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坏结果出现,欧盟决定对华征税,中国开绿灯,把欧方蛋糕划给俄

慧言说个史 2024-09-12 22:48:42

今年五月份,美国政府宣布把中国电车征税从25%提高到100%,并且还要相应增加锂电池等相关产品关税。

拜登在宣讲中说道:

“今天我宣布对关键经济领域征收新关税,确保美国工人不会受到不公平贸易行为的阻碍。”

其面上还是冠冕堂皇的,但是心里面什么算盘大家都心知肚明。

相比于美国这种明显是脑子一拍想出来的结果,欧盟就显得谨慎得多。

今年七月三号,磨磨唧唧许久才出了一份初步裁定,到八月二十号的时候终于敲下最终稿。

结果是不出所料的,对中国关税增加到最高36.30%,相比于7月3号的初步裁定,下降了不到2%。

它把它想说的话,全部写在7月3号的初步裁定中。

这份初步裁定一共1281个段落,里面总共分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指为什么叫反补贴关税,另一部分是讲反补贴关税的具体构成。

欧盟给这次增加关税的行为起名为:“反补贴关税”。

反补贴,反的是哪门子的补贴呢?

并不是单单反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补贴,因为中国政府给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导致国产汽车在国外有价格优势 。

出口国外会影响欧洲国家本国车企的生存,所以要加税保护本国新能源车企。

这种纠结的心态也由数据可以看出,欧盟对中国关税的计量和统计是非常细致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那么这些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政府补贴对欧盟增加关税的影响,实际上只是占小头,真正大头的是“政府政策性原材料让利”。

这个原材料即指锂,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原材料。

可是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原产地原材料更便。

中国本就是锂产量大国,中国国企自然可以享受便利优势。

把这项归入进去,可以窥见欧盟的真实目的。

为什么欧盟考虑得这么细致呢?而不是如美国一样脑门一拍就随便定一个结果,这跟欧盟的真实目的有关。

因为实际上,欧盟的想法,并不是像美国一样完全抵抗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国家。

欧盟本质上不想跟中国闹掰,它是想能够吸引中国企业到欧洲去投资设厂、分享技术,简称合资办厂。

这是想让中国新能源车企带动欧洲国家产业复兴,拯救欧洲没落和空心化的制造业。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中国制造业能有今天的规模和竞争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要降低配件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就需要欧洲国家也拥有本土全产业链和发达的基建。

这在欧洲国家的政治体系上很难实现。

一句话概括,欧盟本质上是想以打促和,以打促谈,用增加关税的方式,逼迫中国达成他们的目的,促进他们的利益。

细究我们会发现,欧盟早在2016年就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来决定关税的问题。

这个法律叫做《欧盟关于防范进口补贴的规则》。

里面第十五条就明确规定,“反补贴关税的金额不应该超过企业获得的补贴金额”。

意思就是说,加征关税的水平,是为抵消该产品在原产国受到的政府补贴水平。

用上汽系列汽车作比,欧盟征收关税是36.3%。

依照欧盟法律反推,上汽每生产一辆十万块的汽车,就可以收到中国政府的36000元的补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欧盟的这次行为可以称得上是挂羊头卖狗肉,不过是比较高级的一种形式。

那为什么欧盟现在才采取这种措施呢?

在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出现了销量下滑,同比下滑5.2%。

但电动汽车销量下降并不是因为关税问题,而是德国和荷兰两个重要的欧盟电动汽车市场,下调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

这导致德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下降了30.6%,而荷兰则是下降了11.7%。

相对来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下跌的幅度,比德国和荷兰市场下跌幅度要小得多。

这也恰恰说明了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美市场拥有着巨大的竞争力。

从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脉络来看,中国不论是在成本上还是技术上,都已经领先全球。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时长约为2年,而欧洲最少需要4年时间。

而中国在电池技术也要领先欧洲,更重要的是成本要比欧洲最少低20%。

这也意味着中国整个新能源产业链,都要领先于欧洲国家。

根据最新的信息,中国对汽车进口关税进行了调整。

自2018年7月1日起,中国将汽车整车税率为25%的135个税号,和税率为20%的4个税号的税率降至15%。

将汽车零部件税率分别为8%、10%、15%、20%、25%的共79个税号的税率降至6%。

此外,2024年1月1日起,中国对101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

由此可见,欧盟现在做出最终裁定,仅仅是因为中国现在的发展已经影响显著。

在欧盟做出行动之后,很快,中方也做出反应。

早在7月3日欧盟初步裁定出来的时候,中国就已经向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提交申请。

但是依照流程走,申请结果出来要三五年时间。

欧盟便是计划用此时间差,来用大棒逼迫中国进欧合资。

同时上海汽车企业在最终裁定之后,立马收到来自欧洲的邮件,询问锂电池以及种种汽车关键核心技术,这已经超出了“反补贴关税”的范围。

因此我国商务部发言人也很快做出回应。

关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国坚决反对这些反补贴关税的调查,名为调查,实为借机把手伸到国内汽车企业去。

作为被加关税最为严重的上汽企业的报告,就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研发一台新能源汽车最多只需要两年,而欧盟研发一台汽车则需要四年。

因此欧盟的想法实际上是用这一纸裁定,来掣肘中国,获取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

中国一直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这些反补贴调查的实质就是这个。

欧盟指控的中国补贴项目也根本是无稽之谈。

我方一直敦促欧方尽快终止调查,避免损害中欧经贸合作及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我方也表明态度,“如果欧方一意孤行,我方绝不会坐视不管,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同年的九月二十五日,外交部也做出相应回应。

发言人再次强调中国立场,还再次阐述欧盟做出的最终裁定的影响恶劣的问题。

它不利于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并且希望欧盟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局出发,与中方开展对话磋商,期望中欧合作共赢。

我国一直在部署反制手段,同年一月,开展对原产自欧盟的白兰地展开反倾销调查。

同年六月,对原产自欧盟的进口猪肉及副产品启动了反倾销调查。

而市场份额和需求摆在那里,欧盟无法抓住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中方便只能向其他地区和国家倾斜。

最激动的要数俄罗斯,援引俄国家养猪企业联盟负责人科瓦廖夫的话:

“俄罗斯的目标,是在未来3至4年内,占据中国猪肉进口市场的10%。”

中国是礼仪大国,文明古国,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是手无寸铁之力的儒生,恰恰相反,我们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一旦这几项反倾销调查正式开始,西班牙、丹麦以及荷兰等欧盟国家的猪肉类产品,将会受到重创。

欧盟自然也是预料到这种情况,可是他们独大惯了,容不得其他国家的某一领域独步全球。

因此这个从去年就有动静的“反补贴关税”,到今年八月才确定最终裁定。

因为他们一直在掂量自己,可能受到的利益损失与未来的发展。

可这恰恰是一叶障目,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促进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繁荣发展,而不是搞闭关锁国那一套。

欧盟此举如果还不做出补救措施,中国就可以将这部分进口份额,分给俄罗斯或者东南亚地区等国家。

欧盟妄想用这个最终裁定去搞定中国,妄想逼迫中国进欧合资建厂,无疑是天方夜谭。

2 阅读:4757
评论列表
  • 2024-09-14 11:36

    有点不明,西方不是要求全球减碳排绿色环保,这些减碳排保贴,是牺牲生产国利益,净化西方空气污染,美国应支助补贴才合理,为啥还要制裁升关税?鬼都认为无道理!

慧言说个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