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堂唯一活下来的儿子董用威,晚年最大的心愿:找回父亲遗骸

百年小人物 2024-12-12 01:54:45

1920年,董振堂成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一名炮兵科学生,毕业后参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在推翻贿选总统曹锟的北京政变、北伐战争中作战勇猛,立下赫赫战功,从排长一路升至师长。

1931年,董振堂被任命为国民党军第26路军73旅旅长,并被蒋介石调去江西“剿共”,不愿打内战的董振堂对此十分反感。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再次提出“攘外必先安内”,董振堂被彻底激怒,思想随之倾向革命。

同年12月14日,在党组织的努力和积极争取下,董振堂撕碎了国民党的党旗,将帽子、胸前和肩膀的徽章全部扯下扔了,率领第26路军共1.7万多名官兵以整建制的规模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宁都宣布起义。

董振堂真正开始了自己的革命事业,并在思想上完成了彻底地蜕变,他明确指出:

“看清楚了国民党欺骗、压迫、剥削……认清楚了唯有共产党终能为工农劳苦群众谋解放到底。”

宁都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董振堂任副总指挥。董振堂的举动在国民党内部引起巨大震动,蒋介石听说后更是气急败坏。而董振堂的加入极大壮大了红军的武装力量。

此后,董振堂率部在赣州、漳州等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围剿”,屡立战功。

1932年,毛主席亲自批准了董振堂的入党申请,正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他随即将自己的全部积蓄3000块银元作为党费上交。

消息传开,在红军内部产生极大影响,毛主席听说后,更是亲自找他谈话,对他说道:“你要给自己留一点儿钱用,再给家里面也寄一点。”

董振堂听后,立即表示:“我现在已经是一名红军,还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再留着这些钱已经没什么用了。我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包括生命。”

毛主席听后,深受震动。但他还是坚持让董振堂留一些。于是,在毛主席的极力劝说下,董振堂最终只留下了300块银元。

同一年,董振堂给家里写去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表达了对家人深深地挂念和担心:

“近日安好,见字如面。儿振堂一切平安无事,大人勿念。今有要事急急相告,只因现今民国尚不太平,兵火匪劫贼盗常有发生。来日家中若遇兵匪大灾大难,万望投奔山西讳升堂兄处躲避,切记切记……”

接到董振堂的来信,家里人十分高兴,得知他一切安好,大家终于放下心来。

但实际上,几个月后,家人才明白了董振堂是“报喜不报忧”,是为了不让家人担惊受怕而编织的谎言。因为董振堂已经离开了国民党,成为了一名红军指战员。这次来信也成为了他与家人最后一次联系。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了长征。董振堂率领红5团承担起了艰苦的后卫任务。在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等战役中,红5军团奉命阻击敌人,顽强坚守阵地,完成掩护红军主力转移的重任。在血与火的淬炼下,董振堂率领的红5军团成为了一支擅长防御、阻击作战的部队,荣获了“铁流后卫”的称号。

在董振堂翻雪山、过草地的时候,儿子董用威正跟着母亲和家人生活在家乡新河。父亲在他的印象里是一个十分模糊的形象。他对父亲的记忆只有4岁时的一段经历。

1928年冬,董振堂在西北军中担任13师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稳定下来后,他便将家人接到了洛阳生活。

虽然官至师长,但董振堂一家人生活十分简朴。如果勤务员多带来饭菜,他总会让人退回去。当地的地方官太太们穿着华丽,身上几乎都是些绫罗绸缎,然而,董振堂夫人的衣服都是布的,就算那些官太太直言“师长太太寒酸”,董振堂和夫人也毫不在意。

一家人和董振堂在洛阳团聚了半个多月便回老家去了。临行前,董振堂对母亲说了这样一番情真意切的话:

“你不要惦记我一个人在外面,我这一辈子,不会吸烟、喝酒,更不会逛窑子。即使我阔了起来,也不会寻小老婆。”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居然是一家人最后一次见面。三年后,董振堂便成为了一名红军。

1936年10月,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中共中央组成西路军西进,董振堂率领红5军被编入其中,并向宁夏、甘肃方向进军。

同年11月,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12月底,红5军成功夺取甘肃高台。董振堂随即在这里大力进行宣传工作,开展群众工作。然而,1937年1月,驻扎高台的红5军被西北军阀马步芳部团团包围。这里城墙低矮,易攻难守,红5军虽然处于巨大的劣势,但董振堂毅然率部与敌人展开激烈交锋。在激战九昼夜后,高台失守。

战斗进行到最绝望的那时,董振堂亲自登上城楼,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他高呼:

“共产党员们,干部们,敌人上来了,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我们要血战到底。”

讲话结束后,董振堂便第一个冲到了战场上厮杀起来,将士们随即紧跟着他一起冲了出来。

虽然董振堂率领红5军在战斗中展现出了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但在巨大的差距下,高台失守,董振堂和数千名战士也英勇牺牲了,董振堂是西路军中国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之一,牺牲时年仅42岁。

更残忍的是,敌人在董振堂死后,还将他的头颅割下来示众。噩耗传到延安,广大红军战士痛心不已。

党中央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悲痛地表示:

“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

董振堂牺牲五年后,家里人才知道这一噩耗。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多次上门搜查威胁。全家被迫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家乡,逃难到安徽,隐姓埋名安定了下来。

因为战乱影响,家里人几乎没有什么董振堂的遗物,只剩下了一张他在西北军中时拍的照片。不过,这张照片后来被烧毁了一个角。

董用威将照片复印了一张,一直随身携带。他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过、经历过父亲的征战岁月,但新中国成立后,董用威从父亲的战友口中重新了解了当年意气风发的父亲。此外,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长征和父亲的资料,从这些史实资料中对父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父亲虽然早已逝世,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影响着后人。多年来,董用威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1957年,董用威迁至河北石家庄,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了高级工程师,工作兢兢业业,从不敷衍。他表示:

“我们都没有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人。”

一直以来,董用威心中都有一个执念,那就是找回父亲的遗骸。寻找过程十分艰难,加之过去了很长时间,但他没有放弃。直到2015年,经过不懈努力和多方查证,在有关部门的积极寻找和帮助下,董用威终于找到了父亲的遗骸,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参考资料:当代人2017年5期、支部建设2021年2期、党建2021年8期、人民网、今古传奇·人物版2021年6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