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如何修?先造数字底座

南都N视频 2024-12-12 07:41:59

“想致富,先修路”这句俗语正在低空经济行业内引发共识。12月8日,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主办的“低空经济与智慧交通”高端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发展低空经济需要先进行低空路网建设,没有“天路”,低空经济的核心将无法运行。南都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据专业模型估算,1亿元“天路”投资将带动2.8亿元的GDP增长,解决8400个就业岗位,经济效益不言而喻。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低空路网的建设还面临重重挑战,比如空域资源的规划使用、资金来源、技术集成使用等。对此,有专家建议,鼓励地方先行试点,突破传统观念,将成功的案例加以推广。

低空空域资源如何盘活?投资1亿元“天路”将带动2.8亿元GDP增长

欲修低空路网,就不得不仰望头顶上这片天空。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片空域资源如何使用、如何规划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对此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某地出让低空经济经营权的新闻,再度引发本次论坛的热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在会上表示,低空也是一种自然资源。

“低空空域除了具有自然资源的属性以外,还具有经济属性,只是我们还未充分挖掘。”中国民航局民航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小罕在会上谈到,根据专业模型估算,投资1亿元的“天路”,将带动2.8亿元GDP增长,解决8400人的就业。同时,“天路”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一大批关联产业,包括飞行平台制造、系统研发、航路规划、通信设施建设、低空路网监管、地图更新等。因此,在廖小罕看来,随着低空经济时代的到来,低空空域的经济属性在某种程度上需要进一步深化认知,并且盘活,顶层改革需要跟进。

修“天路”钱从哪里来?鼓励多元化市场投融资方式

低空路网建设,钱从哪里来?据有关专家梳理,此类投资渠道包括财政直接投入,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地方政府专项债,股权合作等投融资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

南都记者注意到,从以往出台的政策来看,多元化市场投融资方式是重要渠道。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创新投融资政策、鼓励采用多元化市场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2023年国办转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重点领域包括公路、铁路、民航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等交通项目;2024年中国民航局颁布《民航空管收费行为规则》,并明确基本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非基本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价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廖小罕还特别谈到,目前,低空路网规划建设责任部门缺位,物流运营商“上天”需要自己着手“三通一平”(空域评估、空域申请、航线划设)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有关部门提供路网基础设施支撑。因此,包括陈军在内的多位专家呼吁有关部门牵头,发展低空经济。

南都记者从多方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筹建低空经济专管司局,统筹低空经济发展。此前,民航局成立了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组,工信部成立了低空领导小组。

天空没有附着物如何建路?将低空现实空间转变为低空数字化空间

在天上修路和在地面修路有诸多不同。陈军说:“空中道路与地面道路不同,其修建和运行的难度、风险非常大,天空没有附着物,不像地面有马路牙子、红绿灯等可以做参照物,因此,需要电子围栏、电子红绿灯等的建设。另外,只有‘天路’还远远不够,其间还需要导航、飞行管控等技术的加持。换言之,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将现实世界转化为数字化世界,将低空现实空间转变为低空数字化空间。”

因此,陈军建议,打造低空经济的数字底座。针对大规模、高密度低空飞行需要,要为飞得起来、飞得安全提供飞行通道,需加快研制低空三维导航数据模型,遵循民航军航划设的飞行路径,构建低空三维航图,实现从地面到低空的多维度、多尺度导航信息的集成,低空发展需通过高密度智能管控才能飞得安全,飞出经济效益。

在建设数字底座方面,南都记者关注到,一些地方已有行动。以深圳为例,其建设了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完成服务网、航路网建设,具备飞行计划处理、航空情报服务、航空气象信息服务、低空数字空域图、导航、监视等功能。深圳致力于打造业内领先的低空算力平台,形成空域、飞行等职能管理服务基础能力。同时,深圳还依托5G、5G-A通感一体、卫星通信等技术,复用与新建相结合,构建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低时延的空—天—地融合通信网络,实现起降点和运营航路全覆盖。

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低空经济不是空喊口号,可以在一些城市先行试点,最终形成成功的案例加以推广。

采写:南都记者 杨文君 发自北京 图片由奇域AI生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