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梁孟松,估计大陆还停在28nm”
“梁孟松是我见过世界一流高手中的第一名,如果有华山论剑的比赛,他可以一对一打赢所有的技术人员。”
台积前研发处处长杨光磊这样评价梁孟松的。
杨光磊的评价不仅是对梁孟松个人的极高赞誉,更是对中国芯片产业巨大进步的肯定。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科技圈的芯片奇才:梁孟松,以及他带领中芯国际实现的惊天逆转。
台积电发展时期的6位核心人员:杨光磊、梁孟松、蒋尚义、林本坚、孙元成、余振华。
这里面随便一位就是大师级别的存在,而梁孟松就是专门负责制程技术开发的工程师,给台积电创下了许多技术专利。
由于与台积电的高层管理出现分歧,离职到了三星,带领技术团队直接从22nm发展14nm,由于台积电的干预而离开了三星,加入了中芯国际。
梁孟松:科技圈的“拼命三郎”梁孟松2017年加入中芯国际,当时中芯国际被卡在28nm上面好多年了,接过了28nm的盘子后,不到300天,就将28nm良品率提升到90%。
之后不仅突破了14nm,更是将目光投向了7nm,在多年前就表示已经掌握7nm、5nm等先进制程工艺的技术,只要EUV光刻机到位,就可以展开量产测试。
7nm的“咬牙拼命”7nm,这个数字在芯片制造领域意味着什么?它是技术的分水岭,是未来趋势的代名词。没有EUV光刻机,7nm制程几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然而,梁孟松和他的团队,就是在没有EUV光刻机的情况下,用替代方案突破了技术封锁,针对光刻、蚀刻等关键环节,引入了新的技术参数,它可以将7nm的芯片通过叠加等多种技术途径能达到5nm的效能。
还将良品率从3%提高到了95%以上,这对于芯片制造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梁孟松的工作热情和对技术的执着,让中芯国际在几乎被掐断供应链的情况下,将中国芯片从“低端制造”带到了全球舞台。就像打游戏里的BOSS,即使装备垃圾、资源短缺,也能凭借智慧和毅力赢得胜利。
全球半导体的“剧本杀”过去,芯片行业一直是“西强东弱”。但7nm的突破,意味着中国芯片终于撕开了技术封锁的口子。从28nm到7nm,中国只用了不到6年时间。这是一场技术领域的“剧本杀”,而中国芯片在“被封锁”的剧本里硬生生杀出了活路。
虽然EUV光刻机是最复杂的机器,国家的大力支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加上众多的科研机构和科学技术人员,以及全球最大的全产业链
,目前上海微电子已经能生产DUV光刻机,解决EUV光刻机只是时间的问题。杨光磊的“真心话”台积电的杨光磊,作为芯片行业的顶尖工程师,他对梁孟松的评价不仅是尊重,更是一种危机感。
中国芯片从28nm到7nm的飞跃,只用了几年时间,这背后的技术积累和创新速度,绝对不是“摸鱼”可以解释的。这不仅是对中国芯片产业的肯定,也是对梁孟松个人能力的极高认可。
技术封锁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放弃努力。梁孟松的故事,正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带着团队,在最难的局面下创造了奇迹。不是因为条件好,而是因为人心齐,敢拼命。
未来,中国芯片不仅会打破封锁,还会创造出新的技术可能性!认同我观点的伙伴,请点“赞”支持一下,也欢迎大家留言探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