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的《破·地狱》在内地怎么票房失灵了?

老耿胡说 2024-12-17 13:07:03
破地狱,破与立的时代之思

香港电影《破·地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文化内涵,在香港影坛掀起了一股热潮,打破了香港华语电影的票房纪录。然而,当这股热潮涌入内地市场时,却遭遇了票房的“冷遇”,与香港的火爆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差异引发了人们对电影市场、文化接受度以及时代变革的思考。“破地狱”的双重含义,既指电影在香港票房上的突破,也象征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求突破与改变的渴望。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影《破·地狱》的主题和内涵,以及其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接受差异,并以此为契机,探讨时代洪流下个体与社会所面临的“破”与“立”的挑战。

电影中的“破”与“立”:

道生的转变:从婚礼策划师到入殓师的“破”与“立”

魏道生,一个原本在婚礼行业游刃有余的策划师,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被迫离开了充满欢声笑语的红事现场,踏入了肃穆庄严的白事领域。这不仅仅是职业的转变,更是人生轨迹的巨大转折。

他从一个见证爱情与新生的职业,转向了一个面对死亡与离别的职业,这种转变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也预示着他将经历一场深刻的自我蜕变。

起初,道生带着在婚礼行业积累的经验和思维模式,试图将“私人订制”的概念引入殡葬行业,结果却事与愿违,闹出了不少笑话。这让他意识到,隔行如隔山,殡葬行业有着独特的规矩和文化,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就能胜任。

而这五场葬礼,就像人生的五堂课,每一场都给他带来了不同的冲击和感悟,最终促使他完成了从生意人到入殓师的蜕变。

第一场葬礼,因为错送跑车而被家属痛骂,让道生初尝了殡葬行业的“残酷”,也让他开始对这份职业产生敬畏之心。他明白了,这份工作不仅仅是处理后事,更重要的是照顾生者的感受,尊重生命的尊严。

第二场葬礼,面对一位不愿接受儿子死亡的母亲,道生虽然看到了赚钱的机会,却也在文哥的训斥和死者母亲的感激中,领悟到了“破地狱”的真正意义。无论是下葬还是封存,都是一种对逝者的告别,对生者的慰藉,而生者的情感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场葬礼,道生不再将尸体称为“鱼”,而是尊称“老板”,并主动学习如何为逝者穿衣、化妆。他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从冷漠变成了尊重,开始真正理解这份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与逝者的近距离接触,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离死别的痛苦,以及情感纽带的重要性。

第四场葬礼中,道生在莲姨的葬礼上与文玥感同身受,共同经历了失去亲人的悲痛。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强化了他对生命的理解,也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入殓师的道路。

第五场葬礼,是港版与内地版唯一不同之处。虽然在同性情感的表达上有所差异,但道生最终将死者的骨灰交给其最爱的同伴而非丈夫的行为,体现了他对真情的尊重和对人性的理解。

他超越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破地狱”的真谛。

道生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从一个追逐利益的商人,逐渐转变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入殓师。

他的“破地狱”,不仅是职业的转变,更是心灵的洗礼。他的生存之道灵活而充满韧性,这与文哥的固守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为影片增添了更深刻的意义。

文哥的转变: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郭文,一位经验丰富的喃呒师傅,一生都在为逝者“破地狱”,却忽略了活人同样需要“破地狱”。他坚守传统,恪守祖训,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和家人困在了传统的牢笼里。

在传统的父权家庭中,文哥拥有绝对的权威,他的话就是圣旨,无人敢违抗。然而,这种权威也带来了家庭关系的紧张和隔阂。

儿子志斌渴望自由,女儿文玥渴望传承,却都受到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志斌不喜欢喃呒师傅这个职业,却为了生活不得不勉强维持。他渴望逃离这个家庭,逃离这个让他感到压抑的传统。

文玥则对父亲充满敬仰,渴望继承衣钵,却因为“女人不能做法事”的祖训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文哥与儿女的冲突,实际上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他代表着旧时代的秩序和规则,而儿女则代表着新时代的思想和追求。

这种碰撞,不仅体现在家庭内部,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在转型时期所面临的阵痛。

最终,文哥接受了女儿为自己做法事,这不仅是父女关系的和解,更是他对传统观念的突破。他终于意识到,活人比死人更重要,而“破地狱”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人心安,无论生死。

文哥的转变是艰难的,也是意义深远的。他打破了祖师爷的规矩,也打破了自身的枷锁。

他的“破地狱”,象征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志斌与文玥:两代人的不同选择

志斌和文玥,是文哥的一双儿女,也是两代人的缩影。他们面对同样的家庭背景和传统文化,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志斌选择了逃避。他厌倦了喃呒师傅这个职业,渴望逃离家庭的束缚,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

他的选择,代表了新一代人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

文玥选择了传承。她对父亲充满敬仰,渴望继承他的衣钵,成为一名喃呒师傅。

但她同时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她不甘于被传统观念束缚,她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和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

志斌和文玥的选择,虽然截然不同,却都体现了他们在时代变革下的迷茫和探索。他们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都在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

他们的故事,也引发了我们对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破地狱的多重解读:

“破地狱”是电影的核心主题,它并非单一的概念,而是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对于逝者而言,“破地狱”是指通过法事超度亡灵,使其能够投胎转世,获得新生。这是一种传统的宗教仪式,也是对生命轮回的信仰。

对于生者而言,“破地狱”是指在困境中寻求突破,获得新生。这可以是职业的转变,也可以是情感的释放,甚至是观念的更新。

道生的转型,文哥的和解,都是“破地狱”的体现。

从更广阔的层面来看,“破地狱”象征着破旧立新,适应新的社会和人情法则,与自己和他人和解。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获得心灵的平静和自由。

电影之外的“破”与“立”:

黄子华,这位在栋笃笑舞台上以其独特的幽默和智慧征服了无数观众的艺术家,在2018年宣布告别栋笃笑舞台后,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毅然决然地投身电影行业,开启了人生的又一次“破地狱”。

从《还是觉得你好》到《毒舌律师》再到《破地狱》,黄子华在电影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和创造力。他以高龄之姿,不断挑战自我,不断突破自我,为观众带来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年龄不是限制,只要心中有梦想,就能不断“破”与“立”,创造新的辉煌。

在《破·地狱》中,黄子华饰演的魏道生,与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经历了转型和突破,都在不断地挑战自我,寻求新的发展。

这种“电影照进现实”的相互对称,也让电影更具感染力。

香港电影的“破”与“立”:

《破·地狱》不仅是黄子华个人的“破地狱”,也是香港电影的“破地狱”。这部电影打破了香港华语电影的票房纪录,为香港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展现了香港电影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创新。

在经历了多年的低迷之后,香港电影正在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像《毒舌律师》、《九龙城寨之围城》以及《破·地狱》这些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电影,都展现了香港电影人在创作上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他们敢于触碰敏感题材,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用电影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电影的成功,也给香港电影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们证明了,即使在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只要有好的故事,有优秀的创作团队,香港电影依然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

时代与个体的“破”与“立”: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我们如同身处无间地狱,需要不断地“破地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破地狱”不仅仅是电影的主题,也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它意味着我们要敢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敢于挑战传统的观念,敢于走出舒适区,去探索新的可能性。

无论是道生的职业转型,文哥的观念转变,还是黄子华的跨界挑战,都体现了“破地狱”的精神。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破”与“立”,才能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才能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安宁。

电影的艺术表达与不足:

《破·地狱》在情感表达和社会议题的探讨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电影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演员精湛的表演,将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影片对传统文化、家庭关系、生死观念等社会议题的探讨,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引发了人们对自身和时代的反思,促使人们去思考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然而,电影在叙事方式和节奏把握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影片的叙事略显陈旧,节奏也比较缓慢,对于一些习惯了快节奏叙事的观众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不适应。

此外,电影中郭志斌这个角色的处理也略显失控。虽然他的存在是为了展现父权文化对两性的压抑和伤害,但他的戏份过多,反而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影响了影片的整体节奏。

结语:共鸣与反思

《破·地狱》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香港电影的新的可能性,也让我们对自身和时代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破地狱”不仅仅是一个电影主题,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鼓励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打破束缚,寻求突破,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安宁。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需要“破地狱”的精神,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这句诗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电影的主题和意境。人生如逆旅,我们都是匆匆过客,而死亡是最终的归宿。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该如何度过?《破·地狱》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不断地“破”与“立”,在破与立之间,寻找生命的意义,最终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0 阅读:1