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丰顺县。
素有“梅州南大门,潮汕后花园”之称。清乾隆三年(1738年)建置。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潮客”文化。 境内的客家与潮汕两大民系和谐共处,孕育出典型的“半山客”文化,有省内独特的畲族风情及埔寨“烧火龙”。
一起来看丰顺名列前3批中国传统村落的5大古村落,你知道几个?
1 顺县埔寨镇埔北村
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埔北村,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
埔北村街道上有些古旧的小胡同、祠堂等,走街串巷,处处可见古韵。凤书楼寨边的"塘窟墟“(古时埔寨墟集市场),有三棵近五百年的古水松。
另外,埔寨火龙名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村民闹元宵的传统活动内容,尤其闻名遐迩。
2 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
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人称西门古寨,古寨于康熙八年建成(公元1652年—1670年),历经18个春秋竣工。其建筑结构独特,布局新奇,面积18000多平方米,城墙根据36天干,72地支,共108块弧形墙体围筑而成,呈蟹形,墙体每幅宽高二丈,墙厚0.5米,每块墙体有直径为20公分圆形枪眼,用粗砂、小石子,糯米泥及红糖拌和,迄今坚固无损。
古寨门口,门上写着“种玊上围”四个大字。始建于清顺治十年(1652年),创始人叫罗基盛,由邻近的龙上古寨迁出。当时清朝始立,龙上寨的一位先辈罗万杰,为明朝遗臣,一度试图恢复明室。因此在防御功能上下了功夫,有了坚固无比的108幅围墙。古寨共有三街六巷,构成八卦九宫格局。环绕寨墙边亦留有两米的通巷,横为街,竖为巷。
走进如今新楼村,只见坐落在古民居间的湿地公园与清澈的小溪互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值得每一位游客寻访。
3 丰顺县建桥镇建桥村
又名建桥围,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建桥镇。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建桥围古村落创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是布局严谨结构完整的古客家民居,在闽、粤、湘、赣客家围屋中属罕见独特,总占地面积近一平方公里,围内建筑面积20357.8平方米,有3街(东西向)12巷(南北向)24幢,至今保存完好。
城内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有上千间房屋,既留存有明初古巷,又有明代飞檐式的四合院建筑和清代防火山墙式建筑。 建桥围内的族群姓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国最大型的一座单一张姓宗族聚居的古民居建筑。
4 丰顺县丰良镇璜溪村邹家围
丰顺县丰良镇璜溪村邹家围,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落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因邹姓先祖在宋代至明代从福建迁至梅州大埔、五华,后迁至该地而形成村落。原名上兴围,因丰顺邹姓开基祖创始人邹瑞被当时的人尊称为“邹爷”,时人亦称“邹爷围”,故得名邹家围村。
整个村落由一座三进二横三围龙的围龙屋构成,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3800平方米,规模庞大,布局典型,结构独特,保存状况完好。据传当年从选址、布局到结构,都是平南王尚可喜上奏顺治皇帝后,特派国师曾白明亲临实地勘察定局的。
村内古建筑最具代表的宗祠是辑侯公宗祠,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十井十厅格局,坐南向北,由上中下三堂及两横屋、门坪、池塘、围墙、花胎等组成建筑群,一座“奉诰敕楼”按照清代从一品的规制建造。现保存基本完好,仍作村民逢年过节祭祀活动场所。
5 丰顺县汤南镇龙上古寨
丰顺县汤南镇龙上古寨,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古寨由三街六巷十二祠堂七十二合院组成,有“一门三进士,两协一天官”之美誉。古寨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相传南宋景炎年间,南雄府沙水镇巡检罗安从福建莆田来到此地,在此建寨与之相配。经过几代努力,逐渐建成一座占地面积16373平方米的圆形城寨。
古寨坐西向东,四周用青砖或三合土灰夯筑成高约5.5米,厚0.46米的围墙。城墙围筑而成的龙上古寨独具传统建筑风貌。围墙中间按八卦方位建有八个柜式哨楼。古寨开三个门,东门匾额为“耸壑昂霄”,南门匾额为“飞龙濯足”,北门匾额为“奋扬朝滨”,字迹笔力遒劲,气势磅礴。据古寨内的石碑记载:“东门楼始建于宋景炎年间。”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