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这里有很多我们叫不上名字的人,他们作为明教众人中的一员,一个个走到张无忌面前躬身行礼,昂首而出,再不回顾。这场离别,没有伤怀、没有惜别,他们抱着“怜我世人”的崇高理想,奔赴战场;也许经此一别,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永别。在倚天屠龙的故事里,不曾有过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却和那些主角一样,做着为国为民的大事。每每读到蝴蝶谷这段,脑补出群雄白衣胜雪的画面,耳畔仿佛也响起震耳欲聋的“怜我世人,忧患实多”,联想到他们这些无名英雄在未来的日子里,鲜血洒遍中原大地,也不禁像张无忌一样热泪盈眶了。02
郭襄道:“张兄弟,少林寺僧众尚自放你不过,你诸多小心在意。咱们便此别过,后会有期。”张君宝垂泪道:“郭姑娘,你到哪里去?我又到哪里去?”郭襄听他问自己到那里去,心中一酸,说道:“我天涯海角,行踪无定,自己也不知道到那里去......张君宝但觉天地茫茫,竟无安身之处,在师父的火葬堆前呆立了半日,这才举步。走出十馀丈,忽又回身,挑起师父所留的那对大铁桶,摇摇晃晃的缓步而行。荒山野岭之间,一个瘦骨棱棱的少年黯然西去,凄凄惶惶,说不尽的孤单寂寞。——《倚天屠龙记》在这场离别中,郭襄满心是她的大哥哥,而张君宝心里除了有对师父离世的悲痛、对郭襄的不舍外,更多的是对未来不确定的迷茫。此时,他们二人心中都有自己所想,如果百年以后的张三丰知道这是此生与郭襄的最后一次见面,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当初离别之时没有更加珍惜。不过我想,郭襄的灵气和张君宝的温厚当中,都蕴含着可贵的大气。虽然他们长情如斯,也不至于为了一个“情”字郁郁半生。这一别,竟别出了两个开山立派的祖师爷。03
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啊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神雕侠侣》这场别离具备了离别应具备的所有因素,这时皓月当空,秋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乌鸦叫声声声声入耳,更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此时,亲朋好友等众人都在身边,杨过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让人心情激动,说完他潇洒转身,不再留恋,徒留众人在身后依依不舍。然而,他们不曾想到的是,这一群人再也没有“江湖相逢”的时候了。04
忽然之间,岳灵珊轻轻唱起歌来。令狐冲胸口如受重击,听她唱的正是福建山歌,听到她口中吐出了“姊妹,上山采茶去”的曲调,那是林平之教她的福建山歌。当日在思过崖上心痛如绞,便是为了听到她口唱这山歌。她这时又唱了起来,自是想着当日与林平之在华山两情相悦的甜蜜时光。她歌声越来越低,渐渐松开了抓着令狐冲的手,终于手掌一张,慢慢闭上了眼睛。歌声止歇,也停住了呼吸。令狐冲心中一沉,似乎整个世界忽然间都死了,想要放声大哭,却又哭不出来。他伸出双手,将岳灵珊的身子抱了起来,轻轻叫道:“小师妹,小师妹,你别怕!我抱你到你妈妈那里去,没有人再欺侮你了。”——《笑傲江湖》岳灵珊之于令狐冲,是女神、是初恋、是华山的眷恋、是亲情的寄托。“生离”尚且让令狐冲颓废堕落,这“死别”对他来说更是毁灭性的。不敢想象这场离别以及那句“上山采茶去”对于令狐冲的打击。但是,我想,这对于令狐冲来说一定不是一时的大雨,而是一生的潮湿。05
小昭将屠龙刀和倚天剑都交了给张无忌,凄然一笑,举手作别。张无忌不知说甚么话好,呆立片刻,跃入对船。只听得小昭所乘的大舰上号角声呜呜响起,两船一齐扬帆,渐离渐远。但见小昭悄立船头,怔怔向张无忌的座船望着。两人之间的海面越拉越广,终于小昭的座舰成为一个黑点,终于海上一片漆黑,长风掠帆,犹带呜咽之声。——《倚天屠龙记》这一别,一定是今生的永别,那就让我再多看你一眼吧。写在最后如今,金庸先生虽已不在,但他笔下那个满是爱恨情仇的江湖,却永远刻在了少年的心中。我们这一代人是读他小说成长起来的,或许,我们终将平凡一生,我们的生活里也没有快意恩仇,没有策马江湖,也会妥协、会胆怯。但是,他的书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值得坚守的,什么是应当尊敬的,什么是是非善恶,什么是正直操守。这就是他对我们做得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郭襄自从与杨过在华山之巅离别后,一生天涯思君不可忘;我想,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在金庸先生生前和逝后的长久岁月中,我们也一直徜徉在他所缔造的武侠世界中。是他让我们了解到还有这样一个精彩的平行宇宙,让我们在平淡枯燥、充满苟且的现实里,重拾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END文 | 阿青图 | 网络
写得真不错[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