折中提到的北魏名臣高允一并入祀。这一点在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也能得到侧面证明。因此,历代帝王庙东西配殿的从祀名臣就从79位增加到了81位。自此,再也没有变化。

清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是中华民国,这标志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帝制就此终结,民国也就没必要把清朝的皇帝和大臣挪入历代帝王庙里了,所以历代帝王庙里祭祀的君臣只到明朝。

参考资料:

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相关展览

黄爱平《清代的帝王庙祭与国家政治文化认同》

赵克生《明朝“历代帝王庙”名臣从祀试探——以赵普、武成王为中心》

李宏坤《北京历代帝王庙内关帝庙初探》

于淼《清同治时期历代帝王庙名臣增祀事考》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