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践探索

农民群群 2025-02-17 12:06:49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地处豫东南、黄淮平原腹地,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2万亩,辖19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595个村(居),总人口1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万人,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近年来,商水县充分发挥平原农业大县的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农业发展理念,提高农业发展的综合效益,走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商水路径。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创新举措

(一)立足县域特征,加强顶层设计

商水县把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县党政领导负总责,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全程跟踪监督,按照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标准,依托张庄和舒庄等片区河道纵横、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的良好自然条件,规划打造1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结合以农业为主业的发展思路,聘请专业机构和专家,制定商水县“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按照“300亩一网格,50亩一眼井,1000亩一机电井台区”的标准,科学配置路、桥、沟、渠、林等配套设施,划定全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严格落实“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建设标准。

(二)立足现代科技,提升智能化水平

一是积极引入物联网技术。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监测站、病虫害监测设备等智能化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上传至数字农业云平台。农民和农业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 APP 或电脑端实时查看相关数据,实现对农田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事活动的智能化控制、精准化监测、精细化管理。

二是开展节水灌溉工程。结合当地灌溉习惯,高标准实施低压输水管道、半固定式喷灌、固定式喷灌、移动式喷灌等节水灌溉工程,致力打造可复制推广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确保形成年产1.5亿斤小麦、1.8亿斤玉米的稳定生产能力。

三是推进机井数字化管维。为打破机井管理分散、信息不透明的局限,对全县农田机井统一编号,为机井赋予专属“数字身份”,通过链接机井智慧化信息平台,实现机井位置分布查看、扫码报修、日常管护等智能化统管统维。

四是推进线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依托数字农业云平台打造专家服务平台,实现省科研院所合作专家及本县专家入驻,可连线专家实现实时答疑解惑,及时有效解决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改善了专家派驻不足的问题,大幅提升了种植水平与生产效率。

(三)立足长效管控,确保建设成果作用发挥

商水县借鉴兄弟县市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形成政府主导,以专职管护员管护为主体,商业保险机构、专业种粮大户管护为补充的管护模式,确保高标准农田作用的长效发挥。

一是政府主导,构建三级管护体系。县政府办公室出台《商水县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办法》,明确乡镇政府为管护责任主体,构建县级管护中心、乡级管护站、村级“一长两员”三级管护体系,按照每年10元/亩的标准,作为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管护运维基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管护例会制度,定期上报管护台账、问题整改台账等相关资料,做到管护有人员、有资金、有制度、有监管。

二是精准管护,保障设施正常使用不违农时。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使用谁维修”的原则,授权流转土地的合作社、龙头企业对示范区设施全面管理,定期分时段检测,及时更换设施设备易损配件;对合作社不能独立完成的检测,政府方面安排施工方和技术方定期排查,保证工程设施设备在使用寿命期限内正常运行。

三是保险兜底,降低农田设施设备灾害损失。依托保险公司相关险种条款,每年投入585.8万元保险费作为管护资金,针对发生大风、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后,造成农田水利设施设备损毁的情况,农户或管护人员巡查汇总损毁情况并立即上报,由县级管护中心与保险公司对接,按照相关程序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提升后期损毁的抗风险能力。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农业生产条件实现质的飞跃

目前,商水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26.7万亩,农田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升级优化。灌溉保证率达100% ,排涝标准显著提高,田间道路通达率达10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9.21%。这些改善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跃升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全县粮食产量连年实现稳步增长,小麦平均单产由2019年的554.5公斤提高到2024年的609.8公斤,玉米平均单产由2019年的512.1公斤提高到2024年的613.2公斤,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显著提升,不仅保障了县域内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达到了“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目标。

(三)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商水县围绕现代农业设施的综合高效利用,依托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积极吸引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大型农民合作社入驻,推动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生产向机械化集中、管理向专业化集中、经营向市场化集中,积极培育壮大本土农业品牌。加大土地托管经验推广力度,广泛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代收代储等多元化服务模式,推动农民合作社跨区作业、抱团发展,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切实提升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2020年,河南省、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先后在商水县召开,商水县先后接待全国各地参观学习代表团近500批次。

(作者:熊新奇;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2024年12期

0 阅读:0

农民群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