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多任务协同!优必选机器人如何在工厂里大显身手?

发现创意科技 2025-03-06 11:11:24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走进了一家现代化工厂,机器人像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地工作。

他们可以搬运、装配,还能进行精密操作,仿佛就像是工厂的一部分。

这些看似科幻的场景,实际上已经在北京亦庄的极氪5G智慧工厂内变为现实。

这次,我们就来聊聊北京亦庄企业优必选如何实现的这项全球首例的“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突破

以前提到机器人,很多人觉得不过是个会移动的机械臂,虽然在特定场景下很有用处,但总有不少局限。

而优必选通过引入“群体智能”,彻底改写了这一认知。

优必选的机器人不仅能单打独斗,更关键的是可以群体合作。

优必选将“BrainNet”软件架构与“Internet of Humanoids (IoH)”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智能中枢。

这就像是为机器人们搭建了一张神经网络,实现了机器人之间的沟通和协同工作。

在极氪5G智慧工厂实训中,数十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协同作业,进行大负载大尺寸料箱搬运。

这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突破了单台机器人作业的局限,让大家看到了群体智能的巨大潜力。

多场景多任务的实训考验

优必选的机器人实训,不是在实验室里,而是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面临各种现实中的难题与挑战。

在5G智慧工厂内,这些机器人高效地完成多项复杂任务,比如总装车间、SPS仪表区、质检区等多个复杂工位上的任务分拣、搬运和装配等。

举个例子,Walker S1机器人在协同分拣环节,通过跨场域纯视觉感知技术和智能混合决策技术,动态感知并跟踪目标。

这不仅帮助机器人群体构建起全局地图,还实现了“群建群享”,即一台机器人感知的信息可以与整个群体共享。

这种协同效应,让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表现得更加从容和高效。

跨领域的协同搬运与装配能力

搬运大负载、大尺寸工件向来是一大难题。

通常需要一整队人来进行复杂的协调,但优必选的机器人能轻松解决这一问题。

Walker S1通过多机协同控制技术,实现轨迹规划、负载辨识与柔顺控制。

这意味着机器人不仅能共同搬运,还能动态调整姿态与力度,确保搬运过程的稳定性。

到了精密装配环节,Walker S1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细腻操作能力。

面对小尺寸且易变形的薄膜物体,普通的机械设备很容易出错,但Walker S1通过高精度感知与自适应控制技术,动态调整抓取力度和姿态确保了物体在装配过程中的完整和精准。

这不仅显示出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的灵活性,更凸显了优必选在机器人触觉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未来展望:群体智能引领工业革命

谈到未来,新型工业化将从“半柔性制造”走向“全柔性智造”,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而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正是这一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群体智能,简单来说,就是多个机器人之间通过动态交互与协同工作,展示出远超单个机器人能力的全局智慧。

在智能制造的场景中,群体智能让机器人不仅能站在生产线的一端完成某个特定任务,还能够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进行自我调整与优化。

在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大众等多个车厂,优必选机器人已经开始了它们的协同实训之旅,这不仅加速了产品与技术的迭代升级,也为其他新兴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4.0以及智能制造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不仅展示了新技术的可能性,也为未来智能工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以预见,通过不断积累的数据和模型训练,优必选的机器人将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能与人类工人高效协同工作。

未来或许我们会见到更多这样的场景:在智能工厂里,机器人和人类无缝合作,彼此互补,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人们将不再仅仅关注机器人取代了哪些人类工作,而是关注它们如何帮助人类创造更多新的可能。

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不仅是科技的进步,也是生活质量的提升。

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个更加智能化、协同化的未来吧。

0 阅读:18

发现创意科技

简介:科技赋能生活,发现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