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央视公益广告里,那个踉跄端洗脚盆的3岁萌娃,用一句“妈妈,洗脚”叩开千万家庭心门;2005年《家有儿女》中憨态可掬的“夏雨”,更让他成为国民弟弟。
25年过去,当杨紫稳坐顶流、张一山转型硬汉时,尤浩然却在娱乐圈查无此人。从巅峰到沉寂,这个曾被预言“前途无量”的童星,究竟被什么绊住了脚步?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北京男孩尤浩然,自幼活在聚光灯下:3岁半被央视选中拍摄公益广告,6岁与陈宝国对戏《大宅门》,8岁在《家有儿女》剧组与宋丹丹演母子。剧组人员回忆,当时胖乎乎的他总能把“夏雨”的鬼马劲儿拿捏到位,连即兴发挥的台词都透着灵气。
然而童星光环在青春期遭遇重击——2015年北影艺考现场,19岁的尤浩然顶着200斤体重现身,初试即遭淘汰。这个曾以为“闭着眼都能进名校”的男孩,第一次尝到现实的残酷。彼时同龄的杨紫已凭《战长沙》撕掉童星标签,张一山也因《余罪》完成转型,而尤浩然仍在为体重管理焦头烂额。
三战北影终获录取的经历,本该是励志故事的开端。但当26岁的尤浩然捧着毕业证书时,同届新生已开始抢夺流量红利。回看他的履历表:2016年参演网剧《女生日记之做决定事务所》毫无水花,2020年在《老家伙》中给张国立当配角依旧无人问津。反观“姐姐”杨紫,同期手握《香蜜沉沉烬如霜》《亲爱的,热爱的》等爆款,商业价值突破亿元。
更扎心的是昔日“家人”的疏离:宋丹丹生日宴常见杨紫张一山身影,却鲜见尤浩然出席;张一山电影路演时被问及“弟弟近况”,只能尴尬回应“各有发展”。娱乐圈的现实法则,在这个曾亲密无间的“重组家庭”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细究尤浩然的转型困局,三重枷锁清晰可见:外形管理失控导致戏路受限,演技模式化难撕“夏雨”标签,资源断层后缺乏资本加持。知情人士透露,曾有剧组想借“家有儿女重聚”噱头邀他参演,却因形象与角色差距太大作罢。
但这位童星并未放弃破局:2021年拍摄《不就是拔河么》时主动减重30斤,2023年参演话剧《如梦之梦》磨炼台词功底。尽管目前仍处娱乐圈边缘,他的微博简介始终挂着“演员”二字,动态里是凌晨四点收工的自拍,配文“相信坚持的力量”。
当观众还在怀念那个端洗脚盆的萌娃时,尤浩然正与25年前的童星光环角力。或许正如他在某次采访中所说:“别人记住的是3岁的我,但我要对得起现在的自己。”在这个流量更迭比翻书还快的时代,这个曾照亮无数人童年的“夏雨”,仍在等待属于他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