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28年的时候,马扩带领着十几万人的队伍在临清这个地方展开了抵御金兵的战斗。那时候的情况很危急呢,他便派人去向南宋朝廷请求援助,可南宋的赵构呢,对马扩这边的艰难处境压根就没什么反应,完全是无动于衷的状态。结果呢,马扩在这场战斗中战败了。战败之后,他逃到了扬州。然而到了扬州后,他马上就被解除了手中的兵权,而且还被革了职,就这样闲置在家里度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呢。过了几年,马扩又在地方上担任了职务。但他心里一直特别痛恨秦桧这个人,可能实在是不愿意和秦桧之流同处一朝为官吧,最后就又辞去了官职,回到家里去了。
赵构在人们心中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呢?那基本就是不停地逃跑。他从河南开始,一路奔逃,最后跑到了临安,就那样龟缩在东南的一个小角落里。而且,他宁可对金国低三下四地称臣,还年年给人家纳贡,也全然没有想要北伐中原、去收复那些已经丢失的大片国土的想法,更别提把被掳走的徽钦二圣迎接回来了。
在南宋时期,有诸多英勇的抗金将领,然而他们的命运却令人唏嘘不已。就说那大名鼎鼎的岳飞吧,他可是一位战功赫赫的抗金名将。岳飞一心想要收复失地,带领着岳家军与金兵进行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打得金兵是闻风丧胆。可谁能想到呢,就是这样一位忠勇无比的将领,最后竟然被处以死刑,含着无尽的冤屈和愤恨,命丧风波亭。那风波亭,也因为岳飞的这一悲惨遭遇,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伤痛之地。还有韩世忠,同样是抗金的重要将领。他在战场上也是勇猛非凡,为抗击金兵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后来,他却被解除了兵权。面对这样不公平的对待,韩世忠一开始也是气愤难平,甚至都准备有所行动了。不过呢,好在最后韩世忠选择了主动妥协,这才侥幸逃过了一劫,没让自己陷入更为悲惨的境地。另外像牛皋、邵隆等这些名将,他们始终坚守着抗金的信念,一心想要把金兵赶出南宋的疆土。可就因为他们这份坚决抵抗的态度,惹恼了秦桧那个奸臣。秦桧为了达到自己的丑恶目的,竟然用毒酒害死了牛皋、邵隆等人。这些名将的离去,实在是南宋的一大悲哀。本应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也让南宋在抗金的道路上失去了诸多中流砥柱,国运也因此愈发艰难起来。
在宋代众多抗金名将里,像岳飞、韩世忠、邵隆、牛皋这些名字,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他们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不过呢,有一个叫马扩的人,跟他们比起来,知名度可就低太多啦。要是对宋代历史不太了解的人,很可能都不知道马扩到底是谁呢。但实际上啊,在宋金那个时期,马扩的地位可不一般哦。他的地位比起韩世忠、岳飞来,那可是要高出好几个档次呢。要是当初他没有被赵构给“雪藏”起来,没受到那样的限制,说不定他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在当时的影响力也会更加深远呢。
那马扩究竟是怎样水平的人才?可以说他就是那种能力极为全面的“多边形战士”呢。无论是外交方面,去跟各方周旋沟通;还是屯田事务,组织安排相关事宜让粮食生产有保障;又或是亲临战场打仗,指挥作战奋勇杀敌;再到治理地方,把当地管理得井井有条,他在这些方面可都表现得相当出色,每一样都是行家里手。而且,马扩还亲身见证了北宋末年好几件重大的军事与外交事件呢,像海上之盟、燕京之战以及靖康之变等,在这些事件当中,他可不是个无关紧要的小角色哦,而是其中主要角色之一呢,发挥了颇为重要的作用。
在公元1120年的时候,宋徽宗心里一直惦记着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这块地方呢。于是呢,他就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要和金国联手,为此还结成了所谓的海上之盟。而在这件事情当中,有负责奉命出使金国的大臣,其中主要负责这件事的是赵良嗣,另外还有马扩呢,他是充当副手的角色一同前往金国的。
当时北宋国力颇为虚弱,在进行海上之盟的谈判过程中,赵良嗣的表现是不断做出妥协,整体给人一种“懦弱”的感觉。就拿签署协议这件事来说吧,北宋方面最为担忧的情况就是金国撇开北宋,单独和辽国进行议和。而面对赵良嗣的这种担心,阿骨打明确地告知他,就算是出现了金国与辽国议和的情况,之前答应要把燕京交给北宋的承诺那肯定是会兑现的,让他尽管放心便是。
在北宋时期的外交领域中,有两个人物值得一提,一个是赵良嗣,另一个便是马扩。相比之下,马扩在外交方面的表现堪称出色,他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外交任务,做到了不辱使命,成功地基本维护了北宋的尊严。在与金国打交道的过程中,金国的两位大将,也就是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他们都对马扩十分欣赏,都愿意主动和马扩结交朋友呢。而在面对辽国的时候,辽国那位颇具声名的耶律大石,也深深被马扩所折服。马扩所展现出来的出众口才,在外交场合中能够条理清晰、言辞得当,让人不禁为之赞叹;还有他那非凡的勇气,在面对各种复杂局势和潜在危险时都毫不退缩,这诸多闪光点都让耶律大石对他钦佩有加。
话说有这么一件事儿,北宋派人出使辽国啦,这人便是马扩。到了辽国之后,耶律大石就向马扩提出了质问呢。面对这样的情况,马扩可是表现得极为从容,应对起来那是有条不紊的。您知道吗,耶律大石心里对北宋那是相当痛恨,为啥呢?就是因为北宋背弃了澶渊之盟嘛。可马扩也不是吃素的,面对耶律大石的指责,他依据道理,一项一项地展开驳斥,丝毫不落下风呢。没想到的是,耶律大石倒也没有过多地为难马扩,还专门设宴来招待他呢。等招待完了,耶律大石就对马扩说啦,让他回去告诉童贯,说辽国这边可是随时都做好准备要战斗的,让北宋那边也心里有个数儿。
在外交事宜上,马扩那可真的是竭尽全力了,一心就想着要全力维护北宋的尊严呢。可谁能想到啊,北宋的军队实在是太不给力了,表现得太差劲啦。就说童贯带领的军团吧,在白沟河那儿打了一场大败仗,好家伙,十几万的大军一下子就溃败得不成样子了。这情况让阿骨打知道了,他都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呢,心想着北宋的军队怎么就这么不经打。这时候马扩呢,就赶忙出来解释啦,他说宋军这其实是在使诱敌之计呢,是打算先把敌军引过来,然后在后方再组织力量进行反击。解释完之后,马扩还跟着阿骨打一块儿去攻打燕京了。
在公元1123年的时候,金国的首领阿骨打因病离世了。随后,他的弟弟吴乞买继承了王位,而金国对待北宋的策略也自此发生了改变。到了1125年,金国已经做好了向南出征的准备。在这样的形势下,马扩又一次肩负起出使金国的任务。他一路前行,来到了云州,要在这里拜见金国的重要人物完颜宗翰。完颜宗翰见到马扩后,特地设宴来招待他。在宴席之上,完颜宗翰神色凝重地对马扩说道:“你就安心吃了这一顿饭吧,吃完之后便回去。要知道,下一次咱们再碰面,那就只能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了。”
话说在金军南征之时,马扩不得不结束了他的外交生涯。之后呢,马扩就到两淮地区去招募那些精壮的士兵,他心里想着要组织起一支队伍去勤王,也就是要前往开封和金军展开战斗,保卫家国嘛。可没想到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出了状况。宋军内部居然出现了争斗的情况。而马扩呢,他带着招募来的勤王军好不容易抵达了真定这个地方。这时候,刘子羽出现了,他对马扩产生了怀疑,觉得马扩可能早就已经投降了金国。而且,这两人在抗金的策略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呢。就因为这些原因,刘子羽最后竟然把马扩给投进监狱里去了,这可真是让人叹息。
大家知道吗?完颜宗望和马扩可是熟人呢。想当年,马扩奉命出使金国的时候,负责接待他的就是完颜宗望哦。在海上之盟那个时期,这两人还经常一块儿出去打猎呢,而且,还会比赛射箭,通过这些相处,他俩之间的感情还挺不错的呢。
话说那完颜宗望可是极为爱惜人才的,在他眼中,马扩颇具才能,所以心里就盼着马扩能够归顺金国。为此呢,他还许下了诱人的承诺,说要是马扩肯过来,就授予他官职,而且还能让他继续带兵去打仗呢。然而,马扩这边却有着自己坚定的想法。他深知自己是宋朝的子民,怎么能与自己的祖国为敌呢?再者说了,背叛朝廷这种事,他压根就没想过,更不可能去做。所以,面对完颜宗望给出的条件,马扩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为金国效力的要求。
话说那完颜宗望啊,曾多次试着劝说马扩,想要让马扩归顺金国呢。可这马扩呢,态度很坚决,就是不愿意依从,不肯归顺金国。不过呢,完颜宗望倒也挺大度的,并没有因此就去为难马扩。随后,完颜宗望还特意告知马扩说:“你呢,可以选择不为我们金国效力,这我不强求你。但是呢,你也不能往南下去,可别再继续和我们金国作对、对抗啦。”
那马扩既不归顺金国,也没有投身到抗金的行列之中,那他究竟在做些什么呢?原来啊,是完颜宗望帮着马扩开了一家酒馆,好让他能在这兵荒马乱的世道里谋得一份生计。
咱们从私人方面来讲,完颜宗望对马扩那可真是够意思的,一点儿都没有为难这位老朋友呢。您想啊,要是宋金之间没有爆发那场战争的话,马扩能结识到完颜宗望这样的朋友,那可真得算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儿啦。
话说马扩开了一家酒店,可这酒店啊,从一开始就注定没办法长久经营下去呢。为啥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啊,马扩他可是一位忠义之士,心里一直都惦记着抗金这件大事呢。他时刻都没有忘记要和金兵对抗,把被金兵侵占的土地给收复回来,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所以,只要一等到合适的时机成熟了,马扩肯定就会毫不犹豫地扯起旗帜,去号召大家一起起来反抗金兵,为了那收复失地、捍卫尊严的目标而奋勇抗争啦。
在1127年的时候,金国的完颜宗翰以及完颜宗望带领着军队成功攻克了北宋的都城开封。这一下可不得了啦,他们把北宋的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二圣”都给俘虏了去呢。而且,还把赵宋宗室的那些人一股脑儿地全都给打包带走了,就这么一路被带回了辽东地区。这一事件在历史上那可是相当有名的,被称作靖康之变,也正是因为这场变故,曾经辉煌一时的北宋王朝就此灭亡了。
北宋遭遇金国的入侵而灭亡,山河虽依旧在,可这国破的惨状实在令人痛心。马扩便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内心悲痛到了极点。然而,马扩并没有沉浸在悲痛中一蹶不振,他一心想着要为抗金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能够筹集资金招募更多有志之士一同抗金,他甚至不惜卖掉自己经营的酒馆。之后,马扩在五马山寨竖起了抗金的大旗。这面大旗就像是一种号召,吸引了天下众多忠义之士纷纷前来响应。就这样,在他的努力下,聚集起了十几万人马,而马扩也凭借着这份热血与担当,成为了河东、河北一带抗金义军当之无愧的首领,带领着大家开启了抗金的征程。
话说在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里,马扩在五马山寨所展开的斗争,那可是掀起了一轮气势磅礴的抗金高潮。时间来到了1128年,当时的金国派出了军队分两路进行南征。其中,完颜宗辅率领着东路军,气势汹汹地朝着山东、河北一带进发,而他们此次行动的重点呢,就是要对在五马山寨的起义军展开围剿行动。
话说马扩,和完颜宗辅展开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激烈厮杀呢。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马扩那可真是拼尽了全力,带着手下的队伍狠狠地给予金兵极为沉重的打击。不过呢,金兵也不是好惹的,这一番恶战下来,起义军自身的损失也是不小的。面对这样的局势,马扩心里清楚,单靠自己和起义军的力量,要想彻底打败金兵是很困难的,于是他赶紧向南宋发出了求救的信号。他满心期待着,盼着南宋的赵构能够派出军队进行北伐,这样大家就能联合起来一起对抗金兵啦。可谁能想到呢,这求救信号发出去后,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根本就没有了下文。而那赵构呢,就这么坐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既不派兵支援,也没有任何其他的行动,完全就是坐视观望的态度。可怜的马扩没办法,只能带着起义军继续孤军奋战啦。但终究寡不敌众,最后那五马山寨还是不幸地陷落了。
话说马扩成功突围之后,便着手开展一系列抗金行动。他积极招募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将他们组织起来,组建起了一支义军队伍。这支义军随后转战至临清地区,临清可是个关键之地,因为那里有运河经过,而运河上有着诸多的粮食资源。马扩他们看准了这一点,于是果断出击,成功夺取了运河上的粮食,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抗金大业一点点地积蓄着力量。然而,马扩他们的举动引起了金兵的注意。金国方面,完颜宗辅和完颜昌两位将领率领金兵出兵前来征讨。双方在临清这个地方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喊杀声震天,战况十分焦灼。在这艰难的时刻,马扩想到了向南宋的赵构求助,希望能得到南宋朝廷的支援,好让自己的义军能在这场与金兵的对抗中有更大的胜算。可没想到的是,南宋方面最终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前来相助。就这样,孤立无援的马扩所率领的那支义军,在后续的战斗等情况的影响下,队伍的力量逐渐消耗,到最后几乎损失殆尽了。
话说那五马山起义军啊,人数着实不少呢。然而,其战斗力却并不是很强悍。并且啊,他们还没办法得到朝廷方面的增援支持。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最终的结果其实也不难想象啦。就拿临清之战来说吧,在这场战斗里,马扩所率领的起义军遭遇了极为惨重的状况,几乎是全军覆没。不过马扩倒也是英勇非常,他带着身边仅剩的十几个人,一路浴血奋战,拼命突围,总算是从那凶险的战场上冲了出来。之后呢,马扩便来到了扬州,去投奔赵构了。
马扩满心以为赵构会接纳自己呢,还指望着赵构能够肯定五马山起义军在抗金这件事上所立下的功劳。可哪能想到呢,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不但兵权被剥夺了,还被革了职,只能回家去休养了。在这之后,马扩其实也有再次出来当官的时候,然而呢,情况却很无奈,他没办法去招募兵马用以抗金了。马扩心里对秦桧误国的行径那是痛恨极了,实在是看不下去这种局面,于是又一次选择了辞职回家,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直至终老。
马扩这个人,不管是担当使者的角色,还是去招募那些忠义之士一同抵抗金兵,他可都是坚定不移地在捍卫宋朝的利益呢,完完全全就是为了宋朝而在奋力战斗。可大家就纳了闷儿了,为啥赵构呢,他既不愿意给五马山起义军派去增援的力量,还把马扩的兵权就这么给剥夺了呢?要知道,马扩最后兵败了,那是因为南宋根本就没去救援,在这种时候居然还把人家的兵权拿走,赵构这么做,真的是太过分啦。
大家知道吗,马扩被剥夺兵权这件事,其实是在意料之中的。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赵构对马扩那是没法原谅的哦,尽管马扩对宋朝那可真是忠心耿耿没得说。就说在五马山起义的时候吧,马扩一心想着要壮大起义的队伍,于是呢,他做出了一个举动,就是拥戴信王赵榛来称帝,还以此号召大家起来一起抵抗金兵呢。可就因为这事儿,把赵构给惹恼啦,所以最后马扩就被剥夺了兵权咯。
在封建王朝时期,向来有“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样的说法。那对于南宋的赵构来说呢,又怎么能够容忍得了赵榛和马扩呢?先说这赵榛吧,有一种说法是他已经被金国给俘虏到辽东去了,而在五马山的其实是赵恭呢。不过呢,不管到底是赵榛还是赵恭,这对赵构的态度可没什么影响,他就是容不下和自己可能存在权力纷争的人呢。再看马扩,他积极抗金这本身确实是没错的,是很值得肯定的爱国之举。但是呢,他拥戴赵榛这一点在赵构看来那可就是大不应该啦。在赵构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觉得马扩这么做是触碰到了他作为皇帝所不能容忍的底线啦。
咱们来说说赵构这人,他的格局着实是太小啦。要知道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作为帝王,本应该积极去拉拢各方人才,要充分展现出那份宽容大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争取人心才对嘛。怎么能借着公事的由头去报自己的私仇呢?就说马扩吧,这人能力可是相当出众的。要是赵构当初没有把马扩的兵权给剥夺掉,而是放手让马扩继续带领军队去征战沙场,那南宋时期抗击金兵的事业,恐怕就会呈现出和后来完全不一样的局面啦,说不定会发展得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