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至21日,美日澳主导的“对抗北方(CopeNorth)”联合军事演习在关岛及其周边海域举行。此次演习不仅规模庞大,参与国家众多,也是美军新年度对我“秀肌肉”的最新动作。
一、演习基本概况
“对抗北方” 演习起始于 1978 年,起初是美日之间的双边年度联合军事演习,旨在提升双方在复杂环境下的协同作战能力。随着地区形势的变化和军事合作的深化,2019年澳大利亚加入,演习升级为三国联合军演。本次演习于2月3日至21日在关岛及其周边海域举行。除了固定参加演习的美国空军、海军陆战队,日本航空自卫队以及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之外,韩国、加拿大、法国等国空军今年也参加了演习,总参演兵力达2000余人。参演机型包括美国的B-1B战略轰炸机、F-35A系列战斗机、E-3G预警机,日本的F-35A战斗机、E-2D预警机,澳大利亚的F-35A战斗机等先进装备。演习区域涵盖了关岛的多个军事基地和周边广阔的海空域,模拟了多种复杂的作战场景。
澳大利亚空军地勤人员在为参演的F-35A挂载导弹二、演习主要看点
一是美日澳五代机汇聚。此次演习中,美国空军的F-35A、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日本及澳大利亚的F-35A首度进行整合。其中,首次参加“对抗北方”演习的日本航空自卫队6架F-35A来自北部航空方面队第3航空团。美海军陆战队F-35B也是首次参加这一系列演习。澳大利亚空军特遣队则派出了8架F-35A战斗机参演。三国五代机共同演练,标志着美军在强化F-35战斗机联合能力和作战互通性,也意味着美盟联军空战进入五代机时代。二是体系融合演练。除了战斗机之间的协同,演习还注重验证F-35机队与其他异构作战平台的体系融合能力。预警机、加油机等辅助飞机在演习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为战斗机提供早期预警、空中加油等支持,确保战斗机能够在更广阔的空域执行任务。同时,通过数据链和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各作战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指挥协同,检验和完善联合空战指挥体系的适应性,提高多国部队在高强度空战环境下的整体作战水平。三是敏捷作战概念验证。此次演习还对美军提出的“敏捷作战部署”(ACE)概念进行了验证。这一概念强调分散部署、快速灵活的作战方式,旨在提高部队在面临敌方打击时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参演部队模拟在不同地点快速部署、加油、装弹,并迅速投入战斗的场景,检验在复杂环境下的后勤保障和作战响应能力。
美国海军陆战队F-35B抵达关岛准备参演三、分析评论
(一)地缘政治意图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此次演习是美国推进“印太战略”的重要举措。美国通过加强与盟友的军事合作,试图在印太地区构建一个遏制中国的军事同盟网络。韩国、加拿大、法国的加入,进一步扩大了这一联盟的范围,增强了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美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对中国形成战略威慑,遏制中国在地区的发展和影响力提升。(二)军事战略影响在军事战略层面,“对抗北方”2025演习展示了美日澳等国在五代机作战运用和联合空战指挥体系建设方面的进展。F-35机队的全域整合,提升了各国空军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使其在未来可能的冲突中具备更强的作战效能。同时,演习对ACE概念的验证,也反映出美军在应对新兴威胁时作战理念的转变,未来这种分散、灵活的作战方式可能会对地区军事平衡产生一定影响。(三)地区安全局势然而,这种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无疑会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频繁的军事活动增加了误判和冲突的风险,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中国作为地区大国,一直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面对外部军事压力,中国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提高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应通过外交途径,积极倡导对话与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公正、包容的地区安全秩序,避免陷入军事对抗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