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乡村】残疾农民曾辉林的逆袭人生

尚一网 2024-08-14 15:30:42

□常德日报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梁建民 文/图

“今年生猪行情好,平均一头猪可以赚400多元。”8月14日,石门县所街乡柳仕坡村10组养殖大户曾辉林笑眯眯地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他已经出栏90多头商品猪,现在猪栏里还有80多头等待出售,预计今年养猪的收入有10万元左右。

除了猪,他还养了20多头黄牛,今年可以出栏22头,一头牛纯赚5000多元,22头牛就可以赚11万元。他在山上还散养了几十只土鸡,一家人吃的鸡和蛋都不用买。他每年收购茶叶鲜叶100万公斤,一公斤茶叶赚1毛钱,收入也有10余万元。

走进曾辉林的家,猪栏里拱来拱去的猪仔,牛栏里哞哞直叫的牛,鸡笼里欢快乱跳的土鸡,让人感觉生机勃勃。

曾辉林人残志不残,精心发展养殖业,依靠多种经营致富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命运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曾辉林说。了解曾辉林的人都知道,十多年的创业,他付出了多少艰辛。

曾辉林给牛喂食

曾辉林是柳仕坡村的一位普通农民,2002年,他和妻子唐纯春南下打工。正当夫妻俩依靠勤劳的双手攒了一点积蓄,憧憬着幸福生活的时候,不幸接踵而至。2008年,他查出患有强直性脊椎炎,辗转当地多家医院治疗,花去了多年的积蓄,但治疗后还是挺不直腰板,自此成了驼背,被评定为四级肢体残疾。驼背后,面对城里人异样的眼光,他感觉抬不起头,总觉得比别人矮一截,2008年年底,出门打工6年的他无奈回到老家。

村干部上门查看曾辉林的小猪崽

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他决定在家养猪。从一头两头,慢慢发展到十几头,眼看生活刚有点起色,2014年,妻子唐纯春因意外摔伤致脊椎粉碎性骨折,卧床休养3个月后才能勉强站立行走,后续一直在家休息。为了治病,夫妻俩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当年,曾辉林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夫妻俩身体都不好,文化水平又不高,儿子还在上学,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彷徨了很久,夫妻俩决定还是搞养殖,饲养种猪、母牛、土鸡,自己边养殖边学技术,实行自繁自养。

创业是艰辛的。2014年至2015年,他尝试饲养1头母猪、1头母牛。由于缺乏经验,繁殖的小猪仔生病时,曾辉林没有及时发现,也没有用对药,导致小猪仔成活率不高。加之他对生猪市场信息不了解,养殖的猪不是销售不出去就是销售价格低廉,导致亏损,夫妻俩的辛勤付出打了水漂。

2016年,曾辉林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养殖培训,多次向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的养殖大户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市场状况,认真分析市场需求,最后决定发展规模养殖。

规模养殖需要资金,可钱从哪里来?夫妻俩又犯了愁。此时,柳仕坡村村支两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争取了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他用贷款在自己住房周围盖起了近400平方米的厂房,用来养猪、养牛、养鸡。生活中,他既是“接生员”又是“技术员”,既是饲养员又是销售员,全身心地投入养殖事业。他一门心思钻进自己的养殖场,有时碰到母猪、母牛夜里产仔,经常守候到天亮,24小时照顾。凭着这种埋头苦干、刻苦钻研的精神,一年下来,曾辉林掌握了一套过硬的养殖技术。

2017年,曾辉林创办石门县春辉生态养殖场,养母猪10头、肉猪80头,养母牛6头、肉牛15头,养鸡80羽,产品销往石门县城、常德、长沙等地,他成功从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蝶变”为一个养殖专业户。2023年,他出栏肉猪100多头,出栏肉牛16头,存栏肉牛10头,养殖收入达到10多万元。

所街乡盛产茶叶,但销售一直是个难题。为了帮助茶农增收,曾辉林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和湖北的茶商取得联系,大量收购茶农的茶叶。脱贫户王昌国家有10亩茶叶,连续10多年,他家的茶叶都是由曾辉林帮忙销售,每年达3万公斤。凭着良好的口碑,曾辉林每年收购的茶叶(鲜叶)从刚开始的十几万公斤,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万公斤,为当地茶农每年带来了300多万元的收益。

帮助村民收购茶叶(鲜叶)

吃水不忘挖井人,曾辉林富了没有忘记乡亲们。对村里的困难群众,他总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残疾人养猪、养牛,他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困难群众购买商品猪、牛,他都给予优惠。他还根据市场帮助养殖户调整养殖数量和出栏时间,减少市场风险。在曾辉林的影响和指导下,2020年,残疾人伍满支、村民唐直辉分别养牛10多头;2022年,伍满支养猪200多头,唐直辉养牛10多头;2023年,伍满支养猪100多头……周围群众养猪养牛养鸡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带动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

每当提起曾辉林,柳仕坡村的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口称赞他身残志不残,为所街乡树起了一面致富带头的大旗,成为村民们学习的好榜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