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如果德军事先知道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能守住吗?萨沙问答第241集
答案是守不住。

双方实力相差太悬殊,德军提前知道登陆地点也挡不住。
诺曼底登陆,绝非盟军用一些船只,偷偷的将部队运过去这么简单。
这个战役中,盟军可谓倾巢而出,使用了巨大的战力。
盟军不但完全掌握了制海权、制空权,也具备兵力、火力的绝对优势。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以后,在1个半月后的7月24日,就已经登陆高达290万大军。
这是什么概念?
此时德军正在东线同苏军全力厮杀,集中了有179个师另5个旅,一共有213万人,占德军65%的兵力。
换句话说,盟军在短短1个月时间登陆的部队,比苏德战争的德军总数还要高得多。

那么,德军能够用于诺曼底作战的部队有多少人?
7月是盟军登陆后1个多月了,德军将所有能够调动的部队都拉过来了。
可笑的是,德军可以用在诺曼底前线的部队,只有区区38万人。
双方兵力对比,为惊人的8:1。
这是什么概念?
等于8个人打1个,德军又不是三头六臂的孙悟空,怎么可能守得住?

最夸张的是,在盟军登陆当天,德军在诺曼底地区守军为第7集团军所属的6个师又3个团,其中3个海防师,战斗力较弱;2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战斗力稍强;3个团是2个独立步兵团和1个伞兵团,总兵力约9万人。
区区9万德军,想要挡住陆军就有150多万的盟军登陆部队,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除了陆军兵力的绝对优势以外,盟军完全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方面。
诺曼底登陆之前,盟军集中高达5000多艘各种军舰,真实亮瞎了德军的眼睛。
当时德军的少量军舰只敢龟缩在军港中,根本不敢到海上执行任务。即个别水面军舰敢于离港出击,必然就是有去无回。
德国海军辉煌一时的潜艇狼群战术,在1943年底就彻底破产,盟军瓦完全控制了制海权。
就诺曼底登陆来说,德军不知道盟军具体会在哪里登陆,但肯定就在诺曼底到加莱这一带了。
可惜,就算知道登陆地点,德军仍然无法阻挡这场登陆,因为海军根本就无法作战。
在6月6日登陆当天,德军只出动了6艘鱼雷艇。
这6艘小艇赶到登陆海域附近,看到盟军上千艘军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吓得立即返航。
盟军掌握制海权后,就可以从任意一点登陆。即便在诺曼底登陆作战不利,也可以随时撤离,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制海权以外,盟军最厉害的是掌握了制空权。
盟军为了诺曼底登陆,集结了高达1.3万架战机,飞机的性能都非常先进。
德军空军主力,都在东线厮杀以及在本国对抗大轰炸。
在诺曼底一线的德军战机仅有400架,双方数量对比为30:1。
在登陆当天的6月6日后一周内,德国空军用尽全力,一共出动1683架次,平均每天200多架。即便如此,德军一周出动的飞机总数,只相当于盟军的6%,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德军压根不存在任何制空权,导致陆军作战非常困难。
电影《坦克大决战》中,身经百战的海斯勒上校说:盟军现在掌握的空中优势,会摧毁我们每一辆坦克、大炮和机枪阵地。
事实也是如此。

诺曼底登陆前后,除了一线德军防御部队被猛烈轰炸以外,德军增援部队和后勤运输更是被炸得七零八落。
德军认为,增援诺曼底的陆军有十分之一的部队,被盟国空军直接炸毁,百分之五十的补给线被炸断。

资料这么写:从1944年4月开始,盟军密集轰炸了德军铁路运输系统,投弹高达10万吨。盟军轰炸80个铁路枢纽,被彻底炸毁50个。74座重要桥梁和涵洞,完全被炸毁。交通系统被破坏,德国用于增援抗登陆作战的部队无法乘坐车辆,被迫在法国东部下车步行前进。
德国装甲王牌魏特曼上尉所在的党卫军第101重装甲营,奉命紧急赶赴诺曼底增援。第101重坦克营的实力很强,共有45辆虎式坦克,6辆豹式坦克救援车和124辆其他车辆。
该营相距诺曼底只有200多公里,算得上近在咫尺。

由于盟军轰炸将铁路网彻底摧毁,该营被迫放弃铁路运输,官兵驾驶坦克沿着公路行军,赶赴前线。
期间,盟军的轰炸机和攻击机不断袭击该营。该营直到6天后,才跌跌撞撞赶赴达前线,平均每天行军距离只有三四十公里。而且,该营已经有一半车辆损毁。魏特曼上尉指挥的第2连,可以使用的虎式坦克只剩下4辆。
魏特曼上尉自己的座车遭到轰炸,空气滤清器被弹片打坏后不能使用。在著名的波卡基村战斗中,魏特曼上尉使用的是战友的231号坦克。

说来说去,盟军掌握了西线绝对的制海权、制空权,陆军兵力上还有绝对优势,德军根本就无法阻挡这场登陆。
退一步说,即便盟军和德军陆军兵力是一比一,在丧失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情况下,德军也没办法打赢。
德国的综合军事实力,比英国、苏联都要强一些,却大大弱于美国。
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大体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工业实力,也就是军事实力。
在1940年,德国的钢产量为2200万吨,苏联为1800万吨,英国为1200万吨,日本为700万吨,意大利为600万吨。显然,德国工业实力同苏联、英国比较接近。然而一旦英国和苏联结盟作战,工业实力就大大超过德国。

最可怕的是,美国的钢产量高达6100万吨,几乎是德国的3倍。
如果德国只是同英国、苏联单挑,或许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但同美国单挑就会必死无疑。

现在德国在欧洲战场同时遭遇美英苏三大强敌,还有个坑人的猪队友意大利。

它根本就十死无生,必败无疑。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