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敏《读书的两种方法》

莲花文趣 2024-10-30 10:29:27

读书有两法:一者求作者之“是”,二者得我之“是”。

求作者之“是”,多用于理论著作,要明其范畴,知其架构,看其在逻辑上能否自恰。若不能自恰,对其矛盾处,进行剖析,或补其缺,或构建自己的理论。总之有个“是”“不是”、“然”“不然”的问题,不免要“较真”的,因为其出发点和终结点都是“求真”。

得我之“是”,在于借助作者来点燃自我,启发自我。不必太在意作者到底说了什么,而是重点在我得了什么。文学类作品即用此法阅读。因形象大于思维,文学作品往往给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于是便有了“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之说,不要“较真”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其归结处只在于“审美”。

如果借用叔本华的比喻来申发一下:前者是让作者在你的跳马场(读者的头脑)上践踏一遍,后者则是你在作者的跳马场(作者的文章)上飞驰一下。

读书用哪种方法,本无对错之说,适合自己就好。

0 阅读:4

莲花文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