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近日。
笔者看到这么两句话。
其一是“唱歌张,演戏刘,全能郭,慈善黎”。
其二是有位华迷说,“郭富城在所有大龄明星里发质最好”,而另一位华迷则说,“刘德华的更好,再过五六年就看得出来了”,前者又言,“这个别乱说,目前确实郭富城发质最好,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诸位作何感想?
见此图。
有位“燕”兄又当有一场吐槽。
不错,这张图,笔者放上了五十八岁的郭富城、三十岁的黎明,以及不到四十岁的张学友和刘德华。
这确实不公平。
但这也恰是,郭天王禀赋不凡且多年自律的“旁证”,更是基于审美,并有益身心健康的做法,完全是在为诸多天王粉考虑。
而与年岁和样貌相比,笔者更想讲的,是眼中的天王。
他们的光芒,与阴影。
先说,谁人最红。
从这个命题,就当能懂,四人都可谓“人中龙凤”,不然,就不是拼“最红”,而是拼“最衰”了。
但空口无凭,总不能粉丝一人一句“最红”,就能当真。
笔者的观点,是他们都很红,如果一定要争一个“最”字,得分阶段,也要看领域、分地域。
而所谓“红”,也一定要有一些标志性的东西。
简单讲,诸如张学友1985年步入香港乐坛,首张专辑卖破二十万张,刘德华从1990年踏足乐坛颁奖礼,就夺TVB“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黎明乐坛出道第二年,就拿十大中文金曲的全年最高销量大碟奖,郭富城乐坛出道,就接连三张专辑卖破百万张。
又如两大家族、三剑客、双子星及四大天王等坊间名号。
再如更多时段的TVB“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和金曲金奖,香港电台的“全球华人最受欢迎男歌手奖”、“全年最高销量大奖”和至尊金曲、叱咤乐坛流行榜的“男歌手金奖”和至尊歌曲大奖,以及香港IFPI销量榜冠军。
甚至还包括,肖像写真销量、演唱会声势、唱片公司过档价码、香港电影票房年冠、知名品牌的合作与代言等等。
这些现象,其实就都是,某种“最红”的表现。
不过这些事情,都早已陈列在过去,只要不是眼盲心瞎,根本就心如明镜,何庸再去争执或者诋毁?
谁人最红,不需要争。
而关于天王,还有什么可讲?
仍然离不开音乐、电影、广告甚至是跨界。
就音乐来讲,四人都早就过了巅峰岁月,也不管粉丝承认与否,他们都已经步入了“情怀”阶段。
张刘已过花甲之年,体能和嗓音都衰退严重,还能唱多久?
这绝对是个问题。
反而郭富城和黎明,相对要年轻几岁,显然会有更多岁月可供“挥霍”。
郭富城更有样貌和体能的优势,甚至还在极力开拓海外市场,这一点,显然不应该被低估,毕竟,放眼当下,偌大华语乐坛,还有几人,有这个能力?
或屈指可数。
回头再看。
四大天王的“成王”,虽然起于乐坛,但这四人“能唱能演”,对他们在娱乐圈的走势来讲,也同样是一大助力。
所以若论天王,撇开电影,单谈音乐,眼界就显得非常狭窄。
张学友边唱边演,刘德华、郭富城和黎明则先演后唱,他们都同样,在双栖乃至多栖的路线上狂奔。
甚至如果认真说起来,刘张在电影上的疯狂程度,曾经一度旗鼓相当,而郭黎在精力投入上,反而要更小一些。
比如迄今来讲,张学友的电影数量,也要排在四大天王第二夺的位置上。
只不过,数量和成就并不能对等。
也当真有分别。
上世纪九十年代。
四大天王不但叱咤乐坛,在影坛也同样风生水起。
刘德华一直走势稳健,郭富城异军突起,黎明和张学友,二人虽然商业票房一向表现普通,但咖位也不弱。
新世纪过后,刘、张、黎、郭四人皆渐次晋级影帝,拿过奖的作品,分别是《暗战》、《男人四十》、《三更之回家》、《大只佬》、《无间道3》、《三岔口》、《父子》、《桃姐》和《踏血寻梅》。
其后,黎张分别以《抢红》和《海关战线》,终止了自己的大银幕生涯。
而迄今来讲,刘郭二位,不但是香港影坛硕果仅存的巨头其二,也将继续角力。
所以不管有意无意、水平高低,粉丝之间,确实还有得争。
这在评论区就可见端倪。
笔者观点。
就商业票房而论,刘德华均衡性可称王,郭富城在爆发力上更胜一筹。
以奖项论,刘德华仍然领先。
再论作品,郭富城持《风云雄霸天下》、《父子》、《最爱》、《浮城大亨》、《寒战》、《踏血寻梅》、《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无双》,对阵刘德华《五亿探长雷洛传》、《暗战》、《无间道》、《桃姐》、《追龙》、《扫毒2:天地对决》和《拆弹专家2》。
问一句,谁人更强?
在笔者看来,若综合电影品质、口碑和演员表演这几个维度,来做一个判定,毫无疑问,郭富城当可胜出。
唯未来的商业票房之决,结局难料。
余者不再赘述。
话到此处,或有人又认为,笔者在“捧高踩低”。
但很抱歉,当真没那个兴趣。
当然,坊间评论,其实没有什么权威可言,若论见不得汝心,尽可探讨,只要不沦落到人身攻击那种层次的素质,都无妨。
至于前文所言,“唱歌张,演戏刘,全能郭,慈善黎”,或请诸位自行发挥。
言尽于此。
那合肥 金华是怎么回事
刘水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