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到邀请的马科斯,又对中国变了脸色,都知道老美看人下菜碟了

落梦星河 2025-01-23 22:13:20

过去,人们常说美国人不懂人情世故,不会看人下菜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为美国政治圈的顶流人物,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吸引了全球各国政要和富豪们的关注。

对于许多政客来说,能收到一张邀请函是无上的荣誉,许多人不惜花费心思和金钱只为得到这张入场券。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

有些人尽管多次向特朗普示好,甚至不惜低声下气,最终还是没有得到邀请函。

而有的人,即便什么都不做,也能轻松获得邀请。

比如梅洛尼和欧尔班就是后者的代表,而日本首相石破茂和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则是前者的典型例子。

石破茂的情况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特朗普对他的冷淡态度举世皆知。

现在他正与中国打得火热,试图重现中日蜜月期。

相比之下,小马科斯的表现则更加谄媚。

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小马科斯一直以亲美著称,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他一上台便秉承美国旨意搞事情,甘当美国的鹰犬。

不过,小马科斯亲美的对象并不是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而是拜登的民主党。

在美国大选期间,小马科斯押注哈里斯,希望民主党获胜。

结果却是民主党惨败,共和党大胜。

这让小马科斯提心吊胆,生怕被特朗普政府抛弃。

于是,从去年11月起,小马科斯开始疯狂讨好特朗普。

为了能和特朗普通电话,小马科斯费尽心思,排了两个星期的队才终于轮到几分钟的通话时间。

尽管说的都是官方套话,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小马科斯却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大肆宣扬他与特朗普之间的“亲密友谊”。

2025年新年期间,他还指示菲律宾驻美大使专程飞往佛罗里达州,陪特朗普打高尔夫球,营造出一种双方亲密合作的氛围。

然而,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发言人一语道破天机:“特朗普的归来对小马科斯来说是个最坏的消息,因为特朗普与小马科斯关系并不好,反而与杜特尔特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果然,尽管小马科斯如此讨好特朗普,最终还是没有收到邀请函,这直接让他此前营造的种种假象破灭。

到了这时,杜特尔特也不忘给小马科斯补一刀,直言不讳地表示,特朗普邀请了中国,但没有请小马科斯,这说明小马科斯对特朗普来说根本不重要。

这一番话可谓是杀人诛心,但也无可奈何,因为这就是事实。

特朗普不邀请小马科斯,纯粹就是看人下菜碟。

如果换成杜特尔特担任菲律宾总统,特朗普大概率会邀请他参加就职典礼。

眼见自己无法再讨得特朗普欢心的小马科斯,选择了主动向中国示好,似乎也想与中国缓和关系。

这种前后态度的巨大转变,让人不禁感叹,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前倨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实际上,小马科斯的态度转变背后,反映了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原则。

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个人情感和立场只能屈居其次。

小马科斯的亲美政策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期的好处,反而让他在国际舞台上显得被动。

面对这样的局面,调整策略、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成为必然选择。

近年来,中国的崛起让许多国家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政策。

中国在全球经济、贸易和安全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小马科斯的转向或许正是出于对中国影响力的深刻认识。

毕竟,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中,谁能忽视中国的存在呢?

从另一个角度看,小马科斯的选择也反映了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现实。

菲律宾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内部政治局势复杂多变。

小马科斯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国家稳定和发展。

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不仅有助于提升菲律宾的国际地位,还能为国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例如,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菲律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投资机会。

近年来,中菲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合作、旅游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些合作项目不仅促进了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小马科斯显然看到了这一点,因此选择与中国加强合作。

此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和平发展道路也为菲律宾提供了借鉴。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

这种外交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菲律宾作为一个中小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需要遵循类似的外交原则。

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不仅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也有利于菲律宾自身的长远发展。

总之,小马科斯的态度转变背后,既有国际政治的现实考量,也有国内政治的现实需求。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一变化都反映出国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未来的中菲关系如何发展,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无论如何,希望两国能够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为地区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