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渭清痛陈公共食堂的弊端,柯庆施很不高兴,毛主席:你不要压他

独家故事 2025-02-05 21:10:37

1960年冬,毛主席在前往杭州的途中,特地让人把六大区的书记和几位省委书记叫到了自己的专列上,毛主席要和他们研究农村工作问题,尤其是办公共食堂的问题,当时上上下下的人对办公共食堂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公共食堂像春风吹遍大地一样,四处开花,到1960年4月的时候,在14个省市的统计报告中显示,公共食堂的农户达到了八九成,有说公共食堂好的,也有说不好的,出现了两极化的现象。

毛主席正是为了解决办公共食堂的问题,特地找到各地的一把手面谈,让他们在会上畅所欲言。在毛主席的鼓励下,时任华东局第一书记的柯庆施率先发言,他的态度是认为公共食堂很好。

柯庆施在党内的资历很深厚,他早在1922年夏就入党了,此后长期在地方上从事工作,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他是第一任市长,后来他还担任过江苏省委第一书记、上海第一书记,并当选为政治局的委员。

第一个发言的柯庆施开始细数公共食堂的好处,比如便于大家集体出工,利于节约粮食和柴草,也不会有贫富的问题等等,柯庆施自顾自地罗列了诸多好处,他的发言在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掌声。

众人之中唯独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江渭清低头不语,毛主席敏锐地觉察到江渭清有不同意见,于是在柯庆施发言结束之后,毛主席有意点了江渭清的名,请他讲一讲,这个江渭清在党内同样是资历深厚。

江渭清是湖南平江人,1927年,17岁的江渭清参加了平西游击队,他参加过秋收起义和平江起义,于1929年11月入党。江渭清在红军时期没有参加长征,而是留在湘鄂赣边打了三年的游击。

抗战时期,江渭清当过新四军的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华东野战军的纵队政委,还担任过三野第8兵团副政委,是军中有名的政工干部,他戎马多年先后8次负伤,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考验。

新中国建立后,能文能武的江渭清被调往地方工作,因此没能参加大授衔。毛主席对江渭清的工作能力是很认可的,自然是要听一听他的意见,毛主席鼓励江渭清讲话,说:“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

江渭清认为办公共食堂是弊大于利,第一是公共食堂的粮食消耗大,第二是办了大食堂后就不许每户自己养猪,如果能自己养猪,全国三亿户人家就可以养三亿头猪,这样一来吃猪肉的问题就解决了,第三点是大食堂浪费严重,一些人趁机多吃多占。

江渭清一连说了三条不好的,此时柯庆施忍不住了,说:“你们江苏情况好,还可以照办下去。”江渭清反驳说:“也同样存在问题,不能办下去。”柯庆施听后明显有些不高兴。

柯庆施正准备对江渭清说话,毛主席就朝他摆摆手,说:“你不要压他。”在这次会议之后,毛主席让秘书到下面去搞调研,证实了江渭清所言非虚,随后全国各地的农村公共食堂相继被取消了。

1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