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麦麦
对股票感兴趣的朋友可能知道这样一句话“美股赚钱,但学不到技术,A股一直赔钱,但个个是人精”。
宏磊股份实控人戚建萍,也就是前诸暨女首富套现34亿后,完美离场。
但她却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空壳公司,把剩下的烂摊子留给了七万多的股民。
一家五口费尽心机,从股票里赚了三十多个亿。
最后拍拍屁股走人,卷走了这么多家庭的血汗钱,实在是太可恨了!
从一开始正经做生意,到最后在股市中大肆敛财,您是否也很好奇他们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一、放弃铁饭碗、着手创业
戚建萍,曾是一个在商界中叱咤风云的女强人。
从小会计一跃逆袭为诸暨女首富,她的创业故事堪称一段传奇!
如果不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卷钱套现,恐怕现在商界大佬中依旧有她的一席之地。
1981年,17岁的戚建萍考上了江西财经学院(江西财经大学),主攻会计专业。
大学毕业后,她就听从父母的安排,进了一家食品厂当会计。
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让她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在别人眼里,她的工作稳定,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铁饭碗”。
可在她眼中,这却是一个枷锁。
在那个年代,城市发展普遍落后,刚建成地级市不久的鹰潭也开始对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经济。
这也让戚建萍,嗅到了一丝商机。
虽然是城市,但资源十分落后,很多生活必需品都需要从其他城市运过来。
在别人眼中,或许是落后偏僻的地方。
可对戚建萍来说,这确实是发家致富的好机会。
因此,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铁饭碗,辞职创业。
1985年,她在热闹的地段开设了“华丰商场”。
主要经营五金、百货以及杂货业,凡是生活中能用到的东西,在她这里基本上都能找到。
并且她还动用了自己在食品加工厂的人脉,解决了新鲜蔬菜供应问题。
如此一来,商场越做越大,成为了当地最受欢迎的购物中心。
短短几年时间,她就凭借“华丰商场”挣到了第一笔财富。
1988年,她又将目光投向了饮品行业。
当时这个行业在国内才刚刚起步,饮品利润比食品高多了。
于是她又用赚来的钱投资创办了饮品厂,自产自销,一时间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进入九十年代后,国内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再加上深受外资影响,导致饮品厂的收益逐年下滑。
意识到这个行业已经饱和的戚建萍,又再次瞄准了铜器这个行业。
1996年,她又着手铜器行业,凭借灵敏的商业嗅觉成立了一家不含氧气筒的工厂。
仅用了几年,她就又在铜材行业打出了名气。
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后,戚建萍选择衣锦还乡,将铜矿厂迁到了浙江诸暨。
2011年,浙江宏磊铜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开始发行股票,成为一家“A股公司”。
然而,当她将宏磊股份带上资本市场后,一切却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二、在“圈钱”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宏磊股份成功上市,本该是他们大干一场好时机。
可戚建萍一家五口,却完全没有把这个公司当回事的意思。
公司刚上市不久,就出现了亏损的问题。
连年的亏损让股民也看不到希望,很多个家庭支离破碎,陷入了绝望。
本是看中了戚建萍的能力,能跟着喝一口肉汤。
没想到自己却变成了那个被宰的人,这些股民能不愤怒、不绝望吗?
一上市就变脸,宏磊股份这番操作属实是令人感到气愤不已!
更糟糕的是,有报道称戚建萍存在违规占款的问题,民间举债高达25亿元。
这些钱,都被她完美地转移到了与上市公司无关的地方。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她并没有选择继续坚守,而是选择逃避、想尽办法脱身。
她以公司重大重组的名义,将上万名股民蒙在鼓里,成功套现33.6亿。
根据网上曝光的实控人信息可以得知,戚建萍作为公司主要负责人,持股比例50.50%。
其余四位分别是弟弟妹妹,戚建华、戚建生,以及自己的儿女,金敏燕、金磊。
一家五口合计持股比例高达64.6%,相当于是家族性企业了。
2016年,为了逃避责任,她们一家直接上演了一场“清仓大甩卖”。
将手中64.6%的宏磊股票全部抛售,成功到手36亿。
2012年公司成功上市,仅过了4年,实际控股人全跑光了。
看来,上市集团也并非这么可信,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是套现跑路。
最夸张的是,一家五口完成股权套现后,又成功以15亿的价格把原有的业务资产买了回去。
也就说,她们一开始卖了36亿,逛了一圈,又成功以15亿的价格收了回来。
不费吹灰之力,就白白到手21个亿。
不得不说,戚建萍心中的小算盘打得确实够快。
在这之后,宏磊股权三次易主,而戚建萍却早已成功全身而退。
三、三次易主、全身而退
第一次出售股票后,接手人是郝江波。
本以为是捡到了大便宜,没想到最后直接烂在了手里。
他接管后宏磊股份后,立马抛下了自己的主业。
随即又买下了一家第三方的支付公司,并正式更名为“民盛金科”。
在这之后,他开始全力发展民盛金科,并将它打造成一家金融性机构。
不过郝江波一番操作下来,投进去了许多,但却并没有捞到什么利益。
一番挣扎过后,公司效益依旧平平无奇,甚至还连年亏损。
2018年,郝江波又将公司卖给了一个叫霍东的80后老板。
接手后,霍东直接将公司更名为“仁东控股”,希望能带来新的转机。
然而,即便表面再怎么折腾,依旧是换汤不换药。
外面看起来焕然一新,实则公司主要业务早已是一片混乱。
自从霍英接手后,公司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两位接盘侠不仅没捞到钱,还把这个烂摊子搞得越来越烂。
如今,公司的所有股份都被抵押,其他的小股东也早已抽身跑路。
最终,法院宣判公司破产,并责令相关负责人重整。
而那七万多股民,不仅没有等到曙光,反而等来了破产的消息。
反观戚建萍一家,早已从烂摊子中脱身,成功套现跑路。
接手的人,抱着大干一场的期望,最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结语:
或许会有人说,法院宣判公司重整或许会迎来新的希望。
可事实情况却是,重整就是新一轮收割的开始。
资本永远不会共情股民,新的接盘侠来了,也只是想从中捞油水。
最终依旧是无辜的股民,承担所有后果。
信息源:
免责声明 :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挺好的。证监会出来说2句
炒股没有穷人 都是看不上银行利率的 有钱的韭菜罢了
又一精英离开中国(留在中国的只能是人精)
这些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搞实业没有搞金融来钱快,只要良心没了就能挣更多的钱
咆哮: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