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联合国认为无药可救的黄土高原,中国死磕治理70年,成效如何?

睿智的山雀 2024-05-25 08:24:37

在中华大地的中部,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高原,它就是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不仅是灿烂中华文明的孕育地,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创造了一个生态治理的奇迹。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横跨甘肃、陕西等7个省份,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它的海拔在800至3000米之间,是中国第二阶梯的一部分。黄土高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800万年前,当时这里是一片汪洋湖泊,随着地质变动,湖水逐渐干涸,湖底露出,形成了如今的地貌。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旱作粟黍农业的起源中心。从距今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到周秦汉唐,黄土高原一直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核心区域。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黄土高原的植被逐渐被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新中国成立时,整个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仅为6.1%,生态环境极度恶化。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国家自成立以来便立志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经过70余年的努力,黄土高原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治理过程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修建梯田、淤地坝等。这些措施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同时,国家还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如今,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已经提高到了65%,黄河泥沙含量也减少到了年均2亿吨以下。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洲。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先进的人物。比如,庄浪县通过修建梯田,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的发展;绥德县通过植树造林,实现了由黄转绿的转变。

七十年治理,终见成效

在黄土高原治理问题上,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都曾给予过独到见解。历史学家相信黄土高原一定长期存在过繁茂的森林,但地质学家却表示:黄土高原的具体环境,应该是随着干冷、温湿两种气候不断切换更替,我们没必要在黄土草原上再种植一个森林。

于是在上世纪50年代,政府在认为坡面是制造黄河泥沙的认知前提下,提出了坡面治理,希望通过在坡面修建梯田来控制耕地土地流失,同时在非耕地坡面来植树造林。

但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却令人大失所望,不仅黄河泥沙量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梯田造成的次生水土流失反而加剧了问题,学术界开始思考反省。

发展到70年代末,学术界又提出在沟道修建淤地坝能拦截泥沙,还能利用淤泥造田。这一时期人们没有放弃梯田治理,而是将二者结合,利用梯田来满足粮食生产,淤地坝来起到拦截泥沙。

最终这一模式收到了良好成果,黄河泥沙每年减少了2亿吨,并且农业生产也是收获满满。直到1977年陕北发生特大洪水,27万亩耕田被毁于一旦,人们重新审视这一治理模式是否稳定牢靠。

于是在之后的20世纪末,政府采纳引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将黄土高原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细分为不同的小流域,在不同流域之间开展植树造林、梯田农业生产、淤地坝泥沙拦截,结合不同的治理手段形成了综合防治体系。

黄土高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业、牧业也是齐头并进、双管齐下,政府历经数十年治理,总算摸到了最适合黄土高原特性的治理方案。

而高原地区的一些贫困县城,在治理期间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比如国家级贫困县庄浪县,自1964年后的34年中,共修建梯田94.5万亩,荣获国家水利部颁布的全国首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称号。

再来看因贫瘠被称为西北旱码头的绥德县,当年这里黄沙漫天、农作物十种九难收。现今经过长达70年的水土治理和10年的环境绿化,这里不仅由黄转绿,再现绿水青山,还修建起了辛店沟示范园,里面海棠玫瑰争相斗艳、葡萄红枣长势喜人。

步入21世纪后,国家声势浩大的开展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退耕还林行动,截止2017年总投资已经达到4500亿,实现了4.47亿亩土地的退耕还林,总治理面积覆盖至13个省份、自治区。

而自1999年退耕还林后,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目前已经改善至65%,黄河泥沙也已经减少至年均2亿吨以下。而在未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会持续走在环境治理的道路上,黄土高原也将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强对黄土高原的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黄土高原将成为一个更加美丽、宜居的地方。

0 阅读:0

睿智的山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