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希望孩子聪明,但什么因素决定小孩的智力呢?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提高孩子的智力,让他们更聪明?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商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环境因素包括,营养、教育,生长环境。
遗传因素对智力影响的证据举例:
双胞胎研究实验发现,相对于异卵双胎,同卵双胞胎的智力水平更接近。即使是在同一个家庭长大,亲生兄弟姐妹的智力也比领养的孩子更为相似。
环境因素对智力影响的证据举例:
单独抚养的同卵双胞胎之间的智力差异大于在同一环境中抚养的同卵双胞胎之间的智力差异。入学出勤率对智商分数有影响。母乳喂养12个月或以上的儿童在30岁时智商较高。遗传对智力的影响不是由某个特定的基因决定的,即不存在单一“智力基因”。
智力本身是多维度的,涉及到大量的基因。此外,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智力水平的最终表达。这与我们讨论的基因、环境和身高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如果孩子的父母都很高,那么小孩很可能长得很高。然而,一个孩子能长多少,能否充分发挥身高潜能,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
同样,儿童也可能从父母那里继承智力基因,但如果儿童在营养不良、缺乏教育机会等恶劣环境中成长,其智力发展将受到严重抑制,其遗传潜能将得不到充分发挥。研究发现,家里第一个孩子的智商往往高于弟弟妹妹。
或许很多人不同意,因为基因实际上是随机的,老二、老三很有可能抽到智力的“上签”。你可以理解为,在更大的人群里范围内,大哥的整体智力水平可能高于他的弟弟和妹妹。
许多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第一个孩子通常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而父母往往期望家中年长一些的孩子在许多方面表现更好。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以及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将影响小孩能否发挥潜能。
事实上,提高孩子的智商是非常困难的,学霸不是打出来的,是生出来的。我国有句老话叫“不打不成器”,部分父母认为应该用武力教育孩子,否则小孩就记不住教训。然而研究发现,体罚可能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不要说打小孩,你大喊大叫,孩子也会吓得目瞪口呆。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例子。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彼此之间并不觉得有智力上的差异。有些孩子因调皮捣乱总是被父母打,动不动就一掌拍头上。多年后再见,觉得整个人已经失去灵气,变得愚钝了。所以下次忍不住想“教训”孩子之前,不妨先问自己,你想让孩子变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