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福明一篇文章直接捅破了天,已经打算好坐牢,汪东兴:砍旗之作

百年人物志 2025-01-23 12:05:18

2023年1月2日早上6时40分,曾获得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改革先锋称号的胡福明同志逝世,享年87岁。

胡福明是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的高材生,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完成研究生学业后,他原本是能够留校任教的,但因为爱人在无锡工作,他主动申请来到南京大学任教。

1976年底开始,胡福明敏锐地察觉到,当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身为一个年轻的理论工作者,他认为自己应该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场“战斗”中。

这段时间,胡福明在完成哲学系教学工作的同时,夜以继日地投入到了理论文章的创作中。

1977年2月,胡福明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社会正处于徘徊不前的处境。现实再次让胡福明陷入苦思,每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经过一个月的摸索和思考,胡福明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症结在于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于是,他开始酝酿写一篇战斗檄文,这篇文章就是后来轰动社会各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虽然开始了酝酿写作的过程,但胡福明心中却顾虑重重。过去几年,胡福明一直在参加劳动改造。如今,生活情况好不容易好转,如果写了这篇文章,未来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处境。但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他还是做不到袖手旁观,最后下定了决心,“就算是坐牢也要写”。

为了不连累身边的同志和家人,胡福明只能自己琢磨,不敢跟同事讨论,更没有告诉家人,让他们跟着自己担惊受怕。

很快,胡福明便定下了文章题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是马克思提出来的论点,毛主席也曾多次在公开讲话中强调过。

这一年夏天,胡福明的妻子生病住院,他每天晚上都在医院陪护,悉心照顾着妻子。等她入睡后,胡福明就在走廊里,搬来一条长凳作书桌,旁边摆放着一堆书和各种资料,借着走廊上昏暗的灯光查找资料。一边阅读,一边摘录下来,认真研究分析。

等妻子病愈出院时,胡福明已经找到了上百条相关理论,写下了2000多字的文章提纲,主题、观点、布局也已基本成形。

回到家里后,此时正值暑假期间,胡福明没有教学任务,他全身心投入到了这篇文章的创作中。仅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便完成了8000多字的初稿。此后几天,胡福明又先后进行了三次修改,最终确定了终稿。

文章写完后,胡福明思来想去,将文章寄给了《光明日报》哲学编辑组的组长王强华。文章寄出去后,胡福明心中忐忑、焦虑,他知道这篇文章的分量,甚至已经做好了坐牢的打算。

1978年1月,直到文章寄出去第4个月,胡福明才收到了回信,王强华在信中提出了修改意见,此后几个月里,胡福明一直忙于文章修改。

同年4月,胡福明收到了月底来北京参加研讨会的通知,此时,他隐隐已经察觉到了一些异常。因为王强华的修改意见从最初的“温和些”变成了“更有战斗力些”。胡福明从这一变化中意识到,这篇文章可能将要发挥巨大的作用了。

胡福明一来到北京,便被接到了《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的办公室里,在场的还有中央党校的同志。人到齐后,杨西光开门见山地说道:

“今天,把各位请过来,是讨论一下要怎么修改这篇文章。作者也来了,大家一起说说吧。”

说罢,胡福明的文章便被放在了桌子上。

此后几天,根据讨论会的意见,胡福明再次进行了修改文章的工作。完成了文章的修改工作后,胡福明便回到了南京。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篇文章究竟会不会发表,什么时间发表。

5月11日,胡福明的文章终于发表,刊登在《光明日报》头版重要位置,他仔细看后,发现文章有了一些修改,尤其标题加上了“唯一”两个字。

胡福明心中十分激动,但他不动声色地收好报纸,继续投入到了教学工作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经发表,便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随即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相继全文转载刊发。

持反对观点的人直言“这篇文章是砍旗”,砍倒了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汪东兴也几次点名批评胡耀邦,以及《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负责人。

尽管如此,《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理论动态》等党刊报刊相继发表了反对“两个凡是”的文章。7月,汪东兴在视察山东时,直言不讳地指出:“不要砍旗,不要丢刀子”。

很显然,汪东兴是“两个凡是”阵地坚定的拥护者,他将这篇文章定义为了“砍旗之作”。

很快,党内这些争锋相对的声音越来越大,再次引起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关注。7月21日起,邓小平相继在与党内同志们的谈话中,表态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提出不要设置禁区。

很快,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迅速席卷社会各界,尤其在文艺、科学、教育等几个领域点燃了一把熊熊大火。

在11月11日至12月15日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汪东兴相继作了检讨,承认“两个凡是”束缚了思想。

三天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一个新的时代终于开启了。而胡福明的那篇被人形容为“捅破了天”的文章,成为了新时代开启的导火索。

参考资料:百姓生活2018年12期、新传奇2023年4期、领导文萃2009年12期、旗帜文摘2019年3期、中华儿女2019年04期、环球人物2018年10期

3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