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端午,3类人需要多注意

灰灰成长 2024-06-10 12:09:20

今日端午:老话说:“三人要躲午“,具体指哪三人?

今天是端午节,也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他三个节日也是大家熟知的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

端午节的日期,是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每年都是固定的,但是阳历的时间就不确定了,而且今年的端午节和周末连在一起,总共有3天假期,最重要的一点是还不调休。

作为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就是老祖宗们为了纪念屈原,而端午节也有着自己的风俗,第一个就是包粽子吃粽子,但是对于粽子的口味,就各不相同了。首先北方的粽子口味多是以豆沙、蜜枣等甜口味,而南方的粽子则是以咸蛋黄、红烧肉等咸口味。

不过吃哪一种,还是以自己喜欢的口味为准,也有一些地方,端午节会吃咸鸭蛋、皮蛋等食物。其次,很多地方还会举行龙舟大赛,尤其是在南方盛行。

但其实在端午节的时候,不光是有包粽子、挂艾草等习俗。在过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那就是要“躲端午”。

端午节出在五月,而“五”又通“午”,并且五月也叫“午月”,这是根据夏历十二地支对应的十二个月而来,子月指十一月,丑月指十二月,寅月指一月,卯月指二月,辰月指三月,巳月指四月,午月指五月,后面以此类推。

今年的端午节就不一般,老人说“三人要躲午”,那到底是哪3种人呢?为什么要躲端午?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有些地方也说是纪念伍子胥的。但是在早期的时候,端午节的习俗就比今天隆重得多了,其中躲端午就流传很广。

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也叫它恶月。但是需要注意,这里的“毒”可不只指有毒的意思。因为五月是五毒虫盛行的月份,而五毒虫指的是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这五种爬虫。

并且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为了驱赶五毒虫,就保持住端午割艾草、菖蒲,然后在大门和窗户上挂艾草菖蒲的习俗。因为艾草和菖蒲都有特殊香气,能够驱赶五毒爬虫之类,当然,挂艾草菖蒲后来被赋予了更加深层次的祈佑。

根据老祖宗的说法“三人要躲午”,具体是指哪三人呢?

出嫁女

在古代的时候,其实到了端午节有个习俗,即是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特别是新嫁的女儿是必须要回去的,这个就是回娘家躲端午。据古籍说“已嫁之女召还过节”或者说古籍《滦州志》中记载“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在陆游的《丰岁》中就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的诗句,其中所描述的就是端午节女儿回娘家的场景。古人认为端午是盛阳之日,而女人是属阴的,回娘家去躲端午这样才能一年少生病。

体弱之人

因为在端午节的时候气温已经很高了,雨水也多了。人是很容易感冒生病的,特别是在这个时候蚊虫、毒蛇等也多了,这样更容易传染疾病。端午节当天,即五月初五被称之为恶月恶日,中午的时候恶时,这天阳气盛,天气酷热,湿气重。而体弱之人要避免湿气,要躲端午,不要外出,更不能在太阳底下暴晒。

具体做法就是要躲开火热的太阳,比如不要去阳光底下暴晒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门窗上悬挂艾草、菖蒲等。这样既能驱赶蚊虫,同时还能使人神清气爽。

3、小孩子

端午节的时候,阳气盛,五毒虫盛行,小孩要特别照顾好,小孩不能离开大人视线,要紧跟着,要躲端午。因此古人让孩子在端午节这天躲午,也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一般的习俗就是由母亲带孩子去外婆家“躲端午”,隆重的会在孩子额头上用雄黄酒画一个王字,就是希望孩子能百毒不侵,健康快乐成长。

在今天这些习俗逐渐不被重视了,因为好些人认为这样的习俗是有迷信的思想。而且现在和过去不同了,大家都是比较忙碌的。其实端午节躲午就和插艾草的意义是差不多的,主要是图个好的寓意,因为这也是节日该有的仪式感。像我们平时都不回家,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回家看看,这样也是挺好的,你们说呢?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