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主角团首席丫鬟都改过名字,之莺儿为啥被改名?作者突出她黄

薇薇聊红学 2024-11-07 08:35:25

红楼主角团首席丫鬟都改过名字,之莺儿为啥被改名?作者突出她黄

灵感突发,我挖一个很少有读者注意过的《红楼梦》细节:这个细节就是,红楼主角团,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身边的首席丫鬟袭人、莺儿、紫鹃都被改过名字。

先来说袭人:

袭人的本名叫珍珠,是宝玉给她改了名字叫袭人。

“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

袭人为什么被宝玉改了名字?

作者在突出她蠢。

本来袭人叫珍珠,这个名字美好尊贵,这个名字也象征着袭人的命运。本来她的运气很好,虽然被家人卖掉却卖进了荣国府,还成为了贾母身边的8个大丫鬟之一。如果她惜福,等她大了之后荣国府会将她放出去,她将有机会过有尊严且温暖的小日子。

可谁让袭人蠢呀!她拎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偏偏要站队金玉良姻跟着薛宝钗混,无故卷进关于宝玉婚事这荣国府的顶级宅斗。

卷进宅斗的丫鬟都是炮灰……

袭人不悲剧谁悲剧,一簇鲜花,一床破席(袭),怎一个惨字了得。

再来说紫鹃:

紫鹃为什么被黛玉改了名字?

作者要把黛玉的悲剧,推到一个凄美的极致。

本来紫鹃名鹦哥,鹦鹉是古时寻常人家养不起的鸟,鹦哥这个名字,体现的就是荣国府和贾母院的豪奢。

等鹦哥到黛玉房里之后,她的名字就被林黛玉改成了紫鹃。

杜鹃泣血,望帝春心托杜鹃,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作者会给黛玉之死一个高远的立意,林妹妹可不是只想着情情爱爱的小姑娘,黛玉之死就像杜宇一般心忧整个家族,以至于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

这时候请读者注意这个细节:

林黛玉身边的首席丫鬟曾叫鹦哥,后来被黛玉改名叫紫鹃:

薛宝钗身边的首席丫鬟曾叫黄金莺,后来被宝钗改名叫黄莺儿。

鹦VS莺,亲爱的读者,这两个字的读音可是一样呀!这个细节,您注意过吗……

就像风月宝鉴有正反面一样,《红楼梦》中的很多人物,作者都是对比着写的:

比如,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位女主角的人生都是对比的:黛玉至情至性,宝钗有心机、有城府;

再比如,鹦哥和莺儿,这两位女主角身边的首席丫鬟,她们的人生自然也是对比的。

作者要用鹦哥改名成紫鹃,来突出黛玉对家族有担当的风骨,作者自然也要用黄金莺改名成黄莺儿来表达些什么?

不卖关子,也许作者是要突出莺儿这丫鬟黄!

黄莺象征着什么?

我并不是莺儿这丫鬟的黑粉,黄莺有很多美好的象征:比如它象征着生机,他象征着人的嗓音悦耳动听……

可这些优点,都没有在丫鬟莺儿的身上体现出来,那黄莺儿还有什么?

它就只剩下一个黄了……

莺儿这丫鬟黄吗?

她还真黄。

一.人如其名黄莺儿

莺儿有没有黄的可能性?

答案是肯定的,薛家有养出一个品行纸劣的丫鬟的土壤。

薛家是有名的金陵一霸;

薛蟠这个呆霸王,配得上四大恶人的所有绰号:恶贯满盈、无恶不作、凶神恶煞、穷凶极恶。

在薛家长大的丫鬟,有可能会长歪了,长成一朵恶之黄花的。

这个时候有读者又要怼我,作者笔下鲜活的少女,怎么能让你说得那么坏?

作者笔下的少女都是鲜活的,可这些姑娘有好有坏,就比如秋桐出场的时候,她也才17岁,正值妙龄。

可脂砚斋给秋桐的批语是:极淫邪。

顺便再说一句,宝玉身边的小厮名烟,也是个才十几岁的小男孩,可他就敢随便拉一个女孩做那警幻所训之事,对那女孩的名誉、生死都不管不顾。

人要是长歪了,和年纪的关系不是很大……

莺儿的丫鬟其实黄的让读者发指,只不过薛的家风就是这样的,因此薛姨妈全不在意,还敢让这样的丫鬟,服侍自己的亲生女儿薛宝钗。

薛姨妈属于古代的“豪放女”,贾母的“掰谎记”说的就是她。就算是红娘、春香都生在薛家,薛姨妈也不在乎,她习惯了这种人的存在。

而薛宝钗呢?

薛宝钗再有城府也还是个小女孩,对于一个从小陪着她长大的丫鬟莺儿的缺点,很多时候她也是看不见的。

宝钗习惯了莺儿的黄,就像她习惯了薛蟠去会酒观花、聚赌嫖娼一样……

莺儿的黄,早就拉低了薛宝钗的格调,而薛宝钗也只能被动接受。

金玉良姻,就是个广告!

这一点,钗粉不用和我杠,我不选择走路论述金锁是真是假,薛家遇到癞头和尚是真是假这个方向,因为从这个角度论证金锁是假的的读者太多了。

我换一个逻辑更明确的方向,来论证金玉良姻的不存在:这个角度就是,没有玉何谈金玉良姻。

读者都是站在上帝视角的,都知道宝玉戴的玉是补天石所化,而补天石真正的样子,是大的像小山一样的蠢物石头……

这一点,读者知道,幻境中的仙子、仙人知道,可无奈薛家人不知道,然后就有了金玉良姻这个骗人的广告。

如果金玉良姻这个广告,由薛宝钗自己来做会怎样?

答案是薛宝钗会很谨慎,她会慢慢地引导贾府的所有人,认为宝玉的玉要由金来配,而并非反过来由女家来主导的金玉良姻。

红楼的时代女孩得端着,主动等着男家的求娶才行,女孩子主动嫁人,在那个时代会被视为品行不端,被男子和男子的家族瞧不起的。

这是红楼时代男人真正的看法:

难道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成。我自己疑惑起来,后悔不该留下这剑作定。

可在莺儿的一番操作之下,所有的读者都看到了,薛家人上赶着向荣国府“推销”薛宝钗。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其实,从薛姨妈不断地让宝玉进内宅和薛宝钗说话开始,薛家人就在主动制造宝玉和宝钗之间的暧昧关系……

如果薛家能拿捏好这种暧昧,对薛宝钗上青云是很好的助力。

薛姨妈把这股劲儿拿捏的就很到位,表面上她就是一个慈祥的长辈周到地把外甥让进温暖的内宅。

薛姨妈道:“可是呢,你前儿又想着打发人来瞧他。他在里间不是,你去瞧他,里间比这里暖和,那里坐着,我收拾收拾就进去和你说话儿。”

很多读者都会觉得这个场面很亲切融洽,然后就忘记了红楼时代的规矩男女大防。

有的时候,读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能把问题看得清楚。

现在将角色对换,如果是薛蟠给王夫人请安,王夫人会一面笑着说话一面把薛蟠让进探春的屋子吗?

绝不可能!

为什么?

在那个时代就没有这种道理,哪怕那个时候的探春还不到10岁,传不出什么男女闲话……

这精致的暧昧,到了薛宝钗这更胜一筹。

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

宝钗先笑着和宝玉寒暄,她穿着家常的衣服,未做十分的装扮,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不做作。

宝钗是终于把话题引到玉上了,接下来她该做广告了。

而莺儿的一句话,将薛姨妈和薛宝钗铺垫的所有美好都弄破功了。

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甲戌眉批:恨颦儿不早来听此数语,若使彼闻之,不知又有何等妙论趣语以悦我等心臆。

读者会顺着这段批语想象着:如果林黛玉来了,她该如何揭露金玉良姻这个广告?

其实读者更可以换一个角度,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莺儿破坏这种暧昧的气氛,薛宝钗自己该会把金玉良姻这个广告做得多么优雅浪漫……

莺儿一插嘴,一切就俗了。

男子和女子是一对儿,古时候少妇开开这种玩笑犹可,那也是要分人、分场合的,未婚姑娘是断断不可以开这种玩笑,甚至是不能往这个方向去说话的。

这种话对于古代女子来说,同现代人冒黄腔毫无区别,而莺儿呢?

莺儿的小丫头就是黄得这么娇憨、这么自然,真不愧是黄莺儿。

有读者认为薛宝钗和莺儿互相配合着做广告,我并不这么认为。

请读者注意这个细节:

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

薛宝钗不需要莺儿的配合,她是巴不得将莺儿撵出去越快越好,可无奈莺儿就是不走。

为什么?

还是因为莺儿黄啊,这种男女暧昧的场合,她是一定要插嘴也不会离开的。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读者请注意这段话,这段话虽短却信息量巨大。

当宝玉自己都承认了宝玉和金锁上的字是一对,这时候宝钗该如何应对?

宝姑娘要真想做金玉良姻的广告,这个时候她应该适当地留白,让贾宝玉钻进这个广告中不能自拔,主动追寻金锁的来历。

然后呢?

宝钗和宝玉的关系能更进一步。

咱们顺着情节往下推,等到魇魔法姐弟逢五鬼的时候,那时候瘶头和尚真的来了荣国府,薛家顺便再用金锁做一番广告,等到宝玉身体一好,金玉良姻顺理成章就成婚。

那时候贾府之人都不会再出面反对,为什么?

金锁能救宝玉的命,真要如此,没人会去管林黛玉的眼泪是否从春流到冬尽,从秋流到夏……

贾母身为最疼宝玉的祖母,自然希望宝玉这位凤凰孙子一辈子安康富贵。

至于林黛玉,贾母只能无奈的放弃,给她另择佳婿,

可惜,莺儿的嘴实在是太快了,她将一切都和盘托出:什么瘶头和尚、什么金器,她将这些还有毛刺的广告一股脑地给说了出去。

为什么?

莺儿黄啊,这么说话,是浅薄的她对才子佳人故事的理解。

才子佳人的故事就是这样的:

你有鸳鸯,他有凤凰;你有玉环,他有金珮;你有鲛帕,他有鸾绦……

可莺儿理解不了的是,一个由谎言编制的广告,要由无数个谎言来维护,不知哪里出了一个小错,这个谎言的逻辑链就断了。

当薛姨妈当着王夫人的面说出了那句:

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曾提过“金锁 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

和尚到底是给了八个字还是给的金锁?

那时,谁也不信金玉良姻这个广告是真的!

莺儿连金锁是哪儿来的都还没编清楚的时候,就莽撞地把话说了出去,她为什么这样?

还是那句话,她黄呀,总以为自己是红娘上身,可其实她却没有成为红娘的资格,为什么?

崔莺莺和张君瑞两情相悦,红娘不过就是一个牵线搭桥的。

可宝玉和宝钗呢?

这两个人敢发誓对对方情有独钟吗?

答案是谁也不敢!

那莺儿算什么?

她的所作所为甚至不打上促成主人成自由恋爱的大旗,那她的所作所为只能用黄字来概括了。

在这段情节中,莺儿毕竟年幼还黄的收敛,几年之后,16岁的黄莺儿真黄了。

二.人如其名黄莺儿

小姐和身边的首席大丫鬟是什么关系?

答案是在红楼时代,她们是一体的,就如矛盾或者是阴阳的两个面,不可分割。

小姐是主,丫鬟是仆;

小姐是阳,丫鬟是阴。

翠缕道:“姑娘是阳,我就是阴。”

主仆之间这样的关系,是被当时的社会秩序普遍认可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丫鬟品行不好,完全可以败坏主人的名声。

薛宝钗的名声,有一部分就是莺儿给败坏的,为什么?

莺儿真是不分场合的黄。

只要莺儿和宝玉同框出现,在莺儿的口中,读者就能看到一个放荡的薛宝钗。

我不喜欢宝钗,可也不觉得宝钗放荡,为什么?宝钗是一心想上青云之人,这个志向决定了她不敢放荡。

宝钗是有心机之人,她常会刻意地、费尽心机的在宝玉面前展示她的女性魅力。

比如薛宝钗羞笼红麝串时,有意无意的让宝玉看见了她丰泽的肌肤;还比如薛宝钗像展示金锁时,身上带着的甜甜的味道,都成功地引起了宝玉的注意……

宝钗在展示女性魅力的时候其实很有分寸,保持着一种似有若无的暧昧,这种状态在文字中很美,会吸引很多男子的注意,当然也包括贾宝玉。

其实和宝钗打配合最好的,是怡红院中的袭人。

这两个人的配合,珠联璧合。

袭人笑道:“可是又忘了。趁宝姑娘在院子里,你和他说,烦他莺儿来打上几根络子。”宝玉笑道:“亏你提起来。”

宝钗和袭人有个共同点,她们可以玩暧昧,但嘴上满口道德。

宝钗知道了林黛玉看《西厢记》和《牡丹亭》,之后对林黛玉进行劝学:

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那宝姐姐自己做的金玉良姻的广告,又算什么?

宝玉挨打之后,袭人也在王夫人面前说了一番大道理:

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姐妹,虽说是姐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

那袭人同贾宝玉云雨情,又算什么?

可宝钗和袭人又一直有贤德之名,为什么?

因为她们说话分场合,会为自己立人设。

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贬低她们两个的意思。会为自己立人设,这是职场上的优点。哪怕我不喜欢宝钗,同时是袭人的黑。

袭人配合着宝钗经营金玉良姻,她们俩做事总是点到为止:

袭人不时在宝玉的面前提起宝姐姐的好;

袭人再不时地耍点小心思,让宝钗身边的人经常出现在宝玉面前……

一来一往之间,宝钗和宝玉的关系就显得比别的小姐妹热络。

而宝钗呢?

袭人让宝钗的丫鬟来给宝玉打络子,宝钗就能想到打个络子把玉套上,用金线珠套在玉上,这不又时时的能让众人想起金玉良姻!

宝钗是懂得拿捏人心也会做广告的,可莺儿就差远了。

莺儿一张口:

“宝姐姐也算疼你了。明儿宝姐姐出阁,少不得是你跟去了。”莺儿抿嘴一笑。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

整个小说情节的格局就直线往下掉。

我说话得公平,不能只挑女人的错而不批评男人,在这个时间点贾宝玉的格局也很差。贾宝玉这个人物的亮点在哪里?

他的人性亮点在于:对家族的腐朽和自我缺点没有掩饰的反思,不为自己曾经的无德找借口,这一点,绝大部分的人做不到,值得敬佩。

那时候的贾宝玉,身上有纨绔公子哥的全部缺点:

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漂亮的丫鬟就应该围着他转;

他更理所当然地认为,优秀姑娘的眼泪都该为他流。

他没考虑过凭什么!

是身边的女性,帮助贾宝玉在成长:

袭人有的时候会批评这个小主人:

袭人道:“再不许谤僧毁道的了。还有更要紧的一件事,再不许弄花儿,弄粉儿,偷着吃人嘴上擦的胭脂,和那个爱红的毛病儿了。”

顺便说一句,袭人这个女子言行不一、品行极差,可她说出来的话大体上都是对的。

林黛玉会在举止上约束她的小表哥:

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宝钗也会对宝玉进行劝学:

宝钗听了,笑道:“你能够想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吗?宝玉不答。

宝玉就是在和这些女子的相处和反思中,从一个顽石蜕变成稀世美玉的。

可并不是每个女子都能给他带来正面的教导,比如袭人给他的教导就是亦正亦邪,而莺儿呢?

莺儿给宝玉的教导,就是纯邪的!

我不给宝玉涂脂抹粉掩盖他的缺点,哪怕他是男主角,就比如他的这句话:

“宝姐姐也算疼你了。明儿宝姐姐出阁,少不得是你跟去了。”

宝玉对莺儿说的话就很暧昧,他身为一个男子,上来就对薛宝钗的婚姻说三道四,这在红楼的时代是不合礼数的,宝钗身边的首席丫鬟莺儿,完全可以正色将宝玉批评一顿,哪怕宝玉是荣国府的小主人。

可莺儿呢?

莺儿非但没有代表薛家、代表她的小主人薛宝钗表现出小姐身边首席丫鬟应有的规矩和教养,反而顺着贾宝玉一起往下流走:

莺儿抿嘴一笑,这一笑够暧昧甚至是有些放荡的内涵。

当宝玉感受到了莺儿的默许,他的言语就更下流了:

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

读到此处,我是真佩服莺儿的心理素质,

这句话在红楼时代,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宝玉对莺儿的公开调戏。在古代,一个外男公开对一个女孩子说将来会有个男子来消受她,换成一般的女孩早就羞愤至极、恼羞成怒了。

可人家莺儿呢?

人家就是能俏皮的、笑眯眯的,把宝玉这段带着调戏的言论引向金玉良姻:

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

莺儿又一次把宝玉和宝钗凑成了一对儿……

这时候,莺儿的形象在读者面前严重割裂:

才16岁的她,本该天真、娇憨,可就在她天真、娇憨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类似于黄到久历风尘的老鸨子的心。

读者听听莺儿的话,这语气、这感觉,多像是一个老鸨子在给纨绔少爷介绍风尘女子!

宝钗的名声,都让莺儿糟蹋放荡了。

这画面,细究起来让读者不忍直视。

莺儿究竟要干什么?

她是要毁掉她的小主人薛宝钗,好不容易在荣国府积累起来的贤德名声吗?

认真追究起来,恐怕又不是。

莺儿和薛宝钗,同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没有害薛宝钗的道理。

那她这般拉低薛宝钗的格局只能是一个原因,她早就被薛家的大环境侵染黄了,而自己却一无所知,她认为随口说的玩笑话,为主人说的好话,格调低的都能把旁人震得瞠目结舌。

莺儿为啥被主人改了名字,作者就是直接突出她黄呀。

1 阅读:43
评论列表

薇薇聊红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