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顼和武懿宗御前争功,武后愤怒说:“今日卿岂足污朕匕首邪!”

醉风文史 2025-01-29 00:23:33

久视元年(700年),宰相吉顼与河内王武懿宗在御前争功,两者争辩甚为激烈,这令武则天很没面子,毕竟吉顼被她引为心腹,而武懿宗则是她的堂侄。

更令武则天怒火中烧的是,吉顼体格魁梧,而武懿宗矮小驼背,吉顼怒视着武懿宗,声色俱厉,仿若训斥儿子一般。

这还是在她面前,吉顼竟然如此不给武家人面子,武则天大怒说:“顼在朕前,犹卑我诸武,况异时讵可倚邪!”

意思是,吉顼在朕面前,就如此轻视我武氏子弟,这种人以后岂可依靠!

那么,吉顼得罪了武则天会有什么下场呢?

一、吉顼谏杀来俊臣

吉顼这个人的形象,在史籍记载中颇有争议,《旧唐书》将他与来俊臣、周兴等人列入《酷吏传》,而《新唐书》则将其与宰相裴炎、刘祎之等人合作一传。

导致吉顼风评两极分化的原因,便是刘思礼、綦连耀谋反一案。

697年,箕州刺史刘思礼自称善于相术,声称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有“两角骐麟儿”之命,这种与天命有关的事情,向来被皇家视为禁忌。

可偏偏吉顼得知了消息,他便向朝廷告发刘思礼、綦连耀谋反,武则天震怒,命吉顼与武懿宗一同审理此案。

两人以减免死罪为由,让刘思礼大肆攀咬朝廷重臣,宰相李元素、孙元亨以及刘奇、石抱忠等享誉朝野的名士都遭到陷害,结果李元素等人被族诛,亲族千余人受到牵连。

这是《旧唐书·吉顼传》中的记载,可根据《旧唐书·来俊臣传》中的记载,吉顼只是将此事告知给来俊臣,让来俊臣向朝廷告发,吉顼本人并没有参与直接审讯。

不仅如此,来俊臣为了将功劳全部据为己有,他还准备罗织罪名加害吉顼,《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在记载此事时,吉顼的身份都只是告密者而已。

当年六月,来俊臣下狱,论罪当死,而武则天认为来俊臣对国有功,对是否处死来俊臣犹豫不决。

有一次吉顼随武则天游园,他趁机谏言说:“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

意思是,来俊臣诬陷杀害忠良,罪恶如山,乃是一个国贼,杀掉有什么可惜的!

于是武则天下定决心,命令处斩来俊臣。

二、武则天驯马的方法

吉顼的建议对武则天的影响如此之大,可见吉顼有多受武则天重视,后来吉顼被提拔为宰相,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心腹归心腹,到底还是与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不同,于是在发生争功事件后,武则天对吉顼的态度急转直下。

武则天认为吉顼在她面前尚且敢如此“逼迫”武家子弟,若是她以后没了,还不知道会如何残忍对待武家人呢!

武则天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气,几天后,吉顼又到御前奏事,正当他准备旁征博引,用古今例证进行奏事时,武则天却直接打断了他。

吉顼的面目看起来如此“可憎”,让武则天心中的怒火彻底迸发出来,她大怒说:“卿所言,朕饫闻之,无多言!”

意思是,你说的话,我已经听够了,就不要再多说了!

为了敲打吉顼,武则天随即又说起贞观年间的“狮子骢”事件,即为李世民驯马一事。

当初武则天刚进宫时被李世民封为才人,但她在宫中并没有什么存在感,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似乎都被遗忘了,她很着急,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局面。

而机会很快到来,李世民有一匹名叫“狮子骢”的好马,膘肥体壮,性情暴躁,没人能够驯服它,当时武则天作为宫女在一旁侍奉李世民,她出言说自己有办法驯马。

武则天对李世民说:“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何其狠辣!先用铁鞭打,不服就用铁棍敲击脑袋,还不服就用匕首割断马的喉咙。

三、争功得罪武则天

李世民难道不知道该如何驯服烈马吗?他自然知道,但是从武则天口中听到如此狠辣话语,他也被震惊了,于是夸奖了武则天几句。

按照武则天的话说,李世民这是“壮朕之志”,当然,武则天不是在向吉顼夸耀什么,而是想警告吉顼,不要在她面前如此放肆,也不要对武家人有任何不尊重。

而接下来武则天说的话,更是令吉顼双腿发软,原来武则天怒声说:“今日卿岂足污朕匕首邪!”

意思是,今日你难道犯得着我弄脏我的匕首吗!

话中满满的威胁,吉顼听完吓得汗流浃背,直接给跪了,随后赶紧“拜伏求生”,此事才算结束。

从“狮子骢”事件中就能看出,武则天的性格如何,实际上,武则天对待不合心意的人从来不会心慈手软,对待敌人更是狠辣无比。

比如在斗倒王皇后和萧淑妃后,两人被囚禁在别院,后来李治想念她们,就私底下来到别院看望两女,还答应放出她们。

武则天得知这个消息后无比愤怒,派人杖打王皇后和萧淑妃百下,随后还砍去两女的手脚,将她们投入酒缸中说:“令二妪骨醉!”

折磨数日后,两女才死去。

吉顼因为和武懿宗争功得罪了武则天,事情当然不会那么简单就结束。

实际上,吉顼始终心向李唐,曾劝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向武则天进谏,迎复庐陵王、相王,这自然使他成为武家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争功事件后,武家人揭发吉顼弟弟冒官一事,吉顼也受到牵连,武则天干脆将其贬为琰川尉,从拜为宰相到贬为琰川尉,吉顼为相的时间甚至还不足一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