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亭:一个诗意流淌的梦里水乡

语兰谈趣 2024-11-10 17:20:49

稻浪起伏的阡陌田野、白墙黑瓦的乡村民居、清澈宁静的水湾河流、香樟叠翠的乡村小道……漫步戈亭村,一步一景,一幅水乡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位于德清东北部的钟管镇戈亭村,河港纵横,桑林绵延,乡民淳朴。

当地百姓口口相传,此地昔有古亭一座,亭中贮藏兵器,故称戈亭。

戈亭,史上曾称仁寿乡。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属于洛舍区管,设戈亭乡。

五十年代后期东部的曲溪、东舍墩划入钟管,西部下塘、杨家并入洛舍乡。

后又以五十年代初的范围成立了戈亭公社。八十年代改公社为乡,九十年代全境划归钟管镇。

戈亭历史悠久,宋谈钥纂修的《嘉泰吴兴志》中就有记载:“在湖州府,出天目山之阳。经临安县,又经余杭县,又东至安溪,又东至奉口,经德清县折而东北至苎溪漾、敢山、牛坟、戈亭,又后林村,又东北为菱湖,又东北至湖趺漾,经荻冈寺东直北,折而西为大湾,又西北会前溪水入岘山漾,入定安门至江子汇为霅溪。”

作为土生土长的德清人,自己有不少从小就知道地名,却一直无缘涉足的自然乡村,戈亭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我第一次踏足戈亭。从湖城驱车回士林老家途中,每次经过这里时总想拐进去看看,无奈总是错过。

此次回乡途中刚好时间充裕,天高云淡天气也不错,于是方向盘打了个转,特意闯进传说中这个烽火年代曾以诗为戈的红色“水乡”。

戈亭是典型的水乡村落,田连阡陌,以种植水稻和渔桑为主,村子四周不是桑地就是鱼塘。

戈亭集镇不大,老街在一座老石桥的两侧,乡邻们又把老街叫作桥头。秋阳下,几位老阿姨正在敲打已经晒干的黄豆荚,一粒粒饱满的豆子噼里啪啦蹦出来……

这座桥的横梁上写着中兴桥三字,当地百姓依然习惯称之为大市桥,是戈亭的地标,桥旁水域宽阔,微波淼漫。

在与桥头小店老人的闲聊中得知,昔日大市桥一带也曾热闹非凡,不过眼前的老街已变得格外冷清。

沿着河边的木栈道行走在戈亭集镇周围,水乡村落的原始古朴风韵浓郁,小桥流水,枕河人家,这里碧水缠绕、炊烟袅袅,有着江南水乡的清新秀丽,也保留了传统村落的古朴韵味。

走过“西施湾遗址”,跨过中兴桥,依河而建的是一座宽阔的河埠头,正对河面和桥头的是一片纵深很长的高大宅院。

从外形看,这座建造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木结构砖瓦建筑,面积硕大,其造型为江南特有的走马楼形式,犹如两层交错在一起的四合院。

正在河边洗菜的长者告诉我,这片房子原先是一座茧站,约有三五千平之巨,不过现已经转让成为生产包装材料的厂房。

距离茧站不远,就是传说中慕名已久的“戈亭诗派展馆”。无奈今天正好闭馆,只能隔着玻璃门远远地拜读了前言版面上的文字。

当我们准备转身离开时抬头一看,恰好一朵洁白的云,悬挂在蓝色的天幕之上,仿佛天上飘过的诗行……真是奇妙至极!

80多年前,日寇入侵,卫国之“戈”也曾隐藏于此:由于戈亭物产相对丰富、且远离德清县城、湖州城区等敌伪势力掌控区域,使其成为国难时期理想的政府驻地。

抗战胜利前,新四军在此设立“抗日民主政府”,为戈亭注入了红色基因。

1941年,浙西抗日名将朱希受命德清县政府县长,驻地在德清钟管的戈亭村。

朱希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八期,参加了淞沪会战,战事失利后组建起一支抗日游击队,驰骋在浙西大地。游击队取得过夜袭乌镇、收复三山战斗的胜利,也有过钟家墩战斗的失利。在德清,朱希曾率部队与敌伪多次交战,战果累累。

朱希虽出生行伍,却酷爱诗文,常与秘书朱渭深、县党部秘书冯京等人以诗文唱和,他们的诗歌立足于对时境的忧叹和对国事的关心,高扬抗日爱国情怀。

不久,朱希等人的创作热情和抗战精神,感染了周边的很多人,德清当地的许多文化人和不少流寓德清的爱国志士纷纷加入其中。

他们当中,有湖州早期中共组织创建人、地下中共党员、抗日将领、爱国文人、进步青年等等。

他们都怀抱同样的救国热忱,穿行在水乡,与敌伪周旋。他们满怀理想、意气风发,共同坚守着必胜信心。

他们一起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歌创作运动,形成了湖州抗战史上一个著名的爱国诗派——戈亭诗派。

戈亭诗派的诗歌,后经编次整理,定名为《戈亭风雨集》,于1944年印刷出版。

离开戈亭时,一条宛若时光隧道的香樟树洞让我们恍如梦境。

它们枝繁叶茂,如同绿色的巨伞为世间带来清凉。道路两旁,香樟树亭亭如盖,连绵不断,形成了一条绿色的隧道。

秋日温暖的阳光穿透树叶,透着欲滴的绿色,满眼皆是绿意与光影。

生活的喧嚣,好像在这里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看不尽的绿景与惬意……

这是我的梦里水乡,一个到处流淌着诗意的梦境……

0 阅读:4

语兰谈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