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红毯翻车?李梦竟成最大黑马!

家居看家居 2025-04-22 10:13:51

4月18日的北京雁栖湖,本应是电影人的高光时刻,却因为一场红毯被网友吵上了热搜——谁能想到,张婧仪的“塑料袋”、张雨绮的“东施效颦”,最后都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李梦?

这场被调侃为“明星比美修罗场”的红毯,到底藏着多少槽点与惊喜?

当电影节变成“红毯秀”:谁在惊艳,谁在翻车?

作为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重要节点,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本就自带“历史滤镜”——34家影院展映300余部佳片,“无界∞沉浸单元”用VR/AR技术探索未来影像,连开幕都搞了趟“开往影都的电影主题列车”,把京郊春色和电影情怀揉成了每秒24帧的浪漫[参考内容4][参考内容5]。

可网友的注意力,偏偏被下午3点半开始的红毯仪式“带偏了”。

先说最扎心的“复刻翻车组”:张雨绮和许魏洲硬套《花样年华》的旗袍与长衫,一个像“中年女模特”,一个像“黄包车夫”,网友直叹“东施效颦”;汪东城和阿娇的《罗马假日》造型更绝,精修图里是俊男靓女,生图下却被吐槽“像乡镇企业家夫妇剪彩”——这哪是宣传新片《东极岛》?

简直成了“造型团队的反面教材”。

再看“颜值扛打组”:倪妮不愧是“红毯钉子户”,贴头皮大光明盘发配银色亮片长裙,身高优势直接把旁边穿黑西装的朱一龙衬成了“保镖”;朱一龙虽然被“保镖化”,但怼脸生图依旧能打,一双深情眼还是观众的“心动狙击器”。

倒是吴磊让人惊掉下巴——曾经的“少年感天花板”,如今脸肿唇薄,只剩眉眼还能认得出,网友直问:“弟弟多久没营业了?”

最让人意外的是“黑马组”:被吐槽“电影脸长得丑”的李梦,这次彻底翻身!

绿色设计感长裙没翻车,淡绿眼影配同色系耳钉,把“春天的气息”穿在了身上;怼脸生图下,紧致的皮肤和抗老骨相更是吊打一众“医美脸”。

反观金晨,前一天还买“变美了”热搜,红毯生图却暴露“医美过度”,网友气喊“诈骗!”

红毯狂欢背后:我们到底在看什么?

这场红毯的热闹,像面镜子照出了当下的怪象——说是电影节,真正讨论电影的没几个,全在盯着明星的裙子、发型和生图。

有人觉得“正常”:“红毯本就是视觉盛宴,明星不拼造型拼什么?”但更多网友犯嘀咕:“中国电影120周年,不该多聊聊《抓特务》《戏台》这些新片吗?”[参考内容4]

从数据看,北影节确实在努力“破圈”:500万观影补贴普惠市民,300余部佳片覆盖经典修复与新锐创作,连“无界∞沉浸单元”都用47部VR/AR作品探索未来影像[参考内容3][参考内容6]。

可网友的注意力,还是被“张婧仪的廉价塑料袋裙”“雷佳音的肚腩西装”带偏了——不是观众不想关注电影,而是明星团队太会“制造话题”:金晨的“变美热搜”、张雨绮的“经典复刻”,本质都是流量密码。

但也有清醒的声音:“李梦的成功不是偶然,她的造型有设计感、妆造有巧思,连绿色这种难驾驭的颜色都没翻车,说明团队是用了心的。”相比之下,张子枫的“毛躁头发”、张婧仪的“伸缩袋褶皱裙”,更像是“敷衍交作业”——既然要走红毯,至少尊重下观众的眼睛吧?

红毯之外,我们该记住什么?

散场时,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写:“今天最戳我的,不是谁美谁丑,而是胡歌站在红毯上的局促。他穿伴郎黑西装,站得规规矩矩,像个怕出错的学生。可他是《抓特务》的二番,是拿过百花奖的演员啊——或许,真正的电影人,本就不该活在红毯的聚光灯下。”

这句话,道尽了这场狂欢的荒诞:当明星忙着“比美”“炒热搜”时,冯小刚带着《抓特务》剧组低调亮相,陈佩斯带着新片《戏台》默默站台,这些真正为电影耕耘的人,反而成了红毯上的“背景板”。

中国电影120周年,不该是“红毯比美120分钟”。

我们当然可以讨论明星的造型,但更该记住:电影节的主角从来不是红毯上的华服,而是大银幕里的故事;电影人的高光,从来不在镜头前的摆拍,而在镜头后的坚持。

下次,当我们再聊北影节时,希望话题不再是“谁赢了谁”,而是“哪部片看哭了”——毕竟,这才是电影最该有的样子。

0 阅读:0

家居看家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