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第一绯闻大案,皇后通奸,不想就此导致辽国亡国

真益谈谈历史 2025-02-10 16:58:46

应该说这件绯闻案至今都无法确定真假,但由于此事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辽国的覆灭,毕竟皇后出轨,也很难在正史上有所记载。

公元1063年,这一年是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九年,北宋仁宗赵祯嘉祐八年。

这一年对于北宋来说,最大的政治事件是宋仁宗驾崩,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位皇帝,12岁登基, 在位四十二年,五十四岁驾崩,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而这一年对于大辽来说,也是极为动荡的一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是辽朝的第八位皇帝,在这一年大辽发生了一场十分严重的宗室内乱,当年七月,辽圣宗耶律隆绪第九子,辽兴宗耶律宗真之弟,耶律洪基的叔叔,秦王,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重元趁大侄子辽道宗耶律洪基外出游猎的时,纠集叛军攻打了皇帝的行宫,意图篡位,不幸的是,自打耶律重元密谋开始就已经泄密,这就注定这是一起不可能成功政变。

耶律重元说起来也颇为有趣,他从皇太子到皇太弟又到现在的皇太叔,永远都是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永远都距离皇帝之位差一步,也许是真的等不及了,耶律重元吃才起兵造反,最后却兵败自杀。

当初辽兴宗在位的时候,耶律重元就是朝廷重臣,兴宗对耶律重元十分重用,有一次兴宗和耶律重元喝酒,应该是喝大了,辽兴宗就拍耶律重元的肩膀说,九弟啊,哥哥我千秋万岁之后,这皇位传给你。辽兴宗就是这么一说,这话那不能算数,可是耶律重元当真了。自此后耶律重元每天都巴巴的等着兴宗把皇位传给自己,结果兴宗把皇位传给了给了自己的儿子耶律洪基。

辽道宗一登基,耶律重元就意识到自己被兴宗骗了,他儿子耶律涅鲁古也巴巴等着当皇太子,结果也是鸡飞蛋打,在这种情况下,父子二人就联合陈国王陈六、知北院枢密事萧胡睹等人刺驾谋反,要取道宗而代之,不想辽道宗的身边近臣耶律乙辛很快组织兵力,把耶律重元的叛乱给剿灭平定了。

耶律乙辛,字胡睹衮,汉名英弼。耶律乙辛在兴宗年间由文班吏累迁护卫太保,耶律洪基即位后渐受宠信,升清宁五年改知北院枢密使事,封赵王。因参与平定耶律宗元之乱,拜南院枢密使,进封魏王,就此一举成为了道宗一朝的权臣,到后来辽道宗给予耶律乙辛一道特旨,耶律乙辛可调动军队的时候,紧急情况下无需提前请示皇帝。可以说,整个大辽除了辽道宗,他就是老大,

但耶律乙辛这个人实在谈不上是什么忠臣良将,反而是个大奸臣,大辽就是在他当宰相的时候,国力日衰,此人确实是祸国殃民的奸相,虽然辽道宗对耶律乙辛极为重用,但有两个人极为厌恶耶律乙辛,这二人一个是辽道宗的皇后萧观音,另外一个就是太子耶律浚,而且太子此时已经开始积极的参与国政。

耶律乙辛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也知道一旦耶律浚上位后,自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耶律乙辛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就想让辽道宗废掉皇后与太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场针对萧皇后的绯闻案就此产生。封建时代,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先把萧观音除掉,那么耶律浚就失去了母家的保护,到时候再收拾他,那可就容易多了。

萧观音大约四岁时就被指婚给了还是太孙的耶律洪基,二人算得上青梅竹马。那是一段青葱的岁月,静好的时光将初春柔和的阳光映射在二人脸上,把这两小无猜的美好收放在记忆里深藏。耶律洪基称帝后,萧观音于清宁元年十二月时立为皇后,尊号为懿德皇后。

萧观音的能诗善文为,但她安静温婉,天性好静,而辽道宗生性好动,萧观音再三劝诫辽道宗尽量减少游猎,多将心思放于朝政上,如此一来引发了辽道宗不快,也就此被冷落,萧皇后对此非常的难受,于是她自己在宫里就写下了几首诗词,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回心院》这首词。

这古代的诗词,不仅仅能吟诵,还能唱和,说白了就是也能当做歌词唱出来,于是萧皇后就找来宫廷里的一个叫做赵惟一的乐师,让赵惟一谱曲,且赵惟一又善吹丝竹,俩人就把这些诗词给改编成了歌曲。萧观音善琵琶,与赵惟一丝竹相合同奏,如同凤求凰引,九天而落。才子佳人,管弦相交。

因为萧皇后和赵惟一的频繁接触,所以渐渐宫里就有了两个人的一些传闻,说皇后和乐师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显然是耶律乙辛故意造的谣言,他联合皇后的侍女单登,借着流言四起,对萧观音暗下杀手。

单登入宫做乐师之前,原本是那个造反的耶律重元的婢女,耶律重元事败之后,她就充入掖庭,因为善乐器,后来就做了乐师。单登长相很不错,辽道宗就想要把单登收入后宫,做个妃嫔,但是萧皇后没有同意,萧皇后劝谏道宗,说单登毕竟曾经是叛臣耶律重元家的婢女,您就不怕纳她为妃子之后,她心怀怨怼,伺机为耶律重元报仇么?这么一来,单登恨透了萧皇后。

耶律乙辛于是就就找到单登,俩人是一拍即合,立刻就制定了一个陷害萧皇后的计划。首先,耶律乙辛提前写好一首名为《十香词》的诗,然后把这个诗交给单登,由单登再找机会呈送给萧皇后。意思是这个《十香词》,暗藏玄机,打眼一看是挺正常的,没有什么毛病,可是如果仔细分析,其实就会发现这首诗中暗含了不少粗俗淫秽的内容。事后耶律乙辛拿着萧皇后的手书,立刻就跑去找辽道宗皇帝告状去了,说萧皇后和乐师赵惟一私通。

随后,耶律乙辛又掏出了一封早就炮制好的奏折,叫做《奏懿德皇后私伶官疏》,奏疏的内容主要就是控告萧皇后和赵惟一有私情。任何一个男人都不能容忍绿帽子,何况还是皇帝。辽道宗当即将萧皇后下狱用刑,太子耶律浚带着萧皇后的四个女儿跪在地上恳求道宗不要再对母亲用刑,子女们愿意代替母亲受过,反而被道宗狠狠训斥了一顿。重刑之下,萧皇后和赵惟一纷纷含冤认罪,道宗怒不可遏,当即赐萧皇后在狱中自尽。观音去世的时候,时年三十五岁。

萧皇后自尽后,辽道宗却还不解气,他命人把萧皇后的衣服剥光,然后卷在一截破草席里送回了娘家。年轻的皇太子耶律浚眼见母亲含冤而死,恨透了耶律乙辛,耶律乙辛一不做二不休,又陷害耶律浚,辽道宗没过多久就把耶律浚给废为了庶人,不久之后吗,很快被耶律乙辛派出的刺客暗杀。一母一子,就这么活活被权臣奸相给害死了,耶律乙辛进而意图谋害皇孙耶律延禧。

这下辽道宗不能容忍,,实际上就是觉得耶律乙辛权力太重,就将耶律乙辛罢黜,大康五年削王爵。大康七年下狱。大康九年以密谋奔宋及私藏兵甲事为由,被缢杀给处死了。公元1101年,耶律洪基驾崩,其孙耶律延禧即位,也就是辽天祚帝。也就是辽末帝,天祚帝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为祖母平反,并将萧观音的遗骨葬入了道宗的寝陵。萧观音地下有知,肯定不愿意。

观音和赵惟一的悲惨结局,倒让人宁愿相信,他们之间确实有过真情。这样,他们起码死的不冤。观音,在最后的寂寞岁月,面对着无情的道宗,也有个感情上的寄托。实际上,萧观音是被卷入了政治斗争。她是必须定点清除的对手。萧观音的悲剧,就注定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